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疯狂的家伙 理查德布兰森 笔记 详

大家好,我是双平

今天付出,明天收获,全力以赴,年入百万。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第十五本财富书籍《致所有疯狂的家伙》,这本书的作者是 [英] 理查德·布兰森。

理查德·布兰森,特立独行、离经叛道的“狂人”,英国私有企业维珍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传奇企业家。乔布斯将其视为偶像,特斯拉CEO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和微软创始人保罗·艾伦追随他进入太空探索领域。

他涉足唱片、航天、航空、铁路、饮料、银行、保险、化妆品等400多个行业,疯狂的颠覆了他所进入的所有行业,铸就全球“单一品牌跨产业经营”的典范——维珍集团。

许多人看来,理查德•布兰森喜欢惹是生非、与世人格格不入,是一个另类的企业家,但只有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的“狂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翻开本书,追随理查德·布兰森,加入改变世界的队伍。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把这本书分成了五大部分,共用5天读完。

一、理查德·布兰森的成长之道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新书,叫做《致所有疯狂的家伙》。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英国维珍集团的创始人,叫理查德·布兰森的自传。

理查德·布兰森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他是一个嬉皮士资本家,有一头摇滚明星一样的披肩白发,看起来风流不羁,过着玩世不恭的日子。1970年他一手创建了维珍集团,截止到目前,集团旗下拥有上百家公司,业务涉及唱片、航天航空、铁路、饮料、银行、保险、化妆品等行业,可以称得上是商业帝国。他曾经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头衔,也曾经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看起来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离经叛道的狂人,就连以天马行空而闻名的乔布斯,也把他作为偶像。他不仅驾驶热气球飞越大西洋,还创办了维珍银河,成功地把太空船送上了太空边际,从而引起了大量的模仿。其中特斯拉的CEO马斯克、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还有微软的创始人保罗·艾伦等,都追随他的脚步开始探索太空领域。

不仅这样,他还为非洲的濒危动物修建了动物保护区,在海湾战争期间进入巴格达接回人质,开坦克碾过放在时代广场上的可口可乐等。

这些行为在普通人看起来就是惹是生非,但他认为,身为一个企业家,必须要打破规则,成为一个疯狂的人,才能够改变世界。我们能从他的这本自传里了解到他的成长之道、创业之道,经营之道、用人之道和生存之道。

我们来深入地了解一下疯狂的企业家是怎么样走向成功,同时颠覆世界的。先说说他的成长之道。

主动思考

理查德·布兰森从小就是个叛逆的小孩,在英国,孩子们都会穿着军装接受青年联合军训。这个军训有点像其他国家的童子军制度,就是让孩子们每天扛着古董的来福枪走正步,周日还要强制性地做礼拜,其他男孩都很听话,只有布兰森认为这些规章制度没意思,没意义。

在新学期的第一个礼拜六,教堂礼拜登记簿上连他的名字都没有登记。15岁那年他又试图修改校规,当时学校有一条规定,在校队跟其他的学校比赛的时候,所有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得去观赛,布兰森的膝盖受过伤,不能参加球队,只能在板凳上当观众,这让他无法忍受。

他就写信给校长说,我反对强制观看比赛导致的时间浪费,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成为板球队的前11名主力,他应该把时间花在比打球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如果把观看比赛的时间用来擦白金汉宫的窗户,至少有所成就,总比观看别人有所成就强。

布兰森还认为学校的就餐体系非常不人性化。当时学校有一项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在指定的桌子上就餐,每天跟同样的学生坐在一起,但是布兰森却认为男孩都希望通过妙趣横生的交谈来获得知识,而就餐时间正是互相交谈的最好的机会之一。

所以他提议要建立一个自助食堂,让学生们可以自己去挑选食物,想坐在哪就坐在哪。吃完饭出去之后,把自己的刀叉和盘子放在一个盒子,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减少一半的服务员。

听到这你可能会很疑惑,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明确的想法,有这么大的胆子跟学校提这么多颠覆性的建议,答案就是家庭教育。

布兰森的父母一直教育孩子们,要相信每个人都能让世界有所改变,并且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很少对孩子们指指点点提意见。换句话说,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布兰森学会了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种思考方式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有了主动思考为前提,那么接下来还要付诸行动,这就是今天我要跟你讲的第二个重点,主动探索把梦想落在实处。

 

主动探索

有一年复活节假期,布兰森刚刚跟父母搬家到一个农场附近,他决心学着母亲的样子去挣点钱。他找到了一个商机,就是种圣诞树,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能种400棵树苗,那么一年之后这些树苗全都长到了6英尺高,那么每棵树就能够卖两英镑,400棵树就能卖800英镑,买树苗的本钱只需要5英镑,这是一笔巨额收入。他就说服了他的朋友尼克跟他一起干,两个人把农场的一块地收拾得平平整整的,种上了400棵圣诞树。

到了暑假的时候,布兰森和尼克兴致勃勃地去查看那些树的长势,结果发现地里面只有一两颗孱弱的小树苗,其他的都被野兔吃了,很愤怒的他们开枪杀死了很多野兔,然后把这些肉拿去给当地的肉贩。每只兔子卖一千厘,这样跟原先计划的800英镑比起来不值一提。

但布兰森没有失望,他继续寻找商机,那年圣诞节有人送给尼克的弟弟一只虎皮鹦鹉当圣诞礼物,布兰森受到了启发,在心里面合计着。因为鹦鹉一年到头都可以卖,不用非得到圣诞节,他算了算鹦鹉的价格和饲料成本,又算了算它们的繁殖速度,算完之后他觉得又来了一个大发横财的机会。

然后就写信给爸爸,说服爸爸给他建了一个巨大的鸟舍。不过布兰森的新计划很快又给了他打击,那些鹦鹉繁殖很快,可是市场需求量很低,即便附近的居民每个人买两只鹦鹉,他还会剩下满满的一笼子。

