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必杀技--技术篇

何帆老师通识七艺讲到:技术无处不在,技术改变生活,技术也推动经济增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潮席卷而来,中国式创新让多少有志男儿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甘愿投身洪流,前赴后继。随之VR虚拟、数字币、共享服务、知识变现...多少新型技术应运而生。

这次技术浪潮更是波及到作为消费者的每一个普通民众,然而我却发现一个现象,虽然身边很多人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对技术创新的本质却知之甚少,懵懵懂懂背后更是对技术充满近乎虔诚的敬畏之心。

对技术小白来说,技术就是云巅之神,知所以,而不知所以然,对于创业创新满怀热情,却被技术的神秘面纱挡在门外,知己不知彼,蒙头乱撞,往往结果头破血流。如果你也想创业,又不想被技术的复杂外表所迷惑,先来看看经济大神布莱恩•阿瑟揭晓神秘面纱下的技术真面目吧。

一、阿瑟大神如是讲技术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里头,技术都是给定的,但在阿瑟的书里,经济不过是技术的一种表达方式。他用演化论研究技术的起源和演化。在演化论看来,生命的演化是靠遗传、突变和选择。如果有生命,同样,技术演化中也有遗传、突变和选择的过程

阿瑟教我们要学会一层一层地拆解技术。通过拆解,你就会发现技术是由一个模块套着一个模块组成的。如果你学会拆解技术,看似复杂的技术就变得明晰、简单。因此,学会从模块化的角度理解技术的组成,是非常重要的。

新技术的来源是对自然现象的捕获。在20世纪之前,技术是不需要科学的指导的,因为很多自然现象是可以通过观察和经验捕捉到的。20世纪之后,技术才开始大量地从科学那里寻找灵感,但这时候也不存在科学对技术的指导,更贴切的说法是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什么样的技术更容易存活下来?这个机制非常类似于演化论中讲到的自然选择。很多变异都是错误的,也是无目的的,但是,有一些变异恰好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看起来像是被自然选中了,

技术的演化也是一样。哪些技术能够生存下来,不是按照科学水平的高低评分的,而是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优胜劣汰”,更适合者会生存下来

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演化,他讲了一个工业流水线出现的案例。工业流水线是工业革命之后最重要的一次技术创新,这个创新最早是在20世纪初美国的汽车行业推出的,后来很快大行于世。因为汽车零部件多,美国人更强调效率,习惯了标准化产品和生活方式,对廉价汽车有大量需求。标准化的工业流水线到了欧洲却水土不服。

二、我们身边的技术

1. 模块拆解,让技术人员刮目相看的拆招数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那么,技术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所有的技术都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结构,它们都是由零部件组成的模块。这些模块中有核心模块,还有其它的支持模块,模块下面还分模块,直到每一个最小的零部件。

懂技术的人特别喜欢把技术拆开,看它的结构。无论多么复杂的技术,都可以拆成若干模块,模块中又有零部件,这样不断地深挖下去,就会发现,复杂精妙的技术最终都是平凡的零部件的组合。

技术其实就是一种像乐高那样的拼装玩具。我们身边的技术无处不在,或许哪个技术就是你说熟悉的,我们来尝试着去“拆解”一下,看看它们是怎么由不同的模块组合起来的?

比如,在航空地勤工作中,飞机起飞之前或者降落之后,都要进行排查安全隐患,一旦某个部位发现异常情况,就将整模块拆解下来,换上新的模块,这样不仅有效还特别节省时间,从而提高高效率。

2. 捕获与借用,技术创新的核心原来是混搭

新的技术都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捕获”。这些被“捕获”的现象就像是技术的“基因”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现象、新的技术“基因”不断加入进来。生物对基因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生命结构,技术对现象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科技应用。

而大部分技术的重大突破,来自于对已有技术的重新组合,或是从其它的“域”里寻找新的工具。技术创新中应用的原理大多来自于已有的其它设备、方法,其它领域的理论,发明的核心就是“挪用”(appropriation),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借鉴。 原来,创新就是"混搭",是把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以一种出其不意的组合重新展示给人们。

“混搭”创新无处不在。比如,把手机和钱包“混搭”起来,就是电子支付。把养老院和房地产“混搭”起来,就是养老地产。将书籍和手机混搭就出现了电子书,将自行车、智能锁和手机混搭就形成了共享单车。淘宝天猫等电商是供货商和互联网的混搭。

