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贵之《“女人和男人”那些事》

【“女人和男人”那些事】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性别来给很多现象和问题贴标签。

比如:

女性发脾气是常见的事情,所以不要跟她们讲道理,要让着她们;

女性考虑问题总是比较感性,不如男性那么理性、严谨、全面;

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比较差,因此选文科的女生更多;

……

许许多多像这样的认知,已经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们在生活中哪怕不会直接这样讲,但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的想法和感受,并且用这些信念去理解和认知他人。

一、人世间,女人和男人的故事永远说不完。

两性之间,只隔着一张纸。这张纸是不透明的,在纸的两边,彼此高深莫测。但是,这张纸又是一捅就破的,一旦捅破,彼此之间就再也没有秘密了。

有人反驳说:“不对,男人和女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永远不可能彼此理解。”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贱,男人不睬。

有人补充说:“男人的所谓坏,是指对女人充满欲望;女人的所谓贱,是指希望男人对她充满欲望。其实是男人和女人的最正常状态。”

男人凭理智思考,凭感情行动。女人凭感情思考,凭理智行动。所以,在思考时,男人指导女人,在行动时,女人支配男人。

侵犯女人的是男人,保护女人的也是男人。女人防备男人,又依赖男人,于是有了双重的自卑。

你占有一个女人的肉体乃是一种无礼,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却是一种更可怕的无礼。前者只是侵犯了她的羞耻心,后者却侵犯了她的自尊心。

肉体是一种使女人既感到自卑、又感到骄傲的东西。

男人和女人互相是故事,我们不可能读到纯粹的“他的故事”或“她的故事”,人世间说不完的永远是“她和他的故事”。

女人对于男人,男人对于女人,都不要轻言看透。你所看透的,至多是某几个男人或某几个女人,他们的缺点别有来源,不该加罪于性别。

在男女之间,凡亲密的友谊都难免包含性吸引的因素,但未必是性关系,更多是一种内心感受。

交异性朋友与交同性朋友,倘若两者的内心感受是一样的,这个人一定出了毛病。

一个男人同别的女人调情,这是十分正常也十分平常的。

如果他同自己的老婆调情,则或者是极不正常的肉麻,或者是极不平常的婚后爱情新鲜如初的动人显现。

调情需要旁人凑兴。两人单独相处,容易严肃,难调起情来。一旦调上,又容易半真半假,弄假成真,动起真情。

当众调情是斗智,是演剧,是玩笑。单独调情是诱惑,是试探,是意淫。

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爱得深了,潜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会参加进来。只是迷恋,并不心疼,这样的爱还只停留在感官上,没有深入到心窝里,往往不能持久。

凡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在相爱者之间,如果这两种需要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获得满足,便潜伏着危机。

那惯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为,你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纯粹父亲型的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不是想要有人疼的孤儿?

有两样东西由于与自然一脉相通,因而可以避免染上时代的疾患,这就是艺术和女人。好的女人如同好的艺术一样属于永恒的自然,都是非时代的。

也许有人反驳说:“女人岂非比男人更喜欢赶时髦?”

但这是表面的,女人多半只在装饰上赶时髦,男人却容易全身心投入时代的潮流。

男人是孤独的,在孤独中创造文化。女人是合群的,在合群中传播文化。

男人和女人的虚荣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实际上在互相鼓励。

男人以娶美女为荣,女人以嫁名流为荣,各自的虚荣助长了对方的虚荣。如果没有异性的目光注视着,女人们就不会这么醉心于时装,男人们追求名声的劲头也要大减了。

要躲开两种人:浅薄的哲学家和深刻的女人。前者大谈幸福,后者大谈痛苦,都叫人受不了。

也许,男人是没救的。一个好女人并不自以为能够拯救男人,她只是用歌声、笑容和眼泪来安慰男人。她的爱鼓励男人自救,或者,坦然走向毁灭。

女人身上兼有这两种美。所以,男人在女人怀里癫狂,又在女人怀里得到安息。

普天下男人聚集在一起,也不能给女人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反之也一样。

对于异性的评价,在接触之前,最易受幻想的支配,在接触之后,最易受遭遇的支配。

其实,并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这一个男人或这一个女人。

二、女人和男人,在大脑上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1、智力。

智力可能是关于男女大脑差异讨论最集中的领域。

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智商没有显著差异,唯一的差异在于:女生的智商成绩更集中,而男生的智商成绩更离散。

男性和女性在整体上不存在智商差异,但是各自有擅长的方面:男性在运动、空间和视觉方面较为擅长;而女性在社会认知和语言理解方面更擅长。

因此,如果智商测试的设计过于偏袒某一方面的表现的话,就有可能得到男性更聪明或女性更聪明的结论。

而如果排除掉这些因素,单纯测试更加纯粹的生理特质的话,比如记忆力,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就消失了。

智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目前没有一种测试是能够全面、严谨地测量智力的,我们只能依赖智商和认知能力测试,大致地去理解和衡量智力。

在基本的生理特质上,男性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异;在大规模、全方位的测试上,男性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异。

在具体的领域上,男性更擅长视觉、运动和空间能力,而女性更擅长社会、语言和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女性在智商分布上更集中,更靠近平均值;而男性在智商分布上更离散,处于两端的个体更多。

2、情绪。

所谓的男性更加理性,女性更加感性,或者说女性更加情绪化,容易受感情影响,正确吗?

