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卡萝尔·卢米斯
这是一本描写巴菲特经历和投资理念的书。有不少经典概念定理。
07 巴菲特的信
(有好的资产也得熬得住,不要跳槽去别的快船,结果发现自己那条慢船突然加速成快艇了)
>>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保持一致,但他们共同的观念就是:如果以非常低的价格购进某种资产,假以时日,基本上都能获得回报。
08 你能跑赢股市吗(节选)
(我个人觉得市场大多数时候有效,因为资金是最聪明的。但是乌合之众经常合力让市场先生一时发疯)
>>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
>> 格雷厄姆的核心观点是:寻找因某种原因而被市场低估的企业,然后耐心持有,等待市场最终认可其价值。显而易见,这种企业难以寻觅。巴菲特说:“你要等待最佳的击球时机。
13 通过回购股票来打败市场(节选)
>> 巴菲特说,投资者并不太愿意出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仅有的几笔也因报价太高而遭到了自己的拒绝。
在这件令人扫兴的事情之后,巴菲特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回购举动最终弄巧成拙。公司曾鲜见地发表声明:“回购股票”会使股价上升,从而使回购变得不划算了。这个声明是用我自己的话解释的,而非巴菲特的。如果巴菲特这个善于挖掘被低估股票的天才指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过低,值得购买,那么将立即导致股价大涨,不再便宜。
>> 因为投资者认定,回购行为是公司运营持续性地倒向投资者利益的信号。他发现:“所有的管理者都宣称他们是投资者利益的代表人。或许,你非常乐意把这些人纠集起来,拉到一台测谎仪前,测一下他们是否说了实话。其实没有测慌仪也不要紧,管理者以投资者为本位的最佳标志就是,当股价被低估时,实施回购。这能替代测慌仪,而且非此莫属。”
14 猜猜是谁购买了“倒霉”债券
>> 不受追捧的东西,就没有可取之处?”巴菲特咯咯地笑着说,“其实这才是钓大鱼的地方。在华尔街,让人非常愉快的市场共识,通常会让你付出巨大的代价。”
>> 巴菲特提醒投资者,投入重资去践行某些投资理念,偶尔会让这一整年都不好过,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19 巴菲特内幕
(遵守纪律是投资里最难做到的事)
>> 巴菲特有言:“如果我们驶上了纽约到芝加哥的主干道,就不会在阿尔图纳拐上乡间小道。我们也对规律和逻辑保持着敬畏之心,不过,对超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的事,我们是决不会干的。经营和投资对我来说没什么差别,没有必要为了不同寻常的结果去做不同寻常的事。”
>> 巴菲特总是在检验着他所听到的东西。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错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在他的脑海里。那里似乎有台计算机,不停地对比着新鲜事物和他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还在不断地发问,这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指的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自己也买了一些股票,但是几乎无暇顾及。
>> 作为一名投资家,巴菲特建议并坚持,通过股市购买部份企业的价格应该低于其内在价值,即低于理智的买家愿意买进该企业所有股票的价格。作为一名企业家,巴菲特最希望的是,能以不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下整个生意。
巴菲特眼中的“好企业”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许经营权;高于平均值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小的资金投入;释放现金流的能力。
>> 时至今日,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还带有格雷厄姆的印记:“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亏损,第二条规则就是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不亏损不代表买入就不会跌,而是不止损等待股票价格回升至你看好的那个价格之上再卖,不要眼红同期隔壁的快船而止损跳槽,最后正反吃两记耳光的可能性更大。快船突然倒退而你原来的倒退慢船突然加速前进。涨到你无法下手买回来的地步。股票95%时间在下跌或盘整,只有5%的时间用来大幅翻倍体现其价值,天上掉金子的时候你不在就来不及回去拿大桶来接金子。)
>> 家人和朋友那里募集了10.5万美元之后,他成立了巴菲特合伙公司。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运营模式相对很简单:有限合伙人的资金可以先获得6%的回报,超过这部分的收益,他们还能再拿走75%,而作为普通合伙人的巴菲特,拿走剩下的25%。
>> 1969年,当巴菲特决定清算巴菲特合伙公司时,他已经不再着迷于那个投机色彩越来越浓的市场。当时他手中握有1亿美元,其中的2500万美元属于他自己,大多数来自收益分成。在巴菲特合伙公司存在的13年中,其复合年回报率达到了29.5%。这个数字也预示了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取得的成就:复合年回报率为23.1%。更神奇的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完全基于公司的自有资本。另外,巴菲特还停止支付股息,从而把全部收益用于了再投资。这也意味着他需要为不断膨胀的资金寻找投资出路。今年年底,公司权益资本已经增加到28亿美元