更糟糕的是有一天母亲打扫完鸟笼之后忘了关门,全部鹦鹉都飞走了,这两个计划都没有让布兰森赚到钱,他就从中学到了一些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你要计算一颗圣诞树有多高,或者是得计算一下能够繁殖出多少鹦鹉,这些数字就会变得非常实际,这样来计算就很有趣。这直接启发了布兰森设计的实际的商业计划。

由此可见,只有主动探索,把梦想落到实处,才能一步一步把它做成。如果一切计划只是停留在想象阶段,那么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有收获。

尽管布莱斯没有一步到位的成功,但至少收获了经验。

主动拓展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布兰森的第三个性格特点,主动拓展,给未来奠定基础。

16岁那年布兰森跟校长倡议,把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发表在校刊上,可是布兰森的建议过于颠覆,校刊不可能发表这些东西,所以布兰森就跟朋友们一起创建了一份观点新颖的校刊。

说干就干,布兰森分别从《名人录》杂志上和电话簿里面找出数百人的潜在的广告客户名单,其中包括250位下院议员。接着又给一家知名的书店写信,说服他们卖这份刊物,他又联系了其他学校,比如技术学院和大学参与进来,把撰稿人、广告客户、发行商和成本全都准备好了。就这样,他的第一份商业计划书搞定了。

因为当时社会上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学生权利,大学生们经常禁坐,然后占领和示威,为了符合当时的情况,他把这个刊物命名为《学子》。他兴致勃勃准备大展拳脚,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哪个公司能够在一份尚未出版的杂志上打广告,更何况杂志的编辑是两个中学生。

但当时16岁的布兰森考虑不了太多,他放弃了大部分科目的上课时间,频繁地坐火车前往伦敦采访,全心地扑在学子杂志上,连考试成绩都没工夫关心,脑海里面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去伦敦当一个新闻记者。

第二年布兰森毕业了,校长留给他的临别赠言是:恭喜你布兰森,我预言你将来要么蹲监狱,要么成为百万富翁。校长的预言应验了。为了保证《学子》能够继续出版,布兰森对赚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断地寻找发财的机会。

有一次他发现没有一家商店出售打折唱片,他就打算抢占这个市场,在《学子》杂志上打广告,出售便宜的邮购唱片。没想到杂志办不下去了,唱片卖得非常火爆,这为布兰森带来了大量的现金,他决定给这个业务另外起个名字,他跟伙伴们想出了“维珍”这个名字,当年根本就没有想到,多年之后“维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品牌。

不过在成功之前,布兰森曾经因为走私唱片而被捕,当时他没有钱找律师,打算申请法律援助。地方法官说,如果想获释必须支付三英镑的保释金,否则就必须入狱服刑。当时布兰森背负了一身的债务,根本没有钱支付保证金,是妈妈用家里的农场做担保把他保释出来。

之后妈妈对布兰森说你不用道歉,我知道你已经学到了一个教训,事已至此哭也没用,咱们必须要挺过这一关,好好地去处理这件事情。

妈妈的支持和理解,让布兰森坦然地面对了这件事,他与海关也达成了庭外和解。这样布兰森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必须在遵纪守法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的胆识,才能够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

总结一下:

理查德·布兰森的父母一直教育孩子们,要相信每个人都能让世界有所改变,并且总是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很少给孩子们指指点点提意见。这种教育方式让布兰森学会了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思考方式,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他曾经种过圣诞树,卖过鹦鹉,尽管都没有赚到钱,但只要敢于主动探索,就可以把梦想落到实处。创办《学子》杂志,出售打折唱片,让布兰森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也让布兰森感受到了违规的后果,这些都是他成功路上的珍贵经验,进一步说明了只有主动拓展才能够给未来奠定基础。

明天我们来讲一讲理查德布兰森的创新之道。

二、理查德·布兰森的创新之道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第二天来阅读《致所以疯狂的家伙》。

在昨天我们介绍了理查德·布兰森的成长之路,从昨天的内容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的,也会遭遇接二连三的失败,但重要的是要有主动思考的意识,主动探索和拓展,把想法落到行动上。这样一来,即便不会一次性成功,但至少也会收获到宝贵的经验。

对于理查德·布兰森来说,成长过程当中走过的弯路,正是它未来勇于创新的基石。就拿创办《学子》杂志来说,他出版的不是一份平平无奇的校刊,而是努力创造出新颖的内容,这个内容能让他产生骄傲和自豪。

通过这件事情,布兰森渐渐明白过来,生意本身也能够成为富于创新的事业,一桩生意必须涉及广泛,必须能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本能。在打造维珍集团的过程当中,布兰森不断地解决问题,应对危机,解决顾客的痛点和在兴趣爱好中创新。所以在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它的创新之道。

在解决问题中创新

在创业阶段,布兰森和《学子》杂志的工作人员黛比,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有一天黛比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个年轻人手足无措,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为人父母。经过商量两个人决定流产,但是在英国想要凭借国民医疗服务体系流产,就得证明女性在精神或医疗方面有问题。但他们并不符合条件,只能够去求助私人医生,结果就被告知需要400多英镑。

当时布兰森一穷二白,根本没有那么多钱,他们走投无路,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好心的医生,收了大概50英镑,为黛比做了流产手术。但这件事情让布兰森意识到,拥有同样遭遇的年轻人肯定不少,他想当人们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通过一个电话找到合适的医生就好了。

不光是意外怀孕,还有那些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或者是染上性病了,却不敢向家里人承认的,或者是离家出走了,找不到住处的,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该多好。

布兰森把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列出来,研究了很久,最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找到那些最优秀的、最乐于助人的医生,让这些医生同意免费,或者是以最低的收费提供服务。布兰森把他们的名单和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在学生咨询中心和《学子》杂志上,还在大街上发传单,很快就有电话打进来了。

布兰森把相关的医生推荐过去,就这样建立起了一个专家网络。慢慢的学生咨询中心的工作占用了布兰森大部分时间,比如凌晨三点,他就被电话铃声惊醒,然后跟潜在的自杀者聊一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女孩怀孕了,他给出合理的建议,告诉她该去找哪个医生;甚至还给染上性病后担惊受怕的人写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布兰森体会到创新所带来的收获。