传统的观念是:女性的情绪波动会更大、更不稳定,这导致在许多跟情绪相关的实验中,都会排除女性参与者,以免误导结果。

但 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男女在情绪变化和波动上并无显著差别,女性更加情绪化可能只是我们的刻板印象。

女性跟男性在情绪上并无太大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女性在考虑问题时,会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从而导致需要纳入思考的信息、需要权衡的问题会更多。

至于这具体是好事还是坏事,就需要视具体情境而定了。

3、性格。

那么,两性在性格上,有没有差异呢?

我们能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的行为,就说他更像男性或者更像女性呢?

男女的大脑从先天来说基本没有差异,并不存在哪个脑区,男性比女性普遍更大、更厚,或是女性有而男性没有。

差异基本都来自后天对大脑的使用和训练,包括职业、爱好、生活方式……这些因素的影响远远高于先天。

简单来说,在大脑的结构上,两性是基本一致的,差异只是在大脑内部神经元的连接上。而神经元的连接极大程度依赖于后天,比如你所成长的环境、遇到的境况、面临的挑战、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它们塑造了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显露出微弱的两性差异。

在所有的性格和行为中,男性和女性基本都是混杂的。并没有哪些性格特质更倾向男性,也没有哪些行为是女性的专属。

这些研究可以给我们什么结论呢?

尽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某些行为跟女人一样或者跟男人一样,但实际上,这些只不过是社会的刻板印象和标签而已。

从严格意义上讲,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哪些行为,更男性化,或者更女性化。

综上所述,男性和女性,从大脑上,并不存在太多的先天差异。两性的差异,基本都是后天被社会所构建出来的。

4、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你都没有必要被社会的认知所束缚。

我们这个社会,总是喜欢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规训:男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女人就应该如何如何;男生更适合什么,女生更适合什么;男性就该有男性的样子,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

一个男人如果优柔寡断,我们就会说他婆婆妈妈;

一个女人如果大大咧咧,就容易被人说女汉子;

一个男性如果去从事传统被认为偏女性的职业,就容易引来歧视和鄙夷;

一个女性如果在传统被认为偏男性的领域做出成就,也很容易招来更多的关注和审视。

但这些应该如何、适合什么、该有的样子等真的存在吗?真的正确吗?

其实并不然。

一个人的出生,在他所有已经被决定的先天因素里,能够影响他未来发展和成就的,性别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因素了。

当然,不是说男性和女性完全不存在差异 。比如身高,体能,生育,在这些身体上的方面,两性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毋庸置疑。

但在大脑上的方面,比如智力、性格、行为等,两性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的差异仅仅来自于社会的构建。我们的社会认为两性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才造就了它们现在的样子。

所以,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你想做什么,你想怎么做,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这些的决定权在你自己,而不在别人手上。

我们无法决定我们的出身,但我们永远可以决定我们的未来。

三、女人和男人,需要构建幸福感的日常秩序。

1、再忙,记得给自己留一点独处时间。

有人说,疫情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被迫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相处。

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

独处,会给成长带来许多好处。

2、整理和打扫房间是超简单的减压方式。

最最基础的清洁行为,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个体的焦虑和压力反应。

人们有时会求助于仪式来减轻生活其他方面的压力。因为人类的大脑喜欢预测事物,它使我们能够在环境中生存并从环境中提取资源。

过多的视觉刺激让人很难大脑集中注意力和处理信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超载可能会带来压力,妨碍他们解决当前的问题。

清洁会给人提供目标,这对压力之下的人非常有益。可以短暂从压力中抽身,做一点可控的小事,帮助减少对压力的感知。

3、骂骂咧咧的心理好处。

如果你经常看体育比赛,肯定见过不少运动员在赛场上口吐芬芳。

研究表明,说脏话能够提升人们的力量和体能。

人们在自我控制时总是倾向于过度控制而非不去控制。而说脏话,可以让人进入去抑制状态,更轻松有效地做出决策。

4、积极共鸣可让感情升温。

真正的爱情保鲜剂是什么?

