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OSI的七层模型
二、ISO/OSI七层模型注意事项
1.上三层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下四层负责实际数据传输
2、下四层的传输单位:
越是下层,越傻瓜,越贴近硬件
数据接收时,数据从下层向上层传输
7、OSI模型只是理论模型,不能对应实际协议或硬件
三、交换机通信原理
路由器(Router):数据链路层 用于不同逻辑的网段通信,会分割广播域挡住IP地址
交换机 (Switch) :网络层 用于相同逻辑的网段通信的,不会分割广播域MAC地址
四、交换机的MAC地址
二层交换机只有一个MAC地址,
此地址不能作为网络访问目标,此MAC仅用于交换机之间特殊运算(STP)
三层交换机对等成路由器,
每个接口拥有独立MAC地址,每个接口可以配置对应IP地址,可以作为网络访问目标。
五、电脑拓扑图
电脑A------S1-------电脑B
电脑A封装数据:
SIP: A(已知)
DIP: B(局域网:查询或询问)(广域网:DNS)
SMAC: A(已知)
DMAC: B(查询MAC地址表)(ARP广播)
六、查询未知MAC地址方法
1)电脑: 顺序执行
查询MAC地址表(临时生效)(某个IP----对应MAC)(命令arp -a)
电脑使用ARP(地址解析协议)广播,查询未知MAC地址(已知IP----对应MAC)
2)交换机查询未知MAC地址: 顺序执行
查询MAC地址表(接口号----MAC地址)
使用泛洪查询未知MAC地址
七、广播和泛洪 (使用广播作为基础通信网络服务或者协议是局域网)
广播:广播是网络层的广播,广播的是IP地址
单网段广播:192.168.166.139(知道自己所在,)
全网段广播:255.255.255.255(DHCP客户端请求广播,都不知道)
泛洪:泛洪是数据链路层的泛洪,泛洪的是MAC 地址。
泛洪地址:FF-FF-FF-FF-FF-FF
广播域:广播可以到达的范围。
思考???
1、交换机不认识IP地址,如何实现同逻辑网段通信?
由交换机和电脑配合 由电脑判断通信目标地址是否为同逻辑网段,是发送给交换机不是,丢弃
2、为什么需要判断目标MAC地址,也要判断目标IP地址?为什么需要判断两次目标地址
经过路由器MAC地址要转换,且目标MAC与目标IP不一致
端口:底层向应用层传输数据的通道
八、七层模型具体作用功能
7、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给用户一个操作界面
6、表示层:为数据提供表示、加密、压缩 .zip .rar(WIN用PGP加密)
对称加密:缺点:①容易造成密码泄漏
②加密位数比较低(.zip加密位数128位 .rar是258位)
非对称加密:优点:①加密和解密密码可以不一致(导出公钥文件,用不同私钥解锁)
②加密位数比较高(1024位)
缺点:①相对技术难度高。 ②基本没有破解手段
公钥,私钥
5、会话层:确定数据是否需要进行网络传递
4、传输层:四大主要功能
①对报文分组、封装
②提供传输协议选择:TCP(传输控制协议):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
(可靠,准确)(慢,消耗资源),like打电话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
( 快)(不可靠)like微信
③端口封装 源端口 目标端口
④差错校验 (TCP:差错重传)(UDP:差错丢弃)
3、网络层: ①IP地 址编制: 写入源IP和目标IP
②路由选择
2、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编制(十六进制,48位地址总数12*4(二进制)
1、 物理层:传输协议
九、路由器通信原理 :可以识别一个IP绑定多个网卡,也可以识别一个网卡绑定多个IP
路由器处理IP路径的方式:(不靠广播查询未知IP)
查询路由表:(查询不到报错)
直连网段:两台设备连在同一路由器上就是直连
非直连: 两台设备中间还有一段 即两台设备分别在两个路由器下
直连网段: 直连网段不需要特殊配置,给直连网段的路由网卡配置IP地址的同时,直连网段就写入路由表中。
非直连网段:
静态路由:(由管理员手工运算生成路由路径)
优点:消耗路由器运算资源少,转发效率高,路由优先级高
缺点:适合小型网络,适合稳定网络
动态路由:(由路由器运算生成路由路径)
优点:适合复杂网络环境,配置难度相对低
缺点:动态路由协议众多,学习和使用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