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散记

      来西安,这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是在2014年。那个时候的我,是刚出闺阁的姑娘,亦像是刚刚进城,未见世面学生。西安,在我的视野里,一切都是新鲜的:有很多很多的人,有很高很高的大楼,有很多很多的古迹……

      那一次,我去了好多好多的名胜,感觉就是很多很多,没有时间让我停留,我需要到下一个,再下一个,去接受新鲜的,稀奇的,我从未见过的物,事,人……

      这一次来西安,是因为看病。也因此,所以逗留西安的时间很长。我可以停下脚步,停下时间去看看西安的每个角落。虽然来时心情和上次不一样,但想想能够借着看病的机会,再转转西安,也是一件乐事。

        时隔四年,西安的变化很大。走在朝阳门的城墙跟儿边上,再抚摸着每一块早已被时间侵蚀,被历史浸透的青砖,内心由衷的感到厚重。只是不知道是因为它承载的太重太重的历史,还是太沉太沉的岁月,亦是太多太多的人生……

图片发自App


      来到大明宫遗址,站在含元殿遗址之上,眼前帝都气象尽收眼底。脚踏唐朝故都,远望云层低沉,天地沧桑与曾经的雄浑辉煌交织着,柔杂着,翻滚着。不知道是自豪,是感慨,还是叹息……

      西安的气质,是千年来都挥散不去那往日的帝都气象。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散发着自古以来的自信与豪气。一看到钟鼓楼,一走到城墙边,一入这座城,厚重与雄浑就从我的脚下瞬间在我的身体里升腾。那一霎那,我就确信!对!就是惊叹,自豪!

图片发自App


        其实,更喜欢夜晚的西安。霓虹勾勒下的钟鼓楼,显得熠熠生辉。如果说,白天的钟鼓楼是登楼望远,满怀酬志的帝王,夜光下的他变成性情中的男子,诗情画意,多情万种!

      散步在大唐不夜城,眼前的“繁花似锦”足以让人们感受到都市的魅力。灯光的描绘下大雁塔,更显古韵与大气。每一块古砖,每一笔线条,似乎都在书写着古夕的雄浑与今夕的辉煌。而大雁塔下的人们,徜徉在灯海中,尽情享受着放松与舒畅的时光!

图片发自App

      回民街的热闹是足以让你想象的,又是足以让我无法想象的。当站在钟楼沉浸在着古韵时,你丝毫不会介意一旁的回民巷的喧闹声惊扰了钟楼的端庄。走在小巷里,各种各样的香味从你的鼻子边飘过,不知道是从哪一家小铺飘出来的,人们常常寻味而来,走到尽头却不知到底吃什么,索性就都买来尝一尝,于是我手里攥着好多,嘴里也塞着好多;身边尽是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人,虽然操着不同的语言,但还是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悠闲的走街串巷。

      我想,古都就是这样,既“阳春白雪”,又“下里巴人”;我也喜欢这样的西安,既那么大都市范儿,又那么有亲和力。

图片发自App

      感受了西安的接地气儿,来到小雁塔,却别有一番风味:温婉,含蓄。虽说也是古刹,许是总有人来来往往,所以少了古寺的幽静与肃穆,变得小家碧玉了,秀丽,静谧。青树翠柏掩映下的小雁塔,越看越觉得秀气,像是蕙质兰心的邻家淑女。

图片发自App


      这里的苍松翠柏自由随意地长着,婆娑而又婀娜多姿。就在这松柏青树之间,露出一角钩檐,这就是白衣阁。白衣阁本是历来书生崇拜圣地,走过白衣阁,过后及第青衫着。如今,这里早已不是香火缭绕。它安静的站在那里,似乎早已看尽繁华风光,冷冷清清,只因辗转蹉跎之后,一切都应归于庭前花开花落。

      走过白衣阁,就是小雁塔了。与大雁塔相比之下,它不够完整。残损的塔顶,似乎多了几许沧桑。矗立在这幽然的庭院之中,犹如零落的仙女悄然落于此地,显得那么淡雅美丽,它因残缺而不美,也因残缺而变得更美,羞涩,有韵味。

图片发自App


      穿过小雁塔,远远看到一座灰砖白墙的古楼。灰砖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微风一吹,整墙的叶子都在摇曳着,古色古香中增添了满满的柔情和静美。站在古楼上,望着雁塔,仿佛一下子沉入了这古色古香中,人也瞬间变得静美起来,很想在这儿想些什么,又不想浪费此时的美景去想些自己的事情,只想沉浸在这时这地的美好,好好享受一番。

图片发自App


      身处秦岭,时不时会发现几座不知何时留在这里的古寺,深山之处,竹林环绕,觉得有些苍老,还略显穷酸,但总有些点滴的,朴实的美让人心头一暖,美的不是那么文艺,也不那么高雅,但就是舒服,亲切。

      这就是西安印象:“左手饮下古城千年历史,右手翻开西安今夜繁华”,我喜欢!

      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城,我喜欢。

      扭扭捏捏,断断续续写了几天,才写出这么一点点。总觉得想写西安的美,要太多太多;可是一落笔,自己想写出西安的美,又太少太少。于是,只能极尽零乱、拙劣的文字,点点滴滴,记下西安点滴的美。只想把自己发现的美,与君共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安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