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心理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来得猝不及防,人们对于病毒的认识及防护却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研究及更新。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可能出现紧张、焦虑或恐慌等情绪,感染者忧心自己的病情进展,未感染者也在担心自己或家人会成为下一个感染者。


那么,疫情下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提高“心理免疫力”?来听听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杨薇的专业建议。


疫情当前出现不良情绪很正常


疫情面前,出现一些不同于平常的心理、生理、行为反应,是任何正常人都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要正确看待。这些反应主要涉及情绪、躯体、认知、行为等几个方面。


情绪方面:出现紧张、担心、恐惧等情绪,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展为愤怒、抱怨、激惹、没有耐心;无助、失望;孤独、被抛弃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躯体方面:出现无法控制的心慌、胸闷、气促、出汗、腹泻;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头痛、精神性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觉醒障碍;内分泌系统失调;血压不稳定、月经周期紊乱等。


认知方面:出现负性思维;不信任、怀疑;容易将个人的不顺心与应激事件(疫情)联系起来;压力增大;心态不稳定、脆弱、悲伤、患得患失等。


行为方面:出现回避、逃避行为;不愿与人交流,喜欢独处;发呆、麻木;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涤、洗手、消毒等强迫行为;开始吸烟、酗酒;冲动易怒,常发脾气等。


要学会过滤信息保持正念


公众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适情绪,主要来自于对“被感染”的担忧。要调适自己的心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过滤信息,注意防范。自媒体时代,各种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网帖等传播的所谓“内部消息”层出不穷,要学会甄别,选择阅读有事实依据或官方公布的权威资讯,运用科学的防护方式,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居家消毒等。同时,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远离负性情绪。


保持正念,相信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关注事实数据,保持正确的认知思维习惯,根据事实判断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每日的发病率、治愈率、生物制剂的新进展等。只要我们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就是在为防治疫情做贡献。


适量运动,减少精神上的紧张。通常缓解焦虑的最有效方式是转移注意力。因此,如果把注意力分散到运动、放松、健身、亲子游戏等上面,对于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从事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自信心,促进脑部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产生愉悦感。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依然无法控制地过分担忧、心慌、出现睡眠觉醒障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到精神科医院进行心理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尤其是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患者,在面对疫情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多与自己的精神科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被要求隔离的你可以做什么


隔离意味着对未来即将发生情况的不确定性,活动空间被限制,不能与亲人、朋友面对面接触,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在这次疫情中,一些人因为防控需要,被要求隔离,如何面对这个现实呢?


外出返家隔离者:漠视“不公平感”


为防止疫情扩散传播,从武汉返家或途经武汉的人,被要求隔离一段时间,确定未被感染后再外出。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有一种被限制的感觉,心理压力增大,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势必也会增加焦虑、紧张等情绪。


首先,调整自己的认知。愤怒、不公平感通常来自于自己没有被一视同仁,而非常时期,这种做法并非针对某一个人,要漠视这种“不公平感”。做好身体情况监测,减少与人的接触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保护。每天监测体温,向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报备,是对社会的责任。要知道,虽然被隔离在家,你依然可以成为一个助人者。而且,被隔离期间,空余时间增多,可以尝试做些平时一直想做没空做的事情,比如看几部电影,读几本书。


其次,面对亲戚、朋友的关心、领导的问候,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周围人可能因为担心而增加与你手机、电话联系的频率,这个时候不要不耐烦,正向理解他们的关心。偶尔发现别人躲避、异样的眼光,要给予理解、包容,因为他们也需要时间来适应疫情带来的不适感,何况短暂的人际距离感变化说明不了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心理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