(不要去下跌市接飞刀。即使技高人胆大还是会大概率中刀。)
>> 当一位声名卓著、才华横溢的经理人接管一家基本面出了名糟糕的公司时,最终纹丝不动的必将是公司糟糕的名声,这一点很少有例外。
(自律给我自由,还有客观理智)
>> 是哪种特质让你获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事后芒格回忆起这个美好的片段时说:“多么精彩的一个问题呀!我回过头,看着这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人,我整个晚宴都想陪在他身边,然后说,‘我是理智的人,这就是答案。我很理智。
>> 当然明白不论公司好坏,各部门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员工,他只是难以容忍那种毫无必要的花销以及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管理者。他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从媒体报道中得知,某家公司正准备推行成本削减计划,我就会认为这家公司并不清楚成本的真实含义,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进行百米冲刺的领域。没有人会一觉醒来后,才决定练习如何呼吸空气,真正优秀的管理者也不会一大早醒来,拍拍脑袋就说,‘今天我要削减开支。”
>> “能请你向一条鱼解释一下在陆地上生活的感觉吗?可能你用1000年的时间都很难讲清楚陆地上一天的生活。而经营一天企业的感受,也具有同样的价值。这会让你有种用自己的脚走路的感觉。”最终结论就是:“脚踏两只船”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67 我得到过的最好建议
>> 你是对还是错,并不在于别人是否认同你。如果你是对的,只是因为你掌握的事实和缘由都是对的。
89 为何股票胜过黄金和债券
>> 投资,常常被形容为一种现在把钱投出去,并期待将来收获更多钱的过程。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我们的标准更严苛,将投资定义为将现有购买力转移给他人,以期在未来合理地获取更强的购买力,当然是在名义收益的税款被扣除之后。简而言之,投资是放弃现阶段的消费以便在将来有能力消费更多。
我们对投资的定义还引出一个重要结论:投资的风险不是由贝塔系数而是由合理的概率来衡量的,即投资使其所有者在其预期的持有期间中丧失购买力的概率。资产价格有可能会大幅波动,但投资者只要合理地确保在持有期其购买力不断增强,资产投资就不会带来风险。我们会看到,某些价格无波动的资产投资却有可能充满风险。
>> 以给定货币标价的投资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债券、抵押贷款、银行存款和其他投资工具。大部分这些基于货币的投资都被认作是“安全”的。事实上,他们正是资产投资中最危险的部分。它们的贝塔系数可能是零,但其风险性却不容小视。
>> 货币的最终价值是由政府决定的,系统性力量有时会引导政策走向通货膨胀,而且这些政策时不时地还会失控。
即使在美国,人们对货币稳定的渴望如此强烈的情况下,自从1965年我接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来,美元贬值的幅度还是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86%。当时1美元能买到的东西,今天要花不少于7美元。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一个免税的机构需要每年从债券投资中获得至少4.3%的回报率才仅仅能维持原有购买力。
>> 同样47年间,美国国债的复合年回报率为5.7%。听起来还挺让人欣慰的。然而,如果个人投资者缴纳了平均25%的个人所得税之后,这5.7%的回报率能够带来的“真实收入”就会归零了。投资者可见的所得税会剥夺1.4%的获益,而看不见的“通货膨胀税”则会将剩下的4.3%吞噬殆尽。
>> 第二大投资类型囊括了那些不可再生的资产,但投资者购入的原因是希望其他人——那些也可能知道这一资产永不可再生的投资者,在未来以较高的价格再买入。这让我首先想到了17世纪时成为这类投资者宠儿的郁金香
大显著缺陷:既没有多大用处,也没有生产新价值的能力。没错,黄金具有某些工业和装饰用途,但是对黄金的这两种需求不仅非常有限而且吸收不了新产品。
>> 第三类投资就是我自己所偏好的,即对生产资产的投资,不管是企业、农场,还是房地产。在理想情况下,资产应该有能力在通货膨胀时期确保产出。只需最低水平的新增资本投入,便能够保持其企业购买力价值不变。农场、房地产和许多优秀企业,比如可口可乐公司、IBM以及我们拥有的时思糖果公司都通过了我们的双重考核。其他某些公司,比如受管制的公用事业公司,因为通货膨胀为其带来沉重的追加资本负担,因此不符合标准。为了获得更多盈利,股东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本。尽管如此,这类对生产资产的投资还是优于非生产性投资和基于货币的投资。
不论100年以后的货币是黄金、贝壳、鲨鱼牙,还是一张纸(像现在一样),人们肯定还是会愿意用自己几分钟的日常劳动,来换取一瓶可口可乐或一些时思花生糖。未来,美国人肯定将运输更多的商品,消费更多的食品,要求更大的居住面积。人们将永不停歇地用自己生产的东西交换别人生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