都说养儿防老,毕生心血给了你,养这样的儿子有何用?

今年3月份,一则美国埃里克大学一年级华裔新生自杀的消息刷爆了网络,一时间引得无数人惋惜。

死者叫张一得,出生在中国广东,幼年时父母离异,张一得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张岳是一个要强的人,为了给他更完美的生活,辞去了体面的工作回到农村,为张一得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乐园。

张岳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着想,别人有的我们一得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一得也要有,自己又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张一得拉扯成人,仅记录孩子生活点滴的照片就有几万张。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父亲的照料下,张一得从小就很懂事也很优秀,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父亲张岳也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育儿达人“,很多人慕名前来向张岳学习如何培养孩子,那时父子俩人无比幸福。

谁知天意弄人,在别人看来前途无量的张一得用自杀的方式提前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也终结了父亲张岳望子成龙的期望。就像农民手中辛苦培育的秧苗,眼看到了收获的季节,却被无情扼杀在了泥泞里。

张一得死了,为何去死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再追究,可是他的死结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十几年如一日含辛付出的父亲的唯一念想,中年丧子,痛哉、悲兮。

都说养儿防老,为的就是在自己老的那一天,孩子能在父母身边,不要求孩子精心呵护,只需陪伴足矣。有这么一首歌,年轻人可能没听过: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可现实中有多少人有这种时间,又有多少人舍得这份空闲,养儿却不能防老成了常态,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我的表叔大伟比我大十几岁,他是我父亲的表弟(也就是我父亲姑姑我的姑奶奶家的孩子),据说小时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初三上学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想要辍学,甚至不惜为此以离家出走为要挟。

姑爷爷是一位中学体育老师,这个年龄想要辍学的学生他见的太多了。得知自己的儿子想要辍学并没有立即拒绝,而是提出一个要求,只要表叔能做到就同意他不再去学校。

邻居家是煤球(蜂窝煤)厂,姑爷爷找邻居借了一辆平板车,装上一车煤球,天不亮就把表叔喊起来,一起拉着平板车到县城售卖。见过卖煤球的都知道,这可是个苦差事,啥时候煤球卖完了啥时候回家,而且一车煤球卖不了几个钱。

从镇上去县城,步行也要一个多小时,拉一车煤球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到了县城,太阳已经升得老高,秋天的早上还是比较冷,表叔额头冒起了阵阵蒸汽,虽然有些累但胜在年轻气盛没有任何抱怨,只盼着把煤球赶紧卖出去好回家,这样就可以如愿以偿不去上学了。

事情没有想的那么轻松,那是一块煤球挣一分钱,一车也就挣十几块钱,煤球没卖完,哪里有钱吃饭?从早上到下午一天的时间仅仅卖出了一多半,剩下小半车一直无人问津,所以父子俩一整天水米没进。

眼看着天黑了,表叔又饿又冷,嚷嚷着要回家。姑爷爷哪里肯,指着煤球说卖不完不能回家,不上学就没有学问,没有学问就只能干体力活,卖煤球还算是轻松的活计,既然不想上学就要提前适应社会,今天晚上不能回去,而且身上没钱住旅店,煤球也怕人偷,只能在板车旁看着煤球过一夜。

姑爷爷说他没有逼着表叔学习,想要什么杨的生活让他自己选,只是那天夜里表叔靠在姑爷爷怀里朦朦胧胧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他不想过这种苦日子。

果然,自打那日从县城回来,表叔好似变了一个人,缄口不提辍学,一心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这也是我对表叔的唯一印象,从此之后他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好孩子。

只要付出总会有回报,表叔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以研究生身份毕业并顺利留在上海工作。这件事情也算是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一时成了街坊邻里津津乐道的”头版头条“,姑爷爷、姑奶奶脸上也有了光。

一年后,因不满工作,表叔和女朋友一起参加考试,并又顺利得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两人在留学期间结婚生子,毕业后去了硅谷工作,顺利拿到了美国绿卡。无论是血液、工作还是美国绿卡,在当时看来都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高度,所以十里八乡都对姑奶奶一家竖起了大拇指,为此镇上还专门为老两口送了一面”教子有方“的锦旗表示鼓励。

那时候的美国不像现在这么乱,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公民的各方面待遇都比国内好一些,表叔能在美国安家落户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虽然美国哪里都好,但千好万好唯一的不好就是离家太远了,老两口想念儿子只能在大半夜打电话。想着儿子从高中起就离开家里聚少离多,好不容易出人头地连面都见不到了,听听声音都是奢望,姑奶奶每次接电话都是泪流满面。国际长途费用很高,往往眼泪还没擦干姑爷爷就催促着把电话挂了,嘴上还说是耽误孩子休息和工作,其实自己比姑奶奶更像多说两句。

