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我们都曾经做过很多的决定,可是每次决定都动过脑子吗?你知道决定背后的动机吗?也许你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我的决定是经过理性思考的,但是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这样的回答并不是理所当然。

      我们先说说框架效应,有一项针对病人和医生的心理学实验:第一、开刀后第一个月的存活率是90%,第二、开刀后第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其实聪明的你当然可以看出两种结果本质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在面对第一个选项时,有84%的人选择开刀,而面临第二个选项时却只有50%的人选择了同意开刀,这就是框架效应,也就是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框架描述下会产生不同的关注点,进而影响最终的决策。

      事实上很多商家和机构都在采用这种框架效应,丹麦和瑞典的器官捐献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丹麦只有4%,瑞典竟达到86%,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相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其实两个国家在申请驾照时都会加上器官捐献的意向选择,差别出现在一个简单的问卷设计上,丹麦的内容是如果你同意器官捐献就在问卷上打✅,而瑞典则是:如果你拒绝器官捐献就在问卷上️️打✅,由此造成了两个国家在器官捐献上的巨大差异,仅仅是改变了问题的提问方式。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实验还揭示了我们会不自觉的去构建自己选择的原因,并被逐渐引导并相信:“一开始他们想要的”。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研究者让男性选择两张女性的照片,让他们说出哪个更有魅力,最后研究人员会讲被选的照片递给参与者,并让他们说出选择的原因,而实际上在传递照片时,实验员耍了一个小把戏,把未被选择的女性照片传递给参与者,而实验中有70%的人没有识破这个小把戏,接着有意思的现象发生了,那些没有发现照片被替换的人士,竟会为自己的选择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即使他们在一开始选择的是另外一张面孔,其中一位参与者是这样说的:“她明艳动人,我希望在酒吧碰到的是她而不是另外一位,还有我喜欢她的耳环”。但无论是什么理由让他在一开始选择了另外一个女人,耳环肯定不是其中之一,因为只有落选者才带了耳环,这明显就是一个事后构筑理由的例子。

      因此说选择可以影响态度,甚至改变初衷,而实际上我们的选择也很容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现在我们说说所谓自知之明,也就是我们的自我诠释,你知道自己做了一个选择,而当你被问起“为什么”时,却只是想着让自己的解释更合理,但是当我们迅速并轻易的完成这一过程时,就会误以为自己知道了答案,而其实这仅仅是一种诠释,同样的,当你向别人提问“为什么”的时候,也一定要当心,因为将会发生的事是你问他“为什么你会支持这个主张?”“为什么你要从事这份工作?”“为什么你还有维持这段感情?其实当你这样问时,你实际上已经为对方建立了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在你提问之前并不存在。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我们可以据此改变他人的看法,只需与他们深入讨论,并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摆脱对维持一致性的需要。

      我们要谨记,你不懂你自己,至少不像你认为的那般了解自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也希望简友们能留言互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