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045天。
今天分享《城南旧事》。
这本书的作者林海音,是海峡两岸共同培养跟造就的,第一位台湾女作家,她在1948年之后,长期在台湾生活,也提携了大量的台湾文学青年。她有台湾文学祖母之称,在1998年的时候她也荣获了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赠的终身成就奖。而她这本书《城南旧事》也被看作是台湾文学的代表作。
《城南旧事》被评选为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0年也被列入了新课标中学生必读丛书。里面有很多篇也专门被摘录出来,入选了中学教材。所以说这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很多人也会奇怪,《城南旧事》的题材是老北京,老北京事。其实写这方面的书特别多,那为什么单单是这本书获奖无数呢?
文学评论家们认为,乡愁跟童年这两个主题让它能够脱颖而出。首先是乡愁,其实乡愁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内容。比如李杜诗篇,王维登高,东坡怀月,这些都是艺术的瑰宝。
到了近代文学之后,又涌现出了一批新的意象。比如鲁迅先生的鲁镇,沈从文先生的湘西,而在《城南旧事》,林海音先生的意象是北平。她描绘出的是一幅老北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情画。所以要理解整本书的基调,就离不开对乡愁情怀的解读。
所谓乡愁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恋乡情结,所谓的恋乡情结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它是人类祖先在以前生活的经历、情感跟体验的原始印象,它也深深地刻入到我们的心灵之中。
《城南旧事》里面英子家的院子就体现出了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她院子里面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有火红的石榴花,粉红的夹竹桃,洁白的玉簪,各色喇叭花,院子外面时不时也会响起吆喝声,四合院里面有冒着热气的暖炉,西厢房里面有小油鸡,佛照楼里面有八珍梅,还有那些城南的游艺园,大鼓书场。
这是林海音记忆中的北平,也是真正令人神往的老北京。所以大朋友若带小朋友到北京玩的话,逛完了那些5A的景区,记得逛一逛胡同。在里面发呆,想一下以前老北京的生活。
故乡其实就是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创作了永恒主题之一。故乡永远是归宿。或许现在孩子们年龄还小,不懂得乡愁这种深沉的情感。不过,最近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微信公众号里面发文章大声疾呼,时代变化得太快了,很多地方都消失了,乡村不见了。我们这一代人跟下一代人都将失去我们的故乡。
但其实也不必惊慌,看了《城南旧事》会发现,英子的故乡是由那些鲜活的回忆构成的,所以比起旅游,不妨通过自己的办法在孩子的脑海中多刻一些美好的印记。比如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季节去登山,去爬高,这样等他们长大了之后,不管是出外求学或者是离乡工作。纵使他们远离家乡,他们的脑海里面仍然会有这些童年的美好,而不是说回想起来,只有做不完的作业,跟各种无奈的兴趣班跟补课班。
林海音先生的童年无疑是在北京城的城南,而她的童年也是无忧无虑的。因为林海音本身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五岁到北京的时候,她的父亲也考上了当时的北京邮政总局。全家人一家八口吃穿用度都不愁,其乐融融。但是书里面也看出来了英子的童年,也见证了很多其他人的悲欢离合。
疯女人秀贞领着她刚刚找到的女儿,去找寻她的未婚夫,却又遭遇到了不幸。认识的小偷用偷窃去苦苦支撑他的家庭,兰姨娘从一个郁闷的地方逃出来,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宋妈为了生活远离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这些东西既是通过英子的视角描绘的童年生活,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照。在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林海音奶奶用了很多很多细节讲究跟铺垫,比如宋妈是顺义县的人,她说不好北京话,她把惠安馆说成了“惠难馆”。从南方来的父母也说不好,妈妈把惠安馆说成了“灰娃馆”,爸爸把惠安馆说成了“飞安馆”。
其实,在解读一部文学经典的时候,要让孩子留意到细节。往往作者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道具,其实里面预示的是情节的走向或者人物的命运。
比如,宋妈跟英子的妈妈看似蹩脚的方言,虽然总是成为被调侃的对象,但是“惠难馆”的“难”预示的是住在里面的秀贞将要遇难的结局。爸爸的“飞安馆”是有人要远走高飞。这些有趣的细节,如果在亲子共读的时候品味出来,无疑能够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林海音先生跟曹文轩先生共同采用的是哀而不伤的笔法。所以在字里行间里面,我们也能够体会出主人公英子她的小身影,在这个大时代面前的无奈,但这种无奈不是体现为哀号,而是有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孩子们如果在阅读当中,能体会到英子虽然是大小姐,但是她很勇敢,善良,同情心十足,这也正是我们期盼孩子能够做到的,而且应该告诉孩子的是对与错,是与非,也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可以分辨。尤其是不要轻易地给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下结论,贴标签。
《城南旧事》的整本小说的跨度是从英子刚到北京五岁,持续到小学毕业,英子在每一章里面都在送别身边的人,她也闯练了自己。英子回忆里的故乡跟童年。一切的人、事、景都如同缓缓的流水。
因此在作品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各种形象,缓缓的骆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这样的形象,犹如木心先生的诗《从前慢》一样。“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英子的童年《城南旧事》发生在北京的城南,有惆怅,有欢喜。但不管来自西北还是岭南,也都应该让孩子有故乡,有童年,成就孩子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