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信谗言,自毁长城,帝国将倾时,还称自己不是亡国之君

明崇祯帝朱由检是一位结局非常凄惨的皇帝。在其即帝位之初,年轻有为,深谋独断,在执政的十七年中,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清除阉党,平反冤狱,重新启用袁崇焕等一大批文臣武将,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可惜生不逢时,在他即位之前,明朝早就已经千疮百孔,滑入了风雨飘摇的末世。

此时的王朝内忧外患:国内农民起义频频暴发,关外皇太极的后金政权虎视眈眈,不断地骚扰入侵。前朝遗留下来的一大堆问题已是积习难返,崇祯帝虽然有中兴王朝的雄心大志,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帝国大厦走向末路而束手无策。

然而,真正导致大明最终覆亡的,是崇祯帝生性猜疑、冷酷的性格。

崇祯登基之初,尚有一大批有才干的文臣武将保家卫国,比如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卢象升、杨嗣昌、熊文灿等,可惜的是,崇祯帝无用人之术,使得这些人的才干都没有尽情地发挥出来,在平定起义军的过程中,崇祯帝刚愎自用,经常临阵换帅,使得李自成在数次即将被剿灭之时绝路逢生。

最为致命的是,崇祯帝听信谗言,将一代良将袁崇焕处死,亲手毁掉了最后一道拱卫自己的城墙。


在帝国大厦摇摇欲坠地情况下,崇祯帝不但不重用人才,反而肆意滥杀朝中文武百官,最终导致朝中上下无人可用的局面。

比如,当李自成率军包围皇城之后,崇祯帝在前殿鸣钟紧急召集百官前来议事,却无一人前来。

明崇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只得逃于景山之上,在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时年34岁。

回顾明崇帝执政的十七年,虽然忧劳勤勉,尽心尽力的治理国家,可惜他空有治国之志,却没有治国之能和用人之术,生性猜疑冷酷,对待大臣的生命如同草芥,动辄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程度令人发指,使得全国有心报国的志士不敢请缨效命。

更可悲的是,在饥饿和瘟疫横行的情况下,崇祯帝依然对百姓进行狂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李自成的农民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壮大的,最终成了埋葬王朝的掘墓人。

崇祯帝在临死前曾哀叹:“君不是亡国之君,臣却尽是亡国之臣”,然而从他执政时期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皇帝听信谗言,自毁长城,帝国将倾时,还称自己不是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