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故事:
一只小小的蜉蝣(水上飞虫),生命周期只有短短一天。蜉蝣和蚂蚱交了朋友,很欢喜地在一起玩了一天。到了晚上,蚂蚱说我要回家了,明天早上见。
蜉蝣不解,问蚂蚱:什么叫明天?什么叫明天早上?蜉蝣的生命只有一个白天,它从未见过明天。
后来蚂蚱跟青蛙做了朋友。到了秋天,天气逐渐转冷,青蛙说:我要回去睡觉了,明年春天见。这次蚂蚱不解,问:什么叫明年?什么叫春天?蚂蚱只有几个月的生命,这就是它整整的一生。
青蛙开始冬眠,第二天惊蜇时醒来,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不同于蚂蚱、蜉蝣,青蛙见识过春夏秋冬,也明白春夏秋冬的道理。
后来青蛙认识了老虎。在山脚下,它陪老虎玩了一段时间。直到老虎说:我要回到山上了,我是山头的首领,我不能不在。但是,青蛙不知道什么是山头,也不知道什么叫“占山为王”,更不明白作为老虎,作为兽中之王应有的担当。
后来老虎又和大雁做了朋友。到了冬天,大雁说:我要到南方过夏天了。老虎同样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去南方?冬天的冰天雪地不也很好吗?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山头,我也可以享受我占山为王的一生。
老虎只能在一个山头占山为王,见不到五湖四海的风光;而大雁却能领略不同地方的春华秋实。
原来,对于蜉蝣、蚂蚱、青蛙、老虎、大雁,由于它们的经历、眼界、格局不同,导致它们看到的世界就不同,整个生命所呈现出来的景象也完全不同。
对我们而言,同样如此;
一个人的眼界和经历,决定了一个人面对困难的高度,和看待问题的深度,以及包容万物的宽度;这就是格局。
曾国藩曾说:“成大事者,首重格局。”到底什么才是格局?
一、不解释:是一种胸怀
以前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镇上,有个少女怀了身孕,父母逼问少女孩子的父亲是谁,少女被逼无奈,谎称孩子的父亲是附近寺庙的一位高僧。
孩子出世后,这家人抱着孩子找到了高僧,高僧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只说了一句:“这样子啊!”便默默接过孩子。
此后,高僧每天抱着孩子挨家挨户讨奶,小镇的人们对他指指点点,甚至辱骂。
那位少女及家人看到高僧把孩子养的白白胖胖,而高僧自己却日渐憔悴,内心很是愧疚。
终于,少女忍不住内心的煎熬,澄清孩子的父亲其实另有其人,高僧听到后仍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这样子啊!”便又把小孩还给了少女。
高僧被别人误解名誉扫地时,自始至终都从未有过任何解释。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越解释,越抹黑;越争辩,越受伤。
公道自在人心,功过自有人评。
有位哲学家曾说:“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别人嘴里的你有多少个版本。”
是是非非,都是经历;功功过过,已成往事。
与其争辩,不如争气;与其解释,不如行动。
二、不纠结:是一种洒脱
有一次陪我老婆去商场买鞋子,她很快就挑中了自己喜欢的款式,但是有两个颜色都挺喜欢,不知道如何选择才好。
我们在专柜里几乎待了有半个小时,我老婆就在那儿纠结到底要哪个颜色好呢?黑色呢比较百搭,非常好搭配衣服,咖色呢很时尚有范儿,但特别挑皮肤。
我老婆反复问我:“你觉得哪双好呢?”我说:“这得看你自己更喜欢哪双?”我老婆当时试来试去觉得自己都没有主意了。
于是我就说:“要不两双都拿了吧,多一双鞋出门时多一个选择”,我老婆当时白了我一眼,然后怼了我两字:浪费。
最后她还是买了那双黑色的鞋,但她在回家的路上表现得并不开心,边走边唠叨自己其实最爱咖色的那双鞋。
正当我说:“咱们回去把那双咖色的也拿了吧”,我老婆的眼神杀再次袭来,我只好赶紧闭嘴;其实我老婆每次都买看起来性价比最高的,买了以后又始终觉得不高兴,于是反反复复买,既没节约钱,也让很多东西成了无用的摆设。
当你必须做选择时,很多人都会纠结。选A吧,又没有B的好,选择B吧
又没有A的好;于是到最后无论他们选哪一样,都觉得有遗憾。
大部分人的纠结都来源于想要得到的太多,又把一切看得太重。
罗胖曾说:成大事者不纠结。
不纠结,不计较;才能把人生越走越顺,让生活越过越好!
三、不责备:是一种豁达
前段时间,有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大吐苦水,说结婚才几年,就感觉已经走到了尽头。
聊天之中,才知道让他对婚姻感到失望的原因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而是日常生活中对方总喜欢责备他。
平时只要她有点做的不到位,就会被借题发挥说他什么都做不好,只要犯一点小错,对方都不依不饶的数落半天。
而这样无止尽的责备和不满,已经耗尽了他对婚姻的憧憬和再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在任何关系中,每当遇到事情,只会采取责备的方式,不管不顾的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疏远。
宽容是一种心量;心胸宽广,仁慈厚道,才能赢得更多良善而持久的关系。
泰戈尔曾说:“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唯有那些智慧通达的人,才有足够的心量,这样的人,才能容人、渡人。
四、不自大:是一种谦卑
以前有一位同事,是老板从行业的头部企业挖来的,每次接到任务都很积极,但是提交的方案,都不是领导想要的。
开始的时候以是团队还在磨合期,需要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嘛,然而不管领导说什么,那位同事完全听不进去,还大谈特谈行业的发展趋势。
只要对他的工作成果有所质疑,他马上就化身成斗战战士,增大音量,开始辩论;“我这个就是最好的方案啊,为什么要把好东西改成不好的?”,“我以前的上司就说过应该这样做,他的专业可是行业的权威”。
领导苦口婆心的解释,由于公司的定位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要求也不同。可惜,他压根就听不进去,坚持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是最专业的,任何改变,都是在亵渎“专业”。
自大的人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认知,而且还会坚守固有的认知系统:我这么专业,这么优秀,别人不认可我,一定是别人的问题。
其实,自大源于内心的自卑,觉得自己差,就想着千方百计的放大自己,希望别人相信他是出类拔萃的。
圣经里说:上帝让谁灭亡,总先让他膨胀。
自信让你勇往直前,谦卑让你左右逢源。
五、不抱怨:是一种智慧
最近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小王,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了两年多,刚进公司不久,为人也很和善。因为是一个部门的同事,我们经常一起去吃饭,偶尔聊聊生活、谈谈工作。
慢慢的同事们发现新同事小王特别爱抱怨,他说不满意上司安排的工作,感觉在打酱油,按照他的能力,简直是大材小用,而且还要经常加班。
目前,她对这份工作充满怨念,但想想房租生活费和眼下不容乐观的就业环境,又不敢轻举妄动。
同事们每天都能准点“收听”到他的关于“怀才不遇”主题的憋屈与抱怨;时间久了,跟他一起吃饭的人、和他一起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了;再后来小王离职了。
爱因斯坦曾说:“抱怨,只能说明你的无能,强者从来不抱怨生活”。
命好命坏,皆是生活的恩赐,若内心有光,黑暗中也能提灯前行,若心中有爱,再苦的生活,也能酝酿出甘甜。
王小波曾说“我从不抱怨命不好,而是认为它好得很”。
有句话说得好:“你从8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2楼往下看,全是垃圾。”
作家陆琪曾说: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
人生就像一盘棋,格局决定结局,成事在于大气,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惟有大格局才能成为最后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