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爱,无惧岁月

1

花了两个晚上,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完了《掬水月在手》纪录片以及同名的这本书,再次了解叶嘉莹先生的一生。

她的一生苦难多于幸福。1924年,出身在军阀混战的时代,小时候,常常能看到从各地逃难的百姓,冬天去上学的时候,在巷口拐弯就能见到冻死饿死的人。

十七岁那年,母亲因去外地治疗手术感染,却因挂念心中的孩子坚持要回来,可还未回到家,就已经在火车上去世了。

结婚后,在战乱中跟丈夫一起撤退到台湾,住在军区的宿舍,一年后,丈夫又被当局抓走。第二年,又来一群人把叶嘉莹和孩子也抓走了,放出来后,母女无家可归,她没有工作,没有宿舍,没有薪水,如浮根飘萍。

没有办法,叶嘉莹只好带着孩子去投奔丈夫的姐姐和姐夫,因为怕影响到对方午睡,小孩子难免会发出声音,每当对方家人要午睡的时候,就自己带着女儿去外面徘徊,等他们都睡醒了,母女俩再回来。

叶嘉莹说“如果女人是花,那么我很早就凋零了,少年时代那些美好的梦我已经不再期待了。”

几年后,丈夫出狱了,脾气大变,将所有的不如意都发泄在叶嘉莹身上,对此,叶嘉莹也只是忍,合理的就去做,不合理的就淡而化之。

当她刚年过半百的时候,想着苦难该过去了,该和两个女儿一起安享晚年了,帮他们带带孩子,像所有姥姥一样,共享天伦之乐,多么幸福……

可是,老天又一次给了她苦难,长女和女婿开车时出了车祸,刹那间同时离开了人世,她的“万盼千期”一下子都空了,大女儿是在苦难之中和她一起长大的,带着她寄人篱下,每天打地铺,一幕幕发生在眼前,“二十七年一梦中”,说散就散了。


2

她一生经历各种艰难,母亲早逝,关过监狱、失业、流离、寄人篱下,婚姻一直不幸福,女儿先于她离去……“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这是她的客观现实生活,就算是男人也未必承受得了,有人因为经历过那样的苦难,便会对人生失去信心,彻底绝望。

但她将一生的苦难都在诗词中溶解。如果没有这强大的精神力量,很难想象,如今九十六岁的她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还可以站着在讲台上讲课几小时。

她说自己喜爱诗,但并不追求做一个诗人。她遇到困难就会写诗,诗歌能够帮她度过难关,诗歌就是她的魂,她的命。

十几岁的时候,见百姓疾苦,就写出了“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愿天下开满普度世人的莲花。

母亲去世的时候,写下“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寄人篱下的时候,感叹道“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女儿离去的时候,提笔“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在她的精神世界里,“谷内轻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她将对诗词的热爱化作了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自女儿去世后,她从自己的小家里跳出来,坚持回国,回去教书,把她的余年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

许多她身边的人都说,她心里有很多苦,但她从来不说。她在古典诗词中拼命吸取养分,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她的精神追求上,她的那些不幸,似乎都用诗词抚平了,苦痛都被诗词溶解了,古诗词给予了她生命的精华,她把这种营养普及世人,传承文学之道,诗对她而言不只是文字,更是生命。


3

在叶嘉莹先生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弱德之美”,这种“弱德”不是软弱,而是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和坚守,纵使人生短暂得“来如流水去似风”,但还是有意义,还是要坚持,在最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所以能超越人生的种种阻碍和苦难,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此刻,我脑海中又浮现出影片的开头,暮色沉沉的夜里,一轮明月悬挂在天边,水中显现出月的倒影,影影绰绰,叶嘉莹先生说,希望自己的“遗音”能被世人感受到,便是心意相通,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愿我们都能心有所爱,无畏岁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有所爱,无惧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