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知道李玫瑾是在抖音上经常刷到她讲儿童教育的视频。
偶尔看到《幽微的人性》作者是李玫瑾,才知是她是犯罪心理学家。
很爱看美剧《犯罪心理》,陆陆续续追了大概有十多季。
喜欢看罪案剧,是很好奇,为什么人世间有那么多的恶。恶极之可怕,但恶之背后隐藏着那么多的痛苦,有被害人的,凶手的。
《幽微的人性》一书以对话的方式讲了很多案例,介绍了案例中那些罪犯们精神的、心理的扭曲。
有些人是天生的犯罪,属于反社会人格的,天生没有正常的感觉,无法感知情感。有些后天受伤或生长的经历造就的,即犯罪人格和缺陷人格。
更多的人是因为危险心结而犯罪,占犯罪人群的60%。
书中的案例都是真实的,在新闻里或多或少都看到过。
李玫瑾写这书满怀悲悯之心,主要目的想分析犯罪的原因,从而找出方法减少犯罪。她认为心理抚养特别重要,减少人格异常,就可以减少犯罪。
芸芸众生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看了这个书感觉还是要警惕那些隐藏的恶的人性。
特别是那些从小生活环境比较单纯、幸福的人,把世界想得太美好,失去了戒备之心。
减少人格异常,家庭教育就很重要,对孩子给予恰当的爱,把正确的观念告诉他们。不能伤害他人,也要提防他人对自己的伤害。
在生活中也曾遇到过不是太正常的人,也曾令我心生恐惧。
没看这本书之前,只觉得人只是有性格差异,不至于是坏人。但现在仔细想想,也遇到过一些有性格缺陷的人,明显会感觉与他们相处有不安全感,也许潜在着危险。
印象最深是过去有个同事,看人的时候总是眼神游离,平时对人都非常客气、甚至谦卑的程度。
有一天不知道被什么事情激发,突然变得极端暴躁,认为别人都在针对他,也不来上班了,对所有人和所有事情的看法也变得极为偏激,让人无法与之正常交流。
公司感觉他不太正常,也不想太过刺激他,温和地将其劝退了。
现在想来,这个人是有明显的性格缺陷,他有些过分的举止,当时还不至于到暴力的程度,但很难确定会不会因为更大的挫败而采取过激行为。
现在偶尔想起他闪来闪去,飘乎不定的眼神时,觉得他内心藏了很多的事情,这样的人最好还是离他远些。
书中对我有启示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与人为善,可能会减少激发他人的恶;二是对孩子教育的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三是谨慎选择终生伴侣,警惕那些自私和有过激行为的人。
除去那些“天生恶人”,很多犯罪的人给别人带来悲剧,其本身也是悲剧。
李玫瑾教授很重要的观点是如何尽可能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她专注研究犯罪心理学,以期能更早的干预和预防。
往往当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都无限同情被害者,除此之外,人们也应该关心如何能避免悲剧再一次发生。
对犯罪的预防,不仅是某些人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人,都是是应该关注的。李玫瑾教授说,很多人,如果能多被他人善待,可能就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幽微的人性,很多时候,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温柔以待,世间就多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