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克庄《落梅》精析

前一篇文章回答了关于刘克庄《落梅》诗中无梅字,却通篇写梅的问题,因为着重点不同,就没有对《落梅》进行赏析,只说这首诗挺好。

今天我们来详细分析此诗,看他到底好在哪。

几天前写了篇章碣《焚书坑》的赏析,诗词本身简单,就稍微评论了一下作者,因为个人认为诗人性格和作品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好的诗人,作品可以超脱诗人本身,由后人读者不断生发自己的想法和解读。但是一般的诗人,作品大多是性情之作,摆脱不了本身性格和文采的桎梏。

能在自己的性情中把诗写出特色,流传于笔墨纸张,当然也是本事。

欲评其诗,先看其人——虽然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那些只有几首小诗传世,没有其它历史记载的诗人,从作品推导诗人性格,从性格反观作品成色,是八九不离十的。

刘克庄不同,他算得一位名臣。在诗人中官运算不错的,虽然长期贬谪,总归还是善终;在官员中不算诗才破天,却在南宋相对弱势的诗坛中,引领江湖诗派,算是数一数二。

因为朝臣身份,特别是作为理学坚定不移的修行者,刘克庄在和奸相史弥远的斗争中波澜起伏,长期处在仕途下层动荡。一直到史弥远去世,才逐渐出头,并且以扳倒史弥远子侄等残余势力为己任而奋斗终生。

这史弥远也不是个好东西,正是他为了求和毒杀抗金主力韩侂胄。从民族大义,国家兴亡来讲,与这类人做斗争,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正是理学儒生求之不得的政治机遇,也是良心公义所驱驰之必行。

刘克庄就是个中代表,因为政治眼界的开阔,他的诗歌作品在江湖诗派中算得上翘楚。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后兴起的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集》中所录诗人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份卑微,标榜江湖习气。江湖诗人抒发向往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

《江湖集》中有两句诗“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被掌管朝政的史弥远认为是在哀悼被废太子赵竑,讽刺自己。于是诗集毁版,作者、编者流放。

朝廷甚至颁布不许作诗的禁令。

刘克庄作为魁首,自然是史弥远的眼中钉,亏同僚力保,才得以幸免,但是也因此一蹶不振。因诗惹祸,即使到老还被弹劾他的人拿来说事,算是刘克庄一生的痛处。

而让他沾染上这身晦气的正是这首《落梅》: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最后两句“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确有非论主上之意,至于是讲皇帝的不当,还是讽刺史弥远当权瞎搞,不好定论。但是在官场上,说你有就有,何况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字官司。

史弥远和刘克庄的恩怨由来已久,刘克庄的父亲是韩侂胄北伐的追随者,自然是史弥远要特别小心,甚至动手剪除的势力。老子不在了,找儿子算账也是天经地义。因此史弥远去世,史家势衰,皇帝多次想提携,都被刘克庄弹劾劝免,也算是冤冤相报。

前面那篇文章只是批评了将《落梅》诗中无梅字这种写法抬得过高的评价,并未详析这首七律,有很多朋友觉得不过瘾。今天在了解完刘克庄的背景之后,我们来仔细看看这首成为他被整借口的作品。

这是一首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律诗。

在讨论范成大、杨万里从江西诗派脱颖而出的时候,曾讲过南宋末期文人对格律的一些有意识地突破改造,自成一家。但是大多数诗人,如四灵诗派、江湖诗派,在格式上并没有突破,只是在诗风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们以姚合贾岛为尊,在字词上讲究推敲精炼,自然是以格律为圭臬,不肯有范、杨那种突破格式的尝试,在诗歌史上的位置也就次之。

起句“一片能教一断肠”,“片”为仄声,所以是仄起,“肠”为平声,所以是平收。同时“教”字在这里发平声,是“使、令、让”的意思,整句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是典型的仄起平收律句。

因而整首七律的平仄关系为仄起入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严合,格律严谨,押平水韵“七阳”部。没有任何出律,变格,基础格式大家可以参考专栏文章,这里不赘述。

想研究格律的可一一验对,我们跳过此步,进入内容讲解。

从内容来说,七律本有“起承转合”之普遍文法,但自从中唐韩愈散文化入诗,晚唐李商隐朦胧化入诗之后,七律的结构在原本文法上多出了几种格式,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不论首联、颔联、颈联如何变化,归结到尾联做出总结发言,只是颈联不一定转,尾联也不一定合回首联。

刘克庄这首《落梅》就是典型的前面三联从不同角度咏物,尾联做出总结和思想提升,将平凡的咏物诗中透露出来的诗人个人情绪升华,完成整首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克庄《落梅》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