两年后,表叔和表婶生了二胎,家里一下忙了起来。在美国不比在家里,生孩子可以休息,但是产假过后不去工作就意味着失业,车贷、房贷和各项费用加起来每个月还是不小的开支,在机上请保姆费用更高,索性把姑奶奶接到了美国。一方面给表叔、表婶看孩子,另一方面也算是圆了姑奶奶的愿望,享受天伦之乐。

在美国安家落户的中国人千千万,前去看孩子的父母也不在少数,大多都有着同等遭遇,姑奶奶也不例外。

刚去的时候都很新鲜,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也是非常和谐,但新鲜劲过去后总要面对现实。语言不通、婆媳关系、饮食习惯和祖孙生疏的故事,在一个背井离乡、孤苦伶仃的老太太身上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短短半年时间姑奶奶气也生了、架也吵了,好似把这辈子的恩怨都了了,最终含恨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俗话说“祸兮福所致,福兮祸所依”,2004年,姑奶奶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是食道癌晚期。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对孩子总是报喜不报与,当天晚上经过内心激烈的斗争,姑爷爷还是决定把这件事告诉远在异国的儿子,因为她感觉姑奶奶身体撑不了多久了,希望儿子能尽快回来陪陪自己的母亲。

电话放下,姑爷爷长舒了一口气,原本乌黑的头发白了一大半,姑奶奶见后觉得又高兴、又生气、又心疼。

两天后,表叔带着简单的行李回来了,胡子拉碴、满脸愁容,看到母亲虚弱的样子也是泪如雨下,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不孝。连续好几天都在病床前精心侍奉,老两口都觉得很欣慰。老两口几次都想问儿媳妇和孙子为啥没回来,但他们知道问了也是白问,没回来就是没回来,理由总是有千万个。

四天后表叔下向家里辞呈,说是事出突然,美国那边没有给太长时间,如果不回去可能工作保不住了。姑奶奶没有生气,反而劝儿子工作要紧赶紧回去,但姑爷爷却忍不住埋怨了表叔几句,说他是白眼狼,白养了他一场,自己的母亲得了癌症都不能陪在身边。表叔也深知父亲责怪的是,表示回去之后就动用关系联系医院,把姑奶奶接到美国找最好的医生治疗,让家里一百个放心。

我的父亲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农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孝心重一些。眼看姑奶奶在家没人照料,索性把她接到了我们家,让妈妈每天给她做点好吃的,陪她说说话解解闷,也算是尽了作为侄子的一点孝心。癌症这东西很奇怪,你越是拿它当回事它来的越猛烈。姑奶奶在我家待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期间姑爷爷和爸爸也多次和表叔联系,希望能够尽快安排好去美国治疗,得到的答复始终是在安排,再等等。

一个周六的夜晚,姑奶奶虚弱而又坚定的对爸爸说她想会自己的家,而且是立刻马上,天亮都等不及。无奈,爸爸赶紧找了邻居开车把姑奶奶连夜送回了家里。

据爸爸回忆,当天晚上一回到家,姑奶奶找出表叔的照片,躺在熟悉的床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并且一改往日不麻烦儿子的作风,给表叔打了个电弧。电话内容很短,只是简短说句“妈想你了,想听听你的声音。”

姑奶奶的葬礼是拖了两天才举行的,因为要等着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回来给她披麻戴孝。葬礼非常隆重,表叔的同学朋友送来了很多花圈,显得很是体面,但周边的邻里惋惜的同时对表叔却颇有微词。表叔是很优秀,姑爷爷和姑奶奶把他培养成人在别人看来也是很骄傲,但姑奶奶从的病到趋势,表叔只在床前尽孝了短短几天,现在去世了,不仅葬礼不能如期举行,就连小孙子和儿媳妇都没回来参加葬礼,要知道,小孙子还没见过爷爷呢。

一时间人们得出一个结论:望子成龙是好的,但太过优秀也不行,养这样的儿子还不如不养。

《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意思是说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为人子女不能给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何谈孝字?

老舍先生曾说:”失去父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殊不知对于父母而言,失去孩子便像鸟儿关进笼子,虽然还能鸣叫,却失去了自由和希望。

不论是张一得的自杀,还是表叔的远隔重洋,他们都像是插在瓶子的花,根在哪里早就忘了。而他们的行为亲手把父母关进了牢笼,把希望破灭一空。

如果是你,你愿意孩子一份冲天从此聚少离多,还是希望孩子平淡安逸,相伴左右呢?

如果是你,你愿意功成名就把父母放在一边,还是愿意百善孝为先呢?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说养儿防老,毕生心血给了你,养这样的儿子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