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科学01:关于毅力的四个错误认知,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一十四篇原创文章(2.0)(part1)

迷思之一:毅力是有限的\无限的

你认为我们的毅力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Well,这个问题学界还没有定论,不过奇妙的是,我们对毅力的看法,却能直接影响我们的自律水平

在一次实验中,调查者追踪了两批学生整整一学期,其中一批相信毅力有限,另一批相信毅力无限。在平时,两者的表现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一旦面临挑战,比如考试迫近,相信毅力有限的学生,往往会有更严重的拖延,以至影响成绩,并且吃的垃圾食品也更多(V. Job, et al. 2015)。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毅力的看法,其实是一个『 自我实现的寓言 』,你相信自己的毅力是无限的,那你也自然会在持续的挑战中坚持得更好。

不过,这并不是说只要你相信毅力无限,你就能每时每刻都精力十足。这个观念对人的影响是很微妙的,即使是相信毅力无限的人,在完成任务后当然也会感到疲倦;但不同的是,他们将这些任务当成是激活,并且使自己不断成长的要素(K. Bernecker and V. Job, 2015)。

想想我们平时的状态:『 唉,这几天完成的有难度的事情太多了,接下来我的状态肯定会差一点 』—— 在毅力有限的人眼中,做一件事情,自己就『 被掏空 』一点;而认为毅力无限的人,却被把做一件事看成是『 磨刀 』,虽然做完事情很累,但这会让我更好的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既然相信毅力无限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该怎样才能重塑自己的观念呢?实验发现(J. A. Klinger, et al. 2018),在两周内,参与者越被要求完成困难的任务,两周后,他们有关于毅力的观念,就越倾向于毅力有限 —— 也就是说,想要重塑我们的毅力观念,我们就应该尽量降低自己的任务的难度

但是这并不是让你避重就轻,而是采取一系列任务管理的策略,让我们更轻松的完成相同的任务,节省精力,也更愿意迎接挑战。所以『 看书一上午 』没什么厉害的,因为这种人往往坚持不了几天,把时间尽可能分开,高频次休息,穿插看书、笔记和听课,才能持续不断一直处在高效状态。

马克吐温曾说,如果每天早上起床都需要吞下一只青蛙,那你会发现,在接下来的一天里所有的事情和这件事比起来,都没有那么糟糕了。

在前文我们曾谈到,相信毅力无限的人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把挑战性的事件看做启动剂,如果你也想重塑自己的毅力观,就应该从这一点出发:每天完成任务,先把最难,最有价值的事情完成,这样不仅能保证你长期下来总体受益最大化,而且会让你每一天中剩下的任务都显得更简单一些,长期坚持这个原则,你的认知就会慢慢改变,自然能把挑战看成一天的启动方法,成为相信毅力无限的人了。

当然,这个方法不过是一个起点,任务本身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的受益和反馈,才是支撑我们不断坚持的核心。

所以,请认真审视你的每一个任务:当你把今日的任务清单列出来之后,先问问自己,这里面哪些东西是可以暂时不做的,哪些是可以直接删除的,任务少而精,你才能花更少的精力产出更多,并且不断刺激自己更加“有毅力”。

迷思之二:毅力就像电池

在不少人眼里,毅力消耗就像油箱耗油,电池耗电一样,每做一些挑战性的事件,就消耗一部分毅力,直到所有毅力全部耗尽(R. Baumeister, 2018)。

总的来说,这个想法没有什么大问题,毅力的确是会消减的,但这种消减并不是简单的开闸放水,它还和做这件事的动机与积极性(Molden and Scholer, 2016 ),管理自我的方式(M. A. S. Boksem, et al. 2006)等诸多因素相关。

很多人都能想到,要重塑积极性,就应该把『 必须 』变成『 想要 』—— 但问题在于,该如何促成这个心态的改变呢?

最好的方法,是为我们要求自己必做的事情增添乐趣,想要健身,长期坚持跑步肯定会很无聊(而且很伤膝盖),但如果每周跑一次或者两次,然后打一下午羽毛球,练习一次HIIT跳绳,爬一次山,或者到练功房学舞,是不是容易多了?