到了1971年,布兰森发现当时的唱片店非常乏味无趣,顾客从货架上挑选唱片,付钱购买,营业员懒洋洋地收费,很难引起顾客的共鸣。布兰森想要改变这个情形,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听音乐,谈论自己喜欢的乐队。

所以他想打造一个唱片商店,让顾客能够在这聚会,在这一起听唱片,而不是简单地进来了,买了唱片就走了。他想开设的是一家有趣的唱片店,在这里唱片不仅比其他家卖得便宜,还能够跟顾客产生共鸣,通过营造气氛来获得额外收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

有了想法之后,布兰森就立刻开始着手去找合适的店铺。有一天他在人流最多的地方看到了一家鞋店的二楼有闲置的空间,他开出用音乐为鞋店吸引顾客的条件,说服了鞋店老板免费让他使用这个地方。

布兰森没有钱打广告,就照例沿街发传单,告诉路过的人们这个店里有打折唱片,结果开业第一天,顾客就在店门外排了很长的队伍,他的唱片店开业大吉。其实无论是经营什么生意,只要是干事业,都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危机。

在危机应对中创新

我们来看一下布兰森是怎样在危机当中创新的。

1992年,英国经历了经济衰退最困难的时期,当时布兰森已经创办了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为了能够在飞行中为乘客提供最好的娱乐,他正试图筹集1000万英镑的资金,为公司所有的飞机去安装个人的椅背电视。

当时整个维珍大西洋的航空公司没有人能够筹集到这笔资金,面对这个危机,公司成员都垂头丧气地准备放弃这个计划,但布兰森却想最后赌一把。有一天他鼓足勇气拨通了波音公司的电话,要求和他们的首席执行官菲尔・孔杜说话,布兰森没有提借钱的事情,而是问菲尔・孔杜,如果他们购买10架崭新的波音747客机,能不能在经济舱里面安装个人的椅背电视?当时正值经济衰退期,没有人肯在当口上购买飞机,菲尔・孔杜都感到很惊讶,一口气答应了下来。

接着布兰森又给空中客车公司的CEO打电话,提出同样的购买新飞机的事情,这位CEO也同意了。听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布兰森不是要争取资金安装椅背电视吗?怎么去买飞机去了,是不是搞错了?

其实布兰斯没有搞错,经过几轮咨询,他发现争取40亿的英镑贷款用来购买18架新飞机,比争取1000万英镑的贷款去安装椅背电视要容易得多。至少在银行看来,万一布兰森还不起贷款了,还可以把飞机卖了,但是椅背电视卖了也没有几个钱,所以布兰森干脆趁机去用低价购买飞机,而且要求飞机制造商在飞机上安装好椅背电视。

事实证明,维珍的大西洋航空公司以迄今最便宜的价格,一下子拥有了一支业内最先进的、最年轻的崭新机群,不仅省了一大笔钱,而且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椅背电视的安装计划。由此可见面对危机不可怕,只要能换个角度去创新,就可以从容地解决问题。

在痛点中创新

除了在危机当中创新之外,布兰森还善于在客户的痛点当中创新。

在英国有这样一个现象,维珍无所不包。早上在维珍电台的广播当中醒过来,穿上维珍的牛仔裤,来到维珍的大卖场喝维珍可乐,搭乘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飞机去美国,不久维珍还会向你提供从出生、结婚到丧葬的全套服务。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维珍提供一切服务,那么维珍靠什么发展成为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商业帝国呢?

就是布兰森善于在客户痛点当中创新。布兰森有个习惯,他会随身带一个笔记本,随时都可以把别人向他提出的建议、电话还有会议内容记录下来,回家再翻看自己写了什么。他知道这些建议就是顾客的痛点,只有把这些痛点问题解决了,公司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布兰森尤其重视员工的意见,有时候还会亲自尝试他们的工作。有一次他在一架大型飞机的过道上推手推车,结果发现会撞上每一个人。他跟机务人员说起这件事情,结果机务人员建议引入更接近女侍者风格的服务,尽量不使用手推车。结果布兰森就在豪华的商务舱里完全取消了手推车,并且利用过道的部分空间提供飞机上最长最大的座椅。

说起经营航空公司,布兰森也是依靠在客户的痛点上创新赢得了成功。1984年的2月,有位名叫伦道夫・菲尔兹的美国律师联系到布兰森,问他有没有兴趣经营一家航空公司,有一家新的航空公司正在寻找投资者,他们有一条跨大西洋航线需要重新启动。

当时布兰森还只是一家唱片店的老板,但他就认为经营一家航空公司也不错,可是伦道夫・菲尔兹的想法是提供一条全商务舱的航线。这就意味着商人是主要乘客,但布兰森觉得在假期里商人是不出差的,总不能闲着,所以最好是把商人跟旅行者都吸引过来,这样的话航空公司的生意才能火爆。

当时在跨大西洋航线上提供廉价机票的只有人民捷运航空公司,波兰森想打电话咨询,却总也打不进去,电话一直占线。由此布兰森就推断,人民捷运要么管理极差,要么机票供不应求。

如果是前者,他们很容易在新的竞争当中成为靶子;如果是后者,就说明新竞争对手还有生存空间。不管是哪个原因,都说明布兰森有竞争的机会。

对顾客来说,想要订机票却打不进去电话,这简直是最大的痛点。如果布兰森的航空公司成立起来就可以解决痛点,可是布兰森没有经验,怎么避免损失?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能租一年飞机,一年之后还回去,那么即便是经营失败,也不至于亏损惨重。于是他打电话给美国波音公司,租到了一架二手的大型的喷气式的飞机。

就这样布兰森靠着租来的飞机建立了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他先从订票电话的痛点入手,对服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结果很轻易就从人民捷运航空公司口中分出了一大杯羹。很多人都觉得布兰森从唱片店的老板跨界成为航空公司老板,这个业务范围变化得太大了,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

