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人(一)

这几天重读《呼兰河传》——已记不清是第几次读了,又生出许多新的感慨,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这篇《摘星人》。最初在刊物发表的时候,编辑改名为《被老师改变的命运》。确实,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三毛与她的数学老师、绘画老师顾福生,及萧红与她的恩师鲁迅先生。后来,此文在文学公众号刊发,我曾经的学生,就是那个高考语文考到148分的学生小猴子,留言说他也从我这个老师这里学到了很多……

是啊,我们多少人的命运,是被老师改变的呢?

今天先贴前半部分,明天贴后半部分——懒人办法多,这样,我这两天的日更任务就完成了,


回首人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被老师改变命运的经历,甚至,这改变是终生的,不可逆转的。三毛和萧红,这两位在华语世界享有盛誉的已故女作家,其命运的转折,均与她们生命中及时出现、引导她们去文学的天空摘得属于自己星辰的恩师有关。

三毛迥异于常人的传奇一生,开始于少年时期被数学老师的一次当众羞辱:初中时刚刚十二岁的三毛严重偏科,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她将课后的题目和答案熟记于心——考试题就来自于此。之后三毛接连多次考试拿下满分,数学老师心生疑窦。她把三毛叫到办公室,现场拿出一张试卷让三毛在十分钟内做完。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小女生那点小小的聪明,被老师一眼看穿了。在老师眼皮下,三毛答不出老师临时出的题目。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位数学老师,拿着蘸满墨汁的毛笔,叫三毛立正站在她划的粉笔圈里,笑吟吟地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她用饱满的墨汁在三毛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墨汁流下来,顺着三毛紧紧抿住的嘴唇,渗到嘴巴里去。画完后,老师命令三毛给同学看,并勒令她在教室外走廊转了一大圈,给更多的同学看……。此后,三毛逃学、休学。三毛的书我百读不厌,可每次看到这一段,我都会感到心疼、心痛,闭上眼赶紧翻过去。而三毛及其父母,在那样的境况下,他们的心,只会更疼、更痛。

数学老师简单粗暴地改变了三毛本来循规蹈矩的人生轨迹。在家半自闭半自学三年后,三毛在父母的安排下,遇到了第二个改变她人生的老师,他对她的影响,貌似不经意的,却像彗星,划过她黯淡的心空,使她的内心突然活泼起来,焕发出了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应有的生命的光彩。这个人就是著名画家顾福生。三毛关于顾福生的文字,均带着少女的羞赧和学生的卑怯,哪怕是分别十年之后,师生同在异国,有机会再见,三毛依然惴惴而慌乱,甚至临阵脱逃。之后,她慢慢成为华人世界著名的作家,而对顾福生老师的那份仰慕和感激,是无论她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可能减少丝毫的。分别20年后再次相见,她写下了那篇《蓦然回首》,回忆当年跟随顾福生学画期间,她是如何在他的引导下,日渐开朗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那么没有天赋的学生面前,顾福生付出了无限的忍耐和关心,他从来没有流露过一丝一毫的不耐,甚至于在语气上,都是温柔的。”

在《我的三位老师》一文中,顾福生那一节,三毛写道:

“许多年过去了,半生流逝之后,才敢讲出:初见恩师的第一次,那份‘惊心’,是手里提着的一大堆东西都会哗啦啦掉下地的‘动魄’。如果,如果人生有什么叫做一见钟情,那一霎间,的确经历过。”不再自闭后的三毛,行走全球多个国家,她的个性和经历使她表达感情直白热烈,也许有人要误会她在此所说的“一见钟情”——其实,师生之间、朋友之间,也是有这种一见面就电光火石引为知己的美好感觉的啊。可是话说回来,误会又如何呢?这就是三毛的感觉。

安静、诚恳,俊秀的顾福生,几乎只用淡淡的眼神与好不容易克服了自卑走近他、跟他学画的少女三毛交流,他怕吓着了她吧?她一生都不可能抹去数学老师在她心上刻下的红字啊。那个时候三毛是不讲话的,因为自卑、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内涵。后来,他把她的处女作送到白先勇主办的《现代文学》去发表,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这件对她来说惊天动地的事情。那一刻,一定有雷电一般的感觉击打在她的身上,脑子里轰然作响——这是我的揣测。因为三毛说:“一个将自己关了近四年的孩子,一旦给她一个小小的肯定,都是意外的惊惶和不能相信,更何况老师替我去摘星了。”三毛黯淡的人生,就此豁然明朗,她开始发觉自己的美好,悄悄地尝试着展露自己的才华。顾福生不动声色地劝三毛走入人群,将她介绍给作家陈若曦等朋友,自己出国前还将她推荐到好朋友,另一个好青年、好画家韩湘宁那里继续学画。顾、韩还有后来的彭万墀,三位画家老师和白先勇、陈若曦这些亦师亦友的写作同业,其实都是教育家,“在适当的时机,救了一个快要迷失到死亡里去的人。”三毛少年失学,却遇到了最有才华和爱心的一批人,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将一个不愿开口,不会走路,也不能握笔,更不关心自己是否美丽的少年,滋润灌溉成了夏日的第一朵玫瑰”,命运,仿佛是为了补偿三毛从数学老师那里受到的沉重打击,给了她这么多的好老师、好朋友,这么多的鼓励和温暖。

顾福生老师到底教给了三毛什么,三毛觉得讲也讲不出来——对三毛这样天性敏感的孩子来说,好老师的影响就是这样,既不着痕迹,又潜移默化,粗暴地过度用力所起到的作用,只能是南辕北辙。三毛写道:“只知道今生如果没有他,今日不会如此壮壮烈烈地活着。而他,明明是一个寂淡而精致的画家,留在我心中的颜色竟然是那么一片正红。”

为报师恩,三毛将自己当做一幅活动的画,在自我的生命里一次又一次彰显出不同的颜色和精神。她尽可能、努力地去画好自己这幅画,所以,我们才读到了那一本本用激情和热爱写就的独属三毛的著作,三毛也因此赢得了无法计数的读者的喜爱甚至痴迷。而她的个人魅力,更使她朋友遍天下。

遗憾的是,在深爱的丈夫荷西意外离世后,三毛苦撑了十余年,最终还是选择了用丝袜结束她的生命。这当然不是老师们想见到的,可是,对于三毛这样的女子来说,这种她自己选择的提前退场,或许,是最适合她的。她精彩的一生,其质量,远远超越了其生命的长度。

命运给三毛的眷顾和时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多过另一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只是家国处境和时代背景,三毛就比萧红何其幸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星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