想要坚持看书,抱着一本大部头啃肯定不行,但如果依照自己的兴趣挑选三四本不同领域的书,每天换着看,并且多到图书馆或者公园这些环境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不是事事都能够通过变化方式和内容增添乐趣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有趣的事情和这个事一起做,这个策略被称为『 诱惑联结 』

在Milkman等人组织的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连续追踪了两组被试十周的健身情况,其中一组人拿到了一个iPod ,里面下载好了一些有声书小说,但是被要求只能在锻炼的时候使用,最终统计结果表明,和没有听有声书的一组相比,他们锻炼的频率要高20%左右(K. L. Milkman, et al. 2014)。

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当你选定了一个诱惑物,就只能在做你需要做的时候使用,选了合适的音乐,就只在健身或者学习的时候使用。

学习时笔者建议听一些『 新古典 』风格的音乐,在各音乐APP内搜索相应关键词就能找到,这种音乐很轻柔,但是却涌动着一种能量,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播放,你只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它的存在,是很好的学习背景乐;当然,偶尔你也可以播放一些稍微激烈些的音乐;此外,当你在完成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播放音乐。

最后一个帮助我们把必须变成想要的工具,是创造『 及时反馈 』,就像嗑瓜子一样,每嗑一点,就能得到一点小奖励,如果你在学习编程,应该多尝试做一点小程序或者小游戏;你在学习摄影,最好加入一个摄影班,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大家交流;而笔者进行阅读思考的反馈方式,就是写作,和读者们交流。

迷思之三:毅力是『 通用能力 』

有毅力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有极好的自控力和效率,这句话对吗?需要明白,我们用毅力来代指抵制诱惑完成任务的能力,但作为一个实体的『 毅力 』不存在,毅力,应该是具体的,针对一个事件和情景的毅力。

人脑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管理毅力的区域,要强化做一件事的毅力,只有通过反复的行动和认知,最终造成大脑器质性的改变,也就是在大脑皮层上长处新的沟回才能完成。如果要提高做另一件事的毅力,就需要建立新的联系,毅力并不会转移,做一件事情的意志力不会成为另一件事情的意志。

所以从现在开始,千万不要用各种蠢方法来“训练自己的意志力”了,而当你已经在某些事情上很自律,却在其他事情上无法很好的自控的时候,也不要自我质疑,你需要的,其实是另一项针对这件具体的事情的能力。

迷思之四:毅力是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在英语中,称一个人有毅力,往往会说『 an iron will 』,钢铁一般的意志,在我们的眼里,意志坚强的人,总能排除千难万险,抵制所有诱惑,他们拥有的,是凡人没有的一种『 品质 』。

不过,在笔者看来,他们拥有的,其实是一般人没有使用的一些巧妙的『 方法 』而已,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合理安排任务,控制欲望,这样,他们就不用老是“剥削”自己,不用“控制”自己——节省了大脑带宽,任务自然很容易就完成了。

这,才是他们看起来轻松自如的秘密——最好的自律是『 不自律 』,根本不用逼迫自己,开开心心的就把事情做了。

其实,在前面和大家谈到的所有方法,都是节省大脑带宽的策略。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做不少这样的精简:每天固定的衣着和早餐,尽量减少自己的各种生活和办公用品,在琐事上少花时间和精力,都是不错的办法。

(Not END.)

(这个“自律的科学”系列文章共有三篇,请到笔者主页查看完整内容哦~)

--------------------

我是单华伟,一个看书和写作的人,笔者在自己的公众号「单华伟」上分类整理了所有的文章,如果觉得小单写的东西对你有用,别忘了关注,转发和分享一波哦~

我写的文章都会不断修改更新,加上(2.0)或者(3.0)之类的后缀重新发表。所有从别处参考的内容都会在文末标出,没有标注的部分,那便是个人所思所想。如果对文章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希望得到解答和帮助,或者有任何建议,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本文受维权骑士版权保护,任何包括但不限于图文、音视频形式的侵权行为将被追责。商业转载与合作请私信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律的科学01:关于毅力的四个错误认知,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