一对夫妇之间积极共鸣时刻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保持健康的伴侣关系,寿命也往往更长。

积极共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一系列微小的积极时刻。

它由 3 个具体的动作构成:

(1)积极情绪的共享。

比如和对方分享,今天我们的小猫咪又做了什么傻事,太可爱啦。

(2)每天练习相互关心。

比如互相帮忙泡咖啡,下班带点对方需要的东西回家。

(3)行为同步/ 联结感。

这是指人与人之间具备切实的感官和身体联系,两个人都在同一个地方,可以看到、触摸对方,听到对方的声音,沉浸在彼此的存在中,甚至连呼吸频率都变得相似。

它让两个独立的个体,体验到温暖、幽默和感情的激增,产生合一感。它是深刻的亲密瞬间,也是爱最具体的形式。

5、滚床单的时候,你该聊点啥?

床笫之间的耳鬓厮磨,在哪种情况下会成为助兴剂?

(1)积极的情感表露

表达爱,称赞和自己浓烈的情感。

例如对伴侣说我爱你、你闭上眼的样子真美、我很喜欢你的锁骨……

(2)互惠主义色情谈话

为了追求双方更好的性体验而说的话。

包括指导性陈述,如:慢一点、舔这里会不会让你不舒服、喘息、告知对方性高潮的到达等。

(3)个人主义色情谈话

只关注自己的需求或体验,而不关注伴侣的感受的色情谈话。

比如性支配:转过身去、大不大;性所有权:谁是你爸爸?等等。

分析表明:

积极的情感表露越多,性高潮的发生率和关系满意度越高,对方的性体验也越好;

互惠主义色情谈话也会增加高潮和满意度。

如果双方可以感受到亲密和连结的话,个人主义色情谈话并不能让对方更爽。

读到这里,你明白滚床单时该说什么了吗?

简言之就是:表白!表白!表白!在羞羞谈话中,你应当尽可能表露对伴侣的爱意。

6、亲密关系中只有一个人减肥,分手可能性翻倍。

单独减肥有多破坏关系?

如果婚姻中只有一人减肥,那么分居、离婚的可能性将会翻倍。

研究表明,单独减肥让未婚者更容易走入婚姻,却也提高了已婚者婚姻破裂的几率。

可能是体重减轻/自信增加,让接受减肥手术后的人更有勇气离开一段不健康的关系。

减肥者的伴侣可能也会感受到对方体重减少、吸引力增加带来的威胁,感觉自己变得不再那么被需要。

7、学习给爱的人提供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对应的心理概念是伴侣响应性。

有效的伴侣响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他感到被真实地理解了。

感觉被理解,可以促进关系的真实性。反之,察觉到被误解,会使任何喜欢和正向反馈无效。

类似于你喜欢的不是真实的我,而是你误解、想象出来的那个我。

(2)他感到自己的独特性被喜欢、欣赏和接纳。

当自身的独特性得到欣赏,人们的自我认同感也会极大增加。

(3)他感到被关心、帮助和支持。

这意味着,当他分享自己负面情绪、压力焦虑时,我们可以看见、接纳、陪伴而不是回避或说教。

当我们不能回应时,也要过后及时说明理由,比如:不好意思,我那天特别忙/我今天情绪不太好。

(4)不要用技巧掩盖本心。

内心真实的情绪态度和表达出来的热情不同时,很容易给人一种表演感。

如果是抱有真实理解对方的愿望,真正欣赏、支持对方,想给出糟糕的回应也挺难的。

8、成年人还是睡在一起比较好。

研究发现:

伴侣同床共枕比独自一人要睡得更香。

与那些单独睡觉的人相比,与伴侣同睡一张床的参与者失眠程度较轻、睡得更快、睡眠时间更长、疲劳程度也较低。

与伴侣同睡,显示更低的抑郁、焦虑和压力评分,以及较高的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满意度。

但与孩子一起睡,与更高的压力相关,失眠程度也较高。

伴侣一起睡更好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睡眠中同步了彼此的动作和睡眠阶段,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系,人际同步和社会支持也都对心理健康有益。

9、总看伴侣不顺眼,可能是你压力太大了。

压力,可能会歪曲你对伴侣的注意力。

研究发现,在关系之外经历了更多压力事件的人,比如工作上的问题,特别容易注意到伴侣的不体贴行为。

比如:违背承诺、批评、愤怒或不耐烦。

而且,只有长期的压力积累,才可能导致类似的注意力的转移。

所以,当你发现伴侣哪儿都不顺眼,或许你该关注下自己的压力状况。

四、女人和男人,需要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

只不过实在这和舞台有一点不同,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

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

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

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

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别忘了生活。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和书呆子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

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而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他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

倘若基础树得不宽广,你就是“专”,也决不能专到多远路……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

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这都无伤天地之和。

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

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

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了?

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你如果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

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

是非善恶都无意义,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

所以,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才能感受“无目的”的人生清凉。

丁俊贵

2023年1月1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丁俊贵之《“女人和男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