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岂不怀归》看三和青年

关注广义的文化,才能让艺术变得厚重和立体。

可能大家关注“三和大神”是因为很多人的精神状态和他们有相似之处。

感悟1:

是的,我不会说同情“三和大神”,我感觉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感觉,就是如果我按照某种方式去冲破目前社会形态过我想要的生活也会被视为“异类”,因此我选择隐藏自己的某种身份,放入衣柜。

在当下好好活着也没那么可怕,不过一个看似开朗乐观的人的内心世界你是很难从外在看懂的。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最后都会被风带到一个固定的地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生活、合作可能是最舒适的状态,这样因此形成了各种亚文化群体现象,吴伯凡在《日知录》里也提到过亚文化的概念,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也不应该他们遭受歧视的对待因而也会用不平等的态度面对,因为我们也同样会遇到人生的不平等。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需要我去阅读和探索。

感悟2:

我觉得“自控力”真的有先天遗传基因影响的结果,就像“懒惰基因”可能也是存在的。自己以前上学时期就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拖拖拉拉,后来还是硬是自己督促自己改变才慢慢意识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了,不感兴趣必须得做的也更容易接纳了。

所以说人需要教育,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假。

当你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你慢慢做出改变,正如作者所言,“在可见的边界里做好今天的事,相信明天的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岂不怀归》看三和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