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读《史记•商君列传》有感

治世无须学古圣,理国何必效先王。
孝公张告求良法,庶子登门有妙方。
重本抑商仓廪满,赏功罚过士兵强。
雄图大展安边鄙,霸业终成莫忘鞅。

注:庶子:商鞅曾任中庶子(官名),代指商鞅。新韵,十唐。

附:变法简介
秦地处西陲,落后中原,诸侯卑秦。公元前361年,孝公即位,求贤若渴,决心图强。
卫鞅,卫国人,少好刑名之学,师李悝。曾任魏丞相公叔痤门下中庶子。叔痤死,荐卫鞅,然不为魏王用。遂投秦。封左庶长。于公元前356年,主持变法。主张以农求富,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严密户籍,实行连坐,推行县制,加强集权,移风易俗,燔诗书而明法令。
面对旧贵族的反对,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坚定孝公变法决心。
通过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太子老师公子虔、公孙贾唆使太子犯法,商君秉公执法,对二人处以劓刑(割鼻子)和黥刑(脸上刺字)。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实力大增。天子送礼,诸侯称贺。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太子继位,商鞅被车裂示众。然“商君虽死,而秦法卒行”。商鞅变法,为秦开帝业。
史家对商鞅(变法)褒贬不一,吾不敢妄议。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之言的确令人震撼。北宋王安石也曾有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律•读《史记•商君列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