兴趣爱好 

布兰森怎么做到的呢?这要归功于他喜欢在兴趣爱好当中跨界。

其实布兰森不管是创办杂志还是卖唱片,抑或是去开航空公司,除了解决问题和痛点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这些事情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事业方面,只要是感兴趣的领域,他都会去尝试。

很多人都知道布兰森是一个心怀宇宙的疯狂的家伙,早在1994年他就注册了太空旅行的商标权和公司,叫做维珍银河航空公司,但一直没有机会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2004年6月22日清晨,布兰森亲眼目睹了世界上第一艘私人资助的宇宙飞船---太空船一号,在加州沙漠小镇莫哈韦腾空而起,升入太空。在兴奋之余,布兰森知道自己的梦想极有可能实现了。

太空船一号是布兰森的朋友伯特・卢坦创造出来的,伯特是世界级天才,多年来设计出很多独具匠心的飞机。当时他正在为布兰森制造维珍大西洋环球飞行者号,这架飞机可以让布兰森尝试全球首次单人环球直飞,但是在目睹了宇宙飞船升空之后,布兰森却对伯特说,你要制造出能够开展私人太空旅行的宇宙飞船。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布兰森几经周折买到了太空船一号的技术权,于是在之后的两周里带着维珍商标的太空船一号就完成了两次太空飞行。它是有史以来首次重复使用的私人太空飞船,各家媒体对此疯狂报道,布兰森完成了自己兴趣爱好的跨界。这件事情说来简单,可是维珍集团的那些头脑冷静的高层,对于投资1亿美元,然后建造宇宙飞船这件事情充满了疑虑。

不过布兰森始终相信不久的将来,维珍会将世界第一批私人宇航员安全地送入太空,而且每个人只需要花费20万美元甚至更少。到那个时候维珍银河航空公司将是布兰森的又一个丰功伟绩,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

我们讲了布兰森把维珍集团打造成商业帝国,离不开他的创新之道。在打造维珍集团的过程当中,布兰森不断地解决问题,应对危机,解决客户痛点和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中创新,才有了今天伟大的商业帝国。

那么创新之后怎么持续经营呢?明天我们来讲这个内容。

三、理查德·布兰森的经营之道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第三天来阅读《致所有疯狂的家伙》。

昨天我们介绍了理查德·布兰森的创新之道,我们了解到从1992年到1993年期间,维珍完成了从维珍唱片公司到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惊人飞跃。布兰森第一次拥有了大量的资金,并且确立起维珍的强大品牌,这个品牌可以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2004年他又开始走进航空领域,研究起太空飞船。面对如此广泛的领域,布兰森究竟是怎么打造强大的商业帝国的呢?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布兰森的经营之道。

在不可能中发掘机会

首先布兰森特别懂得在不可能当中去发掘机会。

布兰森是个疯狂的人,真的是这样,他喜欢竞争,尤其喜欢跟那些大公司一争高下。在别人看来跟大公司的品牌竞争,简直是以卵击石,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是布兰森偏偏喜欢在不可能当中发掘机会。

20世纪90年代早期,布兰森就推出一系列维珍软饮料,其中的拳头产品就是维珍可乐,为的就是跟全球十大企业之一的可口可乐竞争。当时有一家专门生产贴牌可乐的科特公司,正在寻求一个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品牌。

他们听说维珍有意生产可乐,又觉得人们都喜欢维珍这个品牌,于是就找来布兰森商量合作。两家公司一拍即合,打算跟可口可乐打擂台,但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经牢牢地占据了市场。

维珍可乐怎么样才能够分一杯羹呢?在维珍可乐上市前,布兰森在全国各地进行测试,让大家蒙上眼睛分别喝三种可乐,结果发现大多数人更喜欢维珍可乐。于是布兰森有了信心,成立了维珍可乐公司开始投产,没有想到在几个月内,维珍可乐的全国销量就达到了5000万英镑,并且供应维珍可乐的商店获得了50%的市场份额。

布兰森趁势把维珍可乐推向法国、比利时和南非,还把维珍可乐鸡放在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可口可乐招牌下面。疯狂的布兰森在时代广场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罐垒了一道墙,自己驾驶一辆坦克直接闯过去,并朝时代广场上悬挂的可口可乐招牌开火。

维珍可乐成功之后,布兰森又把眼光转移到了金融业,包括人寿保险和银行。当时人们都讨厌人寿保险,认为保险销售员随时登门入户,收取秘密佣金的行为,既烦人又阴险,这跟维珍这个品牌绝对是格格不入的,绝对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布兰森认为人寿保险以及整个金融业都非常有潜力,于是他力排众议建立了维珍人寿保险公司和维珍银行。

事实证明布兰森的眼光很毒辣,他找到金融业内知名的诺里奇联合公司作为合作伙伴,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他们推出了性价比很高的产品,还取消了推销员的佣金制度,结果前来购买产品的投资者蜂拥而入,几乎把公司的门槛都踩瘪了。

没过多久,布兰森又安排诺里奇联合公司把一部分股份卖给了澳大利亚保安保险集团。强强联合以后,维珍在金融服务的森林里面开拓出一条宽阔的阳光大道。尤其是维珍银行从1995年开始起步,现在已经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投资银行,有25万人把超过15亿英镑的钱托付给维珍银行,而走到这一步只用了三年时间。

在很多人看来,跟当初的维珍唱片相比,维珍走向可乐跟金融业有点不和谐,这个跨度太大了,就像当年从唱片业发展到航空业一样,但是布兰森却从中收获了很多。在人们都觉得不可能的时候,他却偏要从中探索出新的机遇,恰恰这令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布兰森善于在不可能当中找到机遇,也从侧面说明了他是个冒险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太随便,太不安分,而且喜欢不断前进。

那么冒险真的可以带来财富吗?

