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的春节

        噼里啪啦,啪啦噼里,随着新年的鞭炮声,我们一起踏入了鼠年。长大以后,你是否和我一样感受到年味渐渐变淡,过年也没有那么欢乐,或许不是年味变了,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是快乐的小孩子了吧……

        你记忆中小时候过年是怎么样的?你还记得吗?我猜,一定有五彩绚烂的烟花,会收到很多亲戚给的红包、还有漂亮的新衣服以及很多一年里特别盼望的美味佳肴……

鸡——拜神


        最热闹就是除夕之夜。一大早,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爸爸在煮水准备杀鸡。小时候,电器在乡下还没有得到普及,每家每户基本都是用灶台煮饭做菜。一般的灶台有一个灶门、两个灶坑,远离灶门的灶坑会连接烟囱。把晒好的柴火放进去,手拿一根火柴棒擦过火柴盒黑色的侧边,你会听到“呲”的一声,这时,一小团火光出现在眼前,感觉真的很温暖,脑海里浮现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画面。把这小团火光放到稻草上,火就会变得很大,不得不承认,稻草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导火燃料。点着稻草之后,就要开始放入木柴,期间,也要放入些许稻草,帮助木柴燃烧。这应该足以说明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烧火的小能手。这时温度越来越高,水开始滚动起来,冒着白气,爸爸把水勺到水盆,细心浇到已经杀好的鸡的身上,这时候,鸡还有些知觉,会颤动几下,然后就不动弹了。接着是小孩子可以帮忙的时候,爸爸会喊我们来帮忙拔鸡毛。虽然我们不太喜欢鸡毛的味道,但是拔鸡毛的时候充满了乐趣,我们喜欢看到鸡光溜溜的样子,是那样“白净”,它的肉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小时候觉得杀鸡繁琐至极,要花很多小时。还是要继续处理这个杀了一半的鸡……拔完毛之后,要处理鸡的内脏,洗净便可以入锅煮熟。鸡是很好的供品,看来,我们的神明都很喜欢吃鸡吧!

        鸡准备好以后,再准备其他的祭祀品,我们就要去庙里拜神——大公庙和土地公庙。人多极了,庙里的烟呛得眼睛直流泪,可能这就是我小时候不喜欢拜神的原因。拜完神已经接近下午时分,妈妈怕我们饿,会给我们准备粥和炒米粉,可是我们更想吃那只鸡。妈妈说,鸡是给神明吃的,一定会挑最好最大鸡,以示尊敬。我心里在想:神吃过了,为什么鸡还在?那我们吃这个鸡是不是吃了神的口水……这些奇怪的疑惑一直萦绕在心里,直到懂事了才明白。

贴对联


      贴对联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妈妈的神经极其敏感,她不允许爸爸贴错任何位置。有一次,爸爸贴反了门神,妈妈便每次过年贴对联的时候拿这个时候出来说理,爸爸很烦躁,便跟妈妈吵起来。每次贴对联,我们都不是很愉快。

     

年夜饭

        终于开始准备年夜饭,爸爸把鸡拿下来切好,放入葱姜蒜等,再倒进酱油,香气扑鼻而来,口水在嘴里涌动……再准备了其他的菜肴,鱼、虾、蟹等等这些平时很少吃的食物。一家人齐聚准备开吃,幸福满溢,其乐融融!

红包



        “恭喜发财!利是到来!”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喜爱,便是如此简单!小朋友之间特别喜欢攀比,比比谁的红包多。除夕过后,便可知胜负。这时候,小朋友需要掌握一项厉害的技能——说吉祥话,个个嘴甜得不得了哦!我们都喜欢分享自己的“战绩”,红包给的钱多的人,自己心里就会觉得:xx是对我最好的,我喜欢他。现在看来,这些攀比是好笑的。

烟花的天空


        烟花在天空绽放的瞬间,让人对着天空遐想万千。那时候,只要听到烟花升上天空的声音,我们便开始激动起来,去寻找烟花燃放的那片天空,好好欣赏一番!我们对烟花的喜爱还不止这些!拿到红包的那一刻,我们心里想的都是一样的:走!买烟花去!手拿着小烟花,欣赏它发光发亮的样子,真的好美啊!甚至为了看到烟花我们自己找到寻找烟花制作的方法。原材料是鞭炮,有些鞭炮燃烧后还有一些调皮的“逃离者”,它们聪明地躲过了导火线,“活”了下来。我们把这些逃离导火线的小鞭炮收集起来,打开红色的包装纸会得到一些灰色的粉状物,点燃之后它便会发光,美极了。

寻找完整的小鞭炮

        童年里的春节是充满欢乐,想要得到的东西很简单,自由自在,这样便是快乐的真正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记忆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