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日记第62/100
2020年11月23日今日阅读雪漠著《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
我读到:第258页-270页第31章《在战火中反思文化》
✅暴力基因比暴力更可怕
1)人类最可怕的不是屠杀,而是对屠杀的讴歌。因为屠杀者终究会因肉体和生命的消失而终止罪恶,那“讴歌”却可以依托文化传递给后人,在人类心灵的基因中植入恶的基因。
2)影响中国上千年的儒家文化提倡“平天下”,历史教材对老子的评价一直不高,主要是觉得他太消极,其实只是人们没有读懂他的积极而已。至今一些人谈到老子时,仍然会经常出现嘲弄的语气。对圣人嘲弄的后果就是诚信的丢失,从过去讲究文明礼仪,变成后来的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做任何事都有规则,如果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出现,整个局面就会乱掉。同时舆论的评判会改变社会的风尚,也会改变人们面对事物的态度,于是人们慢慢地开始做事情的时候,也都不再遵守规则,只求达到目的。换一种说法,就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在这里我们探讨一种对待规则的态度,就像老子所说的即使迫不得已,要用暴力来保家卫国,也不能在打了胜仗后沾沾自喜,永远要明白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换句话说,我们认可为了保卫国家而尽心尽力的态度,但我们不认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更不认可这种耻笑君子的文化。
我想到:
1)一个人打破规则,获得好处、利益。一群人都会跟着不遵守规则。例如:一个人不排队,上车,大家也就都不排队买上车。一个人不遵守规则走在应急车道,整个马路上的车跟着他学,都走应急车道,整个马路就会被堵住,谁也不让谁,谁也走不了。连救火车,救护车也都无路可走,出现了紧急情况,没有一条应急的快速通道。就是因为有人不按规则去做,得到了好处,反而是遵守规则的人吃了亏还被人嘲笑,“笨、傻”。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都忘了初心,忘了本真。只管弯道超车,只求速度,不问规则,不问实力。什么都争取“短,平,快”,一切向前钱看,以私利为做事的目的,造成社会道德缺失。
2)现在在小学校里,班干部竞选也充斥着为了私利,也充斥着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孩子班里要竞选班干部,今年我家孩子说要竞选劳动委员,要写竞选稿子,我问他:“你为什么要竞选劳动委员?”。他说:“他擅长搞卫生,也愿意把班级卫生打扫干净,为班级争取荣誉”。我就告诉他,你就这样写你的竞选稿就好了。竞选结束后,孩子很伤心,因为差两票落选。因为劳动委员是中队干部,同样是两道杠,但比中队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要求更低,任务更轻松,所以被很多需要荣誉人看中,家长先帮忙从网上摘抄竞选稿,然后再在同学中通过给糖果,小礼物换取票数。起先孩子也不知道可以用小东西来换票,有同学知道他要竞选,就告诉他可以换票,但他没有选择这样做。这些都是事后他告诉我的。我才知道小学校里也这么复杂了呢。社会上有的也都有了。这让我想到了论语中孔子说过的“求仁得仁,有何怨!”。我告诉孩子你通过自己的行动,换来了近一半票,这是你真正的实力,但你还需要更努力,如果把学习成绩提前5名,也许选你的人会更多。因为学习好影响力会更大,再加上你在劳动方面的付出,大家都能看到的。如果你选择不拉票去靠实力竞选,妈妈支持,如果你想拉票去竞选,不要忘了你竞选的初心,你竞选的目的。
✅如果拒绝暴力,如何保家卫国
1)儒家所说的功绩是有局限的,有一种非常狭义的东西,只对一部分人有益。而佛家所说的功德,利益却是世界和众生。角度的不同,高度的不同,决定了行为结果和价值的不同,所以我们学习老子的应世哲学,也不要把个体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而要从人类的利益出发点。例如不是为了私利学习应世智慧,而是为了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为了做成一些事情减少障碍,才学习应世智慧。
甘地为世界贡献了一种非常美好的精神和智慧,他告诉世界,人完全可以拒绝暴力,充满爱的活着。
人可以用行为保护自己,但文化不能提倡暴力,你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觉得暴力真好,你要知道暴力是不得已的,不认可暴力,更不能提倡暴力。可以传承的文化永远比一时的行为和存在更加重要,所以文化永远要高于人类的行为,高于人类的生活,高于人类那些情绪化的声音。
我想到:
我们要学会在人际沟通中运用非暴力沟通,这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沟通方法,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让我们知道情绪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在遇到冲突和问题时,其实能够用非暴力的方式,非常圆满的解决问题,让双方都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