富贵险中求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重点,富贵险中求。

早在布兰森创办维珍唱片公司的时候,他的冒险精神就显现出来了。当时维珍唱片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获得公认,但是却仍然是一家只有7个员工的小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向全国的唱片店配销产品,事业很快出现了瓶颈。

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把唱片授权给更大的唱片公司,对方支付一笔预付款给维珍,用来宣传和分销。如果唱片卖得好,对方还会支付16%左右的版税给维珍唱片,简单来说就是两家合作,对方占大头的利润,但是维珍有保底利润,不至于赔钱。

二是维珍放弃预付款和版税,在接到全国唱片店的订货时,找另外一家唱片公司进行生产和分销。但这条路比第一条要冒险,因为如果唱片卖得不好,可能连宣传费都赚不回来,但万一卖得好就可以大赚一笔。

思来想去,布兰森决定冒险走第二条路,他看中了岛屿唱片公司出的一张唱片叫《管钟》,想自己为他做宣传,于是就去跟岛屿唱片谈判。但岛屿公司想跟维珍采取第一种合作方式,并把版税提高到18%,除去各种费用,每张唱片能赚28.5便士。

如果《管钟》卖得特别好,比如如果能卖出60万张,那么维珍将获得大约171,000英镑的总利润;如果卖出100万张,那么维珍就能够稳赚285,000英镑,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布兰森不这么想,当年《学子》杂志曾经卖出10万册,成功经验用在唱片上也合适,所以他决定走第二条路,冒一次险。外人看来这是一场赌博,如果《管钟》的销量不好,维珍唱片公司可能会破产。但布兰森却认为如果能卖出60万张,那么维珍就能够赚到92万英镑的毛利润,除掉支付给歌手和岛屿唱片公司的费用,还剩下大概658,000英镑,这比第一种合作方式赚到的好多倍。

于是布兰森就跟岛屿公司签下协议拿下版权,而《管钟》也没让他失望,一下子卖出100多万张,让布兰森获得了做梦都想不到的财富,维珍唱片也因此成为唱片业中的主力,随后《管钟》继续畅销,又卖出了几百万张,到现在全球仍有销路。

布兰森的这次赌博让维珍唱片挖掘到了第一桶金,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他为了稳妥,跟岛屿公司签下第一种合作方式的协议,那么维珍唱片到现在可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很多时候相信自己的能力,甘愿冒险才能够收获更多。可能你觉得布兰森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运气好,他赌对了。

善用曲线思维

但其实运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对经商有独特的技巧,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三个重点,善用曲线思维。

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直线思维,一种是曲线思维。

直线思维比较简单,直来直去,不会考虑更多的方法,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直肠子;而曲线思维正好相反,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多一种方向和一种渠道。

打个比方,同样是想让老板给自己加薪,直线思维的人会直接去老板办公室提出加薪要求,但成不成功真的说不准,万一被老板一口拒绝,还有可能争吵起来,最后被炒鱿鱼。但曲线思维的人,会让老板意识到自己在公司很重要,掌握着重要的客户或者有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加薪的目的。这样做成功率比直线思维要高得多,换句话说,曲线思维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地游刃有余。

布兰森就是一个善于运用曲线思维的人,在之前跟大家讲过,布兰森是以创办《学子》杂志起家的。在创业阶段他一穷二白,在地下室办公,但杂志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一些媒体记者也会经常进行采访。

布兰森想,如果记者来的时候,看到我们的办公室破败不堪,肯定要进行大肆报道,贬低我们杂志,影响我们的形象。可是办公环境不能在短期内改变,想要让记者对我们的印象改观,就要从工作状态入手。

于是他在记者到来的时候安排一个同事在外面的公用电话亭不停地给自己打电话,形成一种繁忙而火爆的氛围。不知内情的记者们很快就上钩了,纷纷在自家报纸上进行报道,说《学子》的影响力非常大,似乎来自全球报纸的摄影师记者和作家都在帮助《学子》。

星期日电讯报这样写道:“在所有的中学和大学里,已经发展出一个庞大的志愿者发行组织,确保50多万学生能读到这份杂志”。

观察家报这样写道:“顶级撰稿人的数量多得惊人,报道范围不受限制”。

而每日电讯报则说:“大众刊物《学子》已经吸引多名知名作家,它似乎将成为国家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

布兰森的曲线思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有了记者们的大力宣传,《学子》杂志的销量越来越大,在学生群体当中特别受欢迎。

在维珍唱片公司的扩张过程当中,布兰森也没有少用曲线思维。当时维珍唱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唱片的进货,因为维珍唱片的售价低,得罪了主要零售商。包括宝丽金在内的一些唱片公司拒绝为维珍唱片供货,还有一些唱片公司怀疑它的支付能力也不愿意供货,怎么办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货源怎么卖钱?如果换做一般人焦头烂额,会想方设法地去讨好这些大公司,但布兰森跟伙伴们却走了曲线救国的道路,转而向小唱片店求助。他们找到一家很小的唱片店,告诉小店老板,只要能帮忙进货,就可以支付他5%的好处。这对小店老板来说当然是个好事,就答应跟维珍合作了。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面,每个月都把需要进货的目录发给小店老板,等他进货回来之后,再开车把唱片拉走。解决货源问题之后,北京唱片没有了发展阻碍,迅速扩张,成为美国最大的唱片连锁店之一。

这个时候那些唱片公司才愿意把唱片卖给维珍,这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路走,布兰森的曲线思维,让他在生意场上所向披靡。所以布兰森之所以能够打造出维珍集团,靠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他独特的经营之道。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总结一下:

布兰森善于在不可能中发掘财富,越是在强大的对手面前,越能够找到竞争的乐趣。

疯狂的性格还让他喜欢在冒险当中求得财富,事实证明冒险得到的财富的确比稳妥要好多倍。遇到困难的时候,布兰森善于使用曲线思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一条走到黑,转换一下思路,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其实布兰森的成功除了他自己有能力之外,还离不开合伙伙伴的帮忙。明天我们来讲一下布兰森的用人之道。

四、理查德·布兰森的用人之道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第四天来阅读《致所有疯狂的家伙》。

