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题目看起来有点大了,但是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直盘旋着,总觉得不说点什么,又觉得难受,那今天就分享点自己的拙见,念叨一下。

素质教育是对应着应试教育的,弄明白何为应试教育时,素质教育的真正面目似乎就可以被拨开了吧。

那什么是应试教育呢?字面上理解,就是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不好意思,我这个词用得有点直接了,不过,不用这个词又不足以表达清楚我的焦虑。

而我们的应试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起始源头还真不懂,但应试教育从几岁开始,现在显而易见,应该是从孩子5岁多开始吧。

家长们忧虑着要上幼小衔接才能跟得上小学一年,幼小衔接呢,变着花样地向家长展示,我们可以让孩子学几千个字,学万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让他们很快把拼音掌握住。

到了一年级,就开始各种校外辅导班去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甚至还有科学等等,没有培训班教不了的,只有家长想不到的。

从学校到家长,安排孩子所有学习只有一个目标:考试成绩要好,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为了中考冲刺做准备,初一第一天就为考上好高中做准备,高中第一天就为考上好大学做准备,考上好大学呢?考上好大学就等于有个好未来,好工作。

什么是好初中、好高中呢,就是那些能让你有更多机会考上好大学的机会。

什么是好大学呢?就是那些金字塔顶端的学校,211、985、一本这些重点名校,能让你毕业后有个好未来,好工作。

什么是好未来,好工作呢?就是那些让你收入很多,不用为生活发愁的工作。

可是,有个问题是考上好大学就一定会有好未来?好工作吗?

从5岁到18岁,13年的时间,孩子们在家长的鞭策下,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通过不停地训练、不断地做题、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最终走进了大学的门。然后呢,进入之后就意味着他一定能够在成长中顺利毕业,通过大学再给自己镀一层金,毕业后得偿所愿吗?

或者说,大学这个愿,真的是孩子们内心真正的愿吗?他们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每年高考后,铺天盖地地报道,恭贺孩子们终于考上好大学了,可是却没有告诉孩子,高考结束只是人生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今以后,他们将踏上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人手把手教,他们将面临着独自面对往后的困难、挫折、问题,哪怕是强大如爸爸妈妈却也在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再像以前一样去呵护他们。

在过去的十三年里,所有人都告诉他,要学习,可是如何学、为什么学、学什么,我们却并没有很耐心地告诉他们。

如何学?老师告诉你有方法,套用就行了,然后不停地做练习题,至于为什么这样,小的时候不用懂,长大的时候却又不想去懂。

为什么学?为了考个好成绩啊,考了好成绩才能考上好大学啊,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个好工作啊,有个好工作才能有好生活啊。

学什么?就学课本上的东西啊,除了书本山的东西,什么让你考试的时候多加分就学什么啊,至于其他的,和成绩无关的,都是无用的,别浪费时间学。

可真正等到了进入大学时,孩子却发现,不对啊,这大学的老师和以前的老师不一样啊,上了课就走,作业也不检查,只是等着考试,而且只要考前听听老师划重点,基本上考试都能及格,及格了就能毕业了。

离开学校还要学习?那学什么呢?不知道啊,每人告诉我啊,不敢问领导,问了同事也不见得会教自己,自己想学却不知道到底该学什么!以前都是爸妈和老师教的,现在突然让自己去主动选择,却突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名牌大学毕业却也不见得有很好的工作啊,这怎么和爸妈当初说的不一样呢,不是说上了好大学就能有好工作吗,可是工作依旧不容易找啊,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这些不是在信口胡诌,这不就是我们这代人,历经了二十年的事情吗?

以考试分数为目标的学习,真的能让孩子成才,然后真正适应这个残酷的社会竞争吗?

显然是不能的,孩子们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无味的刷题工作,早已经失去了体会学习本身的乐趣的能力,他们无暇去体会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更没有机会通过多渠道去体会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收获。

评判他们好坏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成绩,分数高了,就是好学生;分数低了,就是坏学生。

单一的评判标准,让她们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在干巴巴没有任何血肉情感的分数上面。

那些所谓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情绪管理的能力,却让孩子们在成年以后,在面对问题之后,独自去面对和学习,孩子们的压力又如何不大呢。

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自然答案就出来了吧。

当然是那些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什么、如何学,让他们在长期的学习中,如何保持学习兴趣和宝贵的好奇心。

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理解知识背后的意义,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学习中逐渐建立正确的三观,懂得是非善恶,强大自己的内心,成为那个未来可以真正独当一面的人。

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吧。希望真正的素质教育能够尽早的,没有被畸形化,没有被利用的到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