所以,创新不一定要制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很多创新都是模式和概念创新,即借用已有的技术,或者通过混搭或是通过开脑洞等方式实现创新。听到这里,是不是暗自窃喜,小白创业成功开始很有可能的,前提是要会混搭。

3.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技术演化逃不出的铁则

什么样的技术更容易存活下来?首先,我们得承认技术有其内在的规律,其次,需求而非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什么样的技术更容易存活。需求驱动着技术的进化、新的组合创新,以及对新现象的挖掘。

能够生存下来的技术往往不是最先进的,而是最适合的。什么技术最有发展前途,不是专家们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我们来看几个影响很大的技术创新,其实技术含量都不算很高。 还有一点要注意,即重大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往往要拖延很长时间。

经济史学家保罗·大卫(Paul David)的研究指出,美国的工厂花了40年的时间才实现了电气化。并非是因为技术不成熟,而是因为配套的技术没有跟上。

4. 技术是有个性的,落地生根是要看缘分的

从前面流水线的案例我们看到,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完全适应所有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的技术在某些国家发展得更快,在另外的国家却发展不起来,这不仅跟技术本身有关,也跟该国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技术有自己的性格,国家也有自己的性格,能不能走到一起,要看缘分。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一向以产品质量过硬著称,这跟他们的国民性格有什么关系呢?德国和日本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对“匠人”的尊重。一个一辈子都在研究缝衣针,祖孙三代人都是研究缝衣针家族。不仅不会被人看不起,而且会被人尊重。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寿司。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做寿司的,现在小野二郎是米其林三星厨师,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同样,技术会改变工作,工作会影响人的性格。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或她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还要看他或她的职业。从云计算行业不同职位的从业者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职业对个人性格的强化。

职业很难重塑个人的性格,毕竟当你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过程不仅非常痛苦,效果还不一定好。所以说,职业更多的是对个人性格的强化,留下来的继续干的,未必是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最适应这个职位的。

5. 国民性格与中国式创新

一个国家的特定文化背景会影响到某种技术是否会有适宜的发展机会。那什么样的技术更适宜于在中国发展呢?中国的国民性格又会在什么方面影响到技术的发展?

孔子讲过“君子不器”,孔子他老人家是不教授种菜等具体事物的。后来的知识分子也是推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这些理念构成了中国人国民性格基础之一。影响是中国在高精度仪器上,始终无法超越德国和日本。现在世界上高精度的机床都是德国和日本制造的。

但是创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然加强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等配套的制度都有较大的改革。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创新如火如荼,虽然创新的主体不是科研人员,而是企业家。

何帆老师讲到有两种创新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一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研发,一种是市场引致型的创新。中国现在已经没有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的优势,但是我们还有大量廉价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用来组织一支庞大的研发队伍。中国的市场规模非常大,这也会吸引来自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到中国来。

比如最成功的“中国式创新”——义乌、深圳。近到苹果7开始取消耳机线插口,手机充电的同时想听歌怎么办,用苹果原装数据线只能二选一,而淘宝网上就出现了一线双头的数据线。同样的,女士穿高跟鞋有的时候会掉跟,义乌商品有很多奇思妙想,做出各种高跟鞋贴、高跟鞋绑带,让鞋子服服帖帖美美地跟在脚上。概括这些小商品的特点:解决客户大痛点,投入小成本,批量大生产。

三、这样的技术你要不要

读完听完何老师的课才知道:技术不是古板、冰冷的机械,而是生机勃勃的有机体。

技术永远都不完美,永远都在重构。技术是杂交的,不是纯种的;技术是峰回路转,不是金光大道;技术是随和迁就的,不是特立独行的;技术是有趣的,也是无聊的;技术既是残缺不全的,又是雷同冗杂的;技术吵吵闹闹,熙熙攘攘,凌乱无章,无视一切。技术是一个复杂体系,是一个演进的过程。

要了解技术,就要去拆解他;要创新,就要组合混搭;要想生存下来,就要适合市场需求的选择,遵守优胜劣汰;要选择技术,就要根据国家和民众的性格找投缘的。

看到找这里,你是不是也感觉技术原来并不是那么复杂精妙,那么高高在上呢。

如果你正在创业,或者正在考虑创业,那就要从综合考虑自己的特长、技术的特长、市场的需求,然后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找出适合自己的技术混搭,创新出最适合市场需求的创业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必杀技--技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