昨天我们介绍了理查德·布兰森的经营之道,我们知道了他的成功绝非是仅靠运气,而是靠头脑和胆识。但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单凭着自己是不可能撑起庞大的维珍集团的。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布兰森的报道,上面提及布兰森每个月都会给公司的员工写信,告诉员工公司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

这个举动是非常明智的,

一来,可以让员工有明确的目标,明白自己将要做什么;

二来,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是公司的主人,从而更加激发工作的激情和信心;

三来,可以聆听员工的意见,让自己的计划得到完善,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致所有疯狂的家伙》这本自传里,布兰森也写到自己关于选人和用人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些经历可以看出,找到合适的人,当机立断,好聚好散,是布兰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他的用人之道。

找到合适的人

先说第一个重点,找到合适的人。

在维珍唱片公司还只是一家小唱片店的时候,布兰森有个得力干将,叫做西蒙,他负责选择库存唱片,确定邮购目录,还有维珍唱片店本身的风格。

大家都知道唱片店是通过卖唱片来赚钱的,但是什么样的唱片能卖出去呢?西蒙就很善于从芸芸众生当中挑出一些能够带动销量的真品来。他引进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外国专辑,在其他唱片店几乎都找不到,直接从国外进口唱片,还偷录实况演出的唱片,此外还经营已经没有库存的绝版唱片,这些都给维珍唱片带来了大量的顾客。

西蒙对音乐非常敏感,能够在乐队走红之前预测他们的作品是否会畅销,可以说维珍唱片店之所以能够在两年后发展成唱片公司,靠的就是西蒙的直觉。

发现了西蒙的才干以后,布兰森就对西蒙委以重任,只要是西蒙提出的建议,布兰森统统接纳。比如当时有一支很火的乐队叫“奥斯蒙家族”,西蒙却认为这个乐队的作品不适合维珍唱片,布兰森就听从了西蒙的建议,放弃销售“奥斯蒙家族”的唱片。结果这一举动让维珍唱片树立起有品位的形象,凡是维珍宣传的艺术家们,都会引起音乐媒体的关注。

一些唱片公司也开始联系维珍,想让维珍唱片店为他们的乐队做特别的宣传。

布兰森对西蒙特别看重,在成立维珍唱片公司的时候,就跟西蒙签了协议,由他全权管理,并且给了他20%的股份。事实证明布兰斯的决定英明无比。

在西蒙的管理之下,维珍唱片不参与海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完全专注于英国国内市场,很快就吸引了很多知名乐队前来合作。

1979年,布兰森计划在法国成立维珍唱片分公司,在那里他认识了负责法国宝丽金公司的员工帕特里克·泽尼克。帕特里克告诉布兰森,自己一直关注着维珍的发展。

1974年,帕特里克打听到维珍将去参加戛纳音乐节,就想前去会面,结果没有遇上。后来,帕特里克就开始一路迢迢地赶到牛津大街的维珍唱片店买唱片,他对维珍唱片主推的麦克・欧菲尔德和橘梦乐队都非常喜欢。

帕特里克的表白,给布兰森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认为帕特里克是个执着、有品位而又特立独行的人,于是决定让他管理即将成立的维珍唱片法国分公司,并授权他可以独立决定跟他喜欢的法国乐队签约。

后来,在帕特里克为维珍唱片签下的首批乐队里面,有一个叫做“电话”的乐队,成为那一年的法国畅销乐队。

通过布兰森对西蒙和帕特里克的任用,可以看得出他在对人才的管理方面的智慧。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布兰森认定了某个人有专长,可以委以重任,就会把他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放手去做。

当机立断作出决定

不过,身为一个老板,在职场上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给他来个措手不及,比如下属不听话,不愿意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布兰森会当机立断作出决定。

有一年,维珍唱片为旗下的乐队安排了几场全国性的巡回演出,其中,为维珍唱片赚到第一桶金的《管钟》音乐会是布兰森尤其重视的。为此,他设法邀请到当时最为著名的音乐人前来捧场,还给全国的媒体都发出了邀请函,一起见证激动人心的时刻。

可是到了举行音乐会那天,主唱麦克却掉了链子。他告诉布兰森:“今晚我没法参加音乐会的演出”。听了之后,布兰森感到绝望,音乐会已经安排就绪,票也卖光了,甚至电视台报道也协商好了,这个时候主唱突然罢演,怎么收场?

布兰森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提出要带麦克去兜风,拉着麦克就朝停在外面的宾利老爷车走去。布兰森知道,麦克一直喜欢这辆宾利,于是就让麦克亲自开车,在半路上布兰森告诉麦克,如果你登台演出,我就把这辆车送给你做礼物。果然麦克心动了,答应了照常演出。

尽管这辆车是父母送给布兰森的结婚礼物,把它送人,布兰森也非常不舍,但是为了说服麦克,布兰森当机立断,忍痛割爱,用一辆车换来了事业上的飞跃。

那天的演出格外成功,演出结束后当晚,就卖出去数百张《管钟》唱片,紧接着这张唱片变得更加畅销,最终成为当年最著名的专辑,维珍唱片公司也因此出了名,收入剧增,而布兰森也可以随意地挑选自己喜欢的汽车了。

由此可见,身为老板,布兰森这个人可以当机立断,他会付出一些代价来换来更大的利益,这是他独特的用人之道。

好聚好散

如果说员工不听话,布兰森怎么办呢?优秀的老板在处理辞职问题上都非常有智慧,布兰森在员工离职方面能够做到好聚好散。

1970年的一天,布兰森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发现合伙人尼克还没来,却把自己的办公用品放在了布兰森的桌子上,也就是说,尼克占据了他的位置。满心疑惑的布兰森翻看了一下尼克放在桌子上的文件,发现了一封尼克写给全体工作人员备忘录草稿。

内容是关于取消布兰森作为出版人和主编资格的计划,之后《学子》杂志的编辑和财务将由尼克来做主,而布兰森变成一个普通的团队成员,而且每个人都将平等地决定杂志的编辑方向。

