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精辟)

欲望的永不满足不停地诱惑着人们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过度地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因此,凡事适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序言

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做人,要在贪欲面前停下脚步

几个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一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一尺多长,落在岸上后,仍腾跳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

围观的人发出一片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贪心之大。

钓者来回几次把钓起来的大于都放回去,直到钓起来的小鱼才装在鱼篓里,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何舍大而取小。

钓者回答说: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像钓鱼者这样舍大取小的人是越来越少,反而是舍小取大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等良好的品性,才是健康长寿之本。贪图小便宜,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朱熹说过,“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范蠡没有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加官进爵,或是讨要大把赏赐,反而脱去乌纱开始做生意。

聪明的适可而止不是退步,反而是另一种更快的进步。

做事,要懂得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不论做什么样的事,都要讲究秩序。也就是说,有条理不混乱,有先后不颠倒,有节奏不莽撞。不能只看到了表面,却忽视了本质,甚至掩盖了不久将难以为继的真相。

《揠苗助长》的故事相信都知道,它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为了让自己的禾苗长的更快些,就去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结果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一位已故的英国主教却反其道而行之——年少时梦想改变世界,青年时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决定改变自己的国家,中年时无奈地想改变最亲密的家人。然而,他终究还是失败了。万幸的是,当这位主教垂垂老矣时,他终究明白:“我应该先改变自己。”

我想,很多人的生活历程都与这位主教相似:目标由大到小,信心由大到小,一生一事无成。这很可悲,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切实的理想,他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失去了肯定自己的机会,便会逐渐失去信心,渐渐绝望。是什么绝望?是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机会时却放弃了他的机会。因此,一个人应当先确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后,再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攀登。

得不到回报的付出,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打扰了别人伤了自己。

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肯定是有思想的人;

遇事能屈能伸的人,肯定是有胸怀的人。

处事从容不迫的人,肯定是个淡定的人;

看透天下事的人,肯定是个有智慧的人。

不要纠缠在别人的情绪中,不要拿别人来折磨自己。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给的。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得到时不自喜,失去时不抑郁。

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

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讲究“适可而止”,才会拥有好的人生。

古人言:物极必反,这是有道理的,并且亘古如斯。适可而止的人生,才走向成功:人在顶峰,迈步就是下坡路;身在低谷,抬足就是步步登高。

绷得太紧的弦会断,思虑过度的人会疯。水至清无鱼,人至真无友,山至高无树。

适可而止,不是中庸,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