布兰森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尼克居然背叛他。

《学子》杂志是布兰森从中学就开始创办的项目,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跨越了很多障碍才走到今天,他绝对不会拱手让出。不管是出版人和主编的位置,还是杂志的编辑方向,都应该由布兰森来决定。

布兰森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下,杂志社的其他成员,心里盘算,不知道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个计划,如果尼克已经获得了其他人的支持,布兰森的处境就很艰难了。于是他决定不打草惊蛇,安静地解决危机。

为了保住自己的事业,布兰森思考再三,决定把友谊放在一边,采取制造尼克和其他员工之间的分裂的方式,把尼克排挤出去。等尼克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布兰森便邀请尼克出去聊一聊。

出门之后,布兰森就先入为主地说:“尼克,有好几个人找到我,说他们对你的计划不满。他们不喜欢这个想法,但是,他们很害怕,不敢当面告诉你。”尼克中计了,开始慌了。布兰森接着说:“我认为你待在这里不太好,你一直暗中破坏我和整个《学子》杂志。

我想我们应该继续做朋友,但我认为你不应该继续待在这里了。”就这样尼克当天就离开了《学子》杂志,从头到尾两个人始终没有绝对地撕破脸。

说起来,这还是布兰森第一次遇到合伙人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尽管他相当痛苦,但还是不愿意跟尼克成为敌人。而尼克不仅是最早跟布兰森交朋友的人,还负责《学子》杂志的发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布兰森依旧把尼克当成朋友,后来有一天尼克要参加一次选举,布兰森还专门为他印制竞选海报。

当维珍唱片的邮购服务越做越好,大量订单不断涌入的时候,布兰森又想起了尼克,他不计前嫌,邀请尼克重新回来跟他合作,并且承诺给尼克40%的股份。就这样,两个人又重新走到了一起。

可是好景不长,两人再次因为工作观点不同而产生分歧。布兰森意识到,他和尼克不得不分道扬镳了,并且最好是在两个人没有伤和气之前分开,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保持友谊,而不是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

于是他收购了当初送给尼克的40%的股份,两个人就像一对和平离婚的夫妻一样,在解决了分手时面对的一些问题之后,互相拥抱,言归于好。为了庆祝这一场“离婚”,布兰森还在屋顶花园夜总会举行了一场分手派对,从那以后他和尼克仍然是好朋友,经常还会去看望对方。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总结一下:

布兰森在用人方面,特别擅长发现人的专长,并且能够根据这份专长把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

当员工不听话的时候,他能够当机立断,想方设法地让员工听话。

当合伙人跟他意见相左的时候,他秉持着好聚好散的原则,和平分手。

这种用人之道让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事业也越来越顺利。

以上就是布兰森的高情商体现。明天我们会跟大家讲一讲布兰森的生存之道。

五、理查德·布兰森的生存之道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天来阅读《致所有疯狂的家伙》。

在昨天我们介绍了理查德·布兰森的用人之道,通过昨天的讲解,我们知道了他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跟他的知人善用是离不开的,不管是在创业阶段,还是在公司的飞速发展阶段,他都懂得利用各种人才为公司效力。实际上除了会用人之外,布兰森还会利用各种人脉、各种手段让自己的公司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地扩张发展。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讲一讲,理查德·布兰森的生存之道。

广聚人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条,广聚人脉。

布兰森是个人脉超级广的大咖,上到国家元首,下到普通商人,他都有交往。其中他跟努尔王后的一段往事,也成为了他一生当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努尔王后是约旦国王的妻子,有一次他从别人那里听说布兰森曾经驾驶热气球飞行,很感兴趣,就打电话联系布兰森,想跟他学习怎么驾驶热气球。布兰森欣然前往约旦,在塔拉勒国王的宫殿里面花了一周的时间,教王室成员驾驶热气球。

没过多久,伊拉克首脑萨达姆入侵了科威特,战争引发了骚乱,当地大量的外国工人逃到约旦。据统计,这些难民有15万人之多,他们聚集在约旦首都安曼的难民营里,连水和避寒的毯子都没有。

布兰森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就马上联系到塔拉勒国王和努尔王后,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努尔王后说,尽管红十字会正在安装供水系统,但他们仍然需要10万张毯子。

布兰森立刻打电话四处联系,很快就从红十字会、外交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募集到了4万多张毯子、几吨大米以及医疗用品。物资找到了,怎么运到约旦呢?布兰森毫不犹豫地贡献出一架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波音747飞机,拆掉所有的座位用来放置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飞往安曼的难民营。在飞回来的时候,还带上了很多滞留在当地的英国公民。

没过多久,布兰森就接到了努尔王后的感谢电话,王后说,正是因为这批及时雨一般的物资,再也没有难民死于脱水和其他疾病,15万难民也一天一天地慢慢散去了。

而布兰森的传奇故事也即将开始。

几天之后,布兰森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萨达姆坐在一群被扣押在巴格达的英国公民中间,他示意一个小男孩过来,站在他身旁。然后萨达姆把手放在男孩头上,一边轻拍着男孩的肩膀,一边继续对摄像机讲话。

那个男孩就跟布兰森的儿子差不多大,可是却作为人质,被关押在联军的主要攻击目标内。布兰森非常愤怒,他一定要做些什么,解救那些人质。他想,如果我们的飞机能够有机会飞入巴格达,就能带上萨达姆同意释放的人质回家。可是战争期间,怎么找到飞入巴格达的机会呢?

布兰森想到不久以前曾经帮助过的约旦国王,他知道,约旦国王塔拉勒是西方国家与伊拉克之间的少数联系人之一。于是他对塔拉勒国王提出:如果我们给伊拉克空运一些医疗用品过去,他们是否可以释放一些被扣押的外国人。

也许是为了报答布兰森在危难之际伸出援手的恩情,约旦国王塔拉勒答应了布兰森的请求,帮他联系上了萨达姆,并且给萨达姆写了一封说明信,然后通过特使送往了巴格达。

正缺乏医疗物资的萨达姆答应了布兰森提出的交易,布兰森当即派飞机去往世界上最危险的领空,解救出很多的人质,包括老人、孩子、妇女和病人。

从这件事情来看,“人脉”在布兰森的生命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他用人脉帮助约旦国王解决了难民问题,然后又利用约旦国王人脉,成功把滞留在伊拉克的人质解救回家。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这个行为无疑是超级伟大的。

得饶人处且饶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越来越壮大,逐渐引起了英国最大的航空公司---英航的强烈抵触。在这之前英航始终垄断着英国的航空市场,没有哪个公司可以与之抗衡的。

英国官方媒体《观察家报》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种言论:每次政府试图培养出第二家强大的航空公司,都会以灾难告终,莱客航空公司、英国苏格兰航空公司和欧洲航空公司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但是殊不知,这个奇怪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肮脏的秘密。

有一天,布兰森接到一个告密电话,告密者说他掌握了有关英航雇用私人侦探从事一次秘密行动的信息。告密者还有一张电脑光盘作为证据,里面的内容是一份日记,记录了私人侦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喜欢冒险又充满好奇心的布兰森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答应了跟告密者见面,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在身上装了一个小型麦克风,然后录下了整个过程的对话。

拿到电脑光盘证据之后,布兰森把内容打印了下来,结果吃惊地发现,这份日记记录了一次代号为“考文特花园”的行动,而第一篇日记里就涉及到了针对维珍的打压计划,以及对布兰森本人的捕风捉影的诬蔑。

拿到这份证据之后,他完全可以向法院起诉,控告英航的不公平竞争,然后毁掉英航,那样的话维珍就可以趁机取代英航,占领英国的航空市场。但布兰森没有这么做。面对英航提出的庭外和解要求,布兰森考虑再三,还是接受了,最终维珍同意接受英国历史上数额最高的协议诽谤赔偿金。

英航向布兰森个人支付了50万英镑,作为对个人诽谤的赔偿,向维珍大西洋公司支付11万英镑,作为对公司诽谤的赔偿。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个观念可能有的时候看起来比较无能,但布兰森却因此受益。他不仅洗清了名誉,还获得了巨额赔偿,简直就是完胜。要知道,如果他当时坚持打官司的话,可能其实结果不会像现在这么好。

布兰森之所以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大度,不计较,因为对他来说,这些都是小事,不能在这上面浪费精力。他胸怀大志,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也是布兰森的第三条生存之道。

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布兰森一直认为,维珍不是一台单纯的赚钱机器,既然维珍富可敌国,财力与一个小国家不相上下,就应该利用这笔财富去解决社会问题。就像比尔·盖茨一直都在投入大量的财力,试图研制出一些消灭致命疾病的疫苗。布兰森把比尔·盖茨当成学习榜样,处处以他为标杆。

在南非,有无数人被艾滋病毁掉了生活,其中包括数百万的艾滋孤儿。布兰森也曾经去过几次南非,参观过一些当地的医院,被当地的艾滋病人的情况给触动了,他发誓要做更多的事情,阻止这种疾病的蔓延。

当时,维珍集团在英国推出了“伴侣”系列安全套,用来支持全球各种组织对抗艾滋病,但是在南非,单纯地推广安全套似乎解决不了太多的问题,当务之急,是为数百万的艾滋孤儿解决生存问题。

布兰森先后联系了南非的7个社区日托中心,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优先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接着,他又义务地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教人们怎么做艾滋病毒测试,当发现艾滋病的时候应该怎么进行治疗。

他还专门为非洲人制作了两部电影,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身体是怎么工作的、药物是怎么产生效果的、免疫系统是怎么运转的、为什么人们不断死去、怎么避免死去、以及安全套可以挽救生命等。

布兰森率先给维珍集团南非分公司的员工做检测,结果发现有近24%的人的hIV测试都呈阳性。如果他们不使用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这些人将在六七年内死去。为此,布兰森承诺,向症状比较危险的员工免费提供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在20世纪90年代初,布兰森第一次尝试控制艾滋病毒的流传,他不仅为人们免费发放安全套,还尝试创立一个能够给1万人服务的社区健康中心。他的计划是,在健康中心,治疗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都是免费的,而对其他医疗服务则收取少量的费用,以确保这个诊所能够长期地可持续性发展。而对于住得比较远的人,还提供出诊服务。

不过,真正要让医疗服务到达偏远地区的“最后一英里”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号召整个维珍集团发起一场名叫“天堂里的天使”活动,筹集资金购买摩托车。没想到维珍员工们一呼百应,尤其是维珍火车和维珍大西洋公司,很快就筹集到了超过100万美元,购买了100辆摩托车。

如果你以为,布兰森仅仅是把100辆摩托车捐出去就算完了,那就错了。布兰森看中的是持续效果,他让当地人们贷款购买摩托车,免费培训他们学习骑摩托车,还给他们报酬,让他们每周花三天的时间,用摩托车给患者送去医疗服务。其余的时间,他们还可以利用摩托车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出诊问题,还给当地创造了工作机会。

2007年他跟一家名叫“可持续医疗规划基金会”的大型机构合作尝试这种模式,目前他已经在肯尼亚各地建立了超过64家可持续的诊所和药房,拥有数千名摩托车延展服务工人,向当地证明他们能够通过互相帮助,抵达最偏远地区,让自己获得谋生的机会。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总结一下:

布兰森善于广聚人脉,利用人脉完成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他也是一个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人,为的就是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造福社会。这不仅是布兰森的生存之道,更是他的人生境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生境界,他才可以把事业做到太空去,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疯狂的家伙”。

关于这本书到这就讲完了。在理查德·布兰森身上,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他对成功的理解和他的勇于冒险和突破。他相信一个人只要敢于冒险,敢于打破常规,就有很大的机会走向成功。相信大家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能有所收获。

分享给大家一句话:

渔夫在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了出发,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会满载而归。

我是双平,最后祝大家早日发财。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所有疯狂的家伙 理查德布兰森 笔记 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