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声”课堂,彰显生命活力

最近在一个社群里看到一位老师分享的关于语文课的“三声”课堂——歌声、书声、笑声,很受启示。不禁回忆起我当老师一路走来的课堂了。

先来说说,朗朗的读书声。

我们的课堂尤其是小学的课堂,无论教什么内容都应该有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当晨光照进校园,袅袅炊烟升起,空旷的校园里回荡着不同班级孩子们的时高时低,时大时小的读书声,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但现在这样的情景和场面很少遇到了。细心的老师们会发现在课堂上静心读书的时间少了,那整齐划一的朗朗读书声更是少之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表演。
别人咱们管不了,当我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我尽可能多的在我的语文课堂上,给孩子们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朗读。

第一课时的检查阅读情况时,我会以开火车的形式为同学们提供分段朗读的机会。并做相应的点评给孩子正音,对于长句子或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进行适当的辅导。

在扫清文字障碍的时候,我会让孩子们进行齐读课文,以整体的力量带动那些稍慢的孩子一起融入到课堂内,融入到文本中。

在细读文本时我会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进行相关细致的指导,并请班级的孩子进行充分的练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这种情况下每一自然段,每个人最少练3~5遍。

课文讲完后,我也会让孩子们回家再读两遍,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课堂上收获到的内容,都已感情朗读的形式呈现出来。


而我们现在课前的朗朗读书声,不仅包括彩虹花晨读课上的诗歌、童谣,还《日有所诵》里面的内容。开学到现在近六周的训练,孩子们终于可以以开火车的形式从第1单元第一首童谣一直读到第14单元了。中间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从最开始的磕磕巴巴不连贯到流利;从最初的每次课前一人一首诗的领读到开火车读好一个单元,连上两个单元到今天的一气呵成的从头连到尾,我们这群一年级小蜜瓜也是完成了飞跃,创造了奇迹。

而语文课堂上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我更多的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孩子们在朗读一段课文后找出本段相应的会认字和会写字,有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学习生字。然后就是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大声朗读。

我的语文课更多的关注了孩子们的读书声,课前读诗歌,课中读课文,课后进行复习还是大声的朗读诗歌或课文。孩子们的歌声已被我忽略了。

再来说说,那优美动听的歌声吧。

这学期孩子们跟着音乐老师的琴声学了几首歌曲,我有时在音乐课堂上也欣赏到他们的歌声了。但我从来没有想到让他们在课前唱一唱那好听的歌。

我刚参加工作时,当上课铃响过孩子们走进教室后,各班就响起了优美动听的歌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刚来到现在的这所学校时,每个班级都有课前歌,班班都有自己的歌曲,自己的指挥,自己的设备,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各科老师只要给孩子们留出课前五分钟让他们展示,老师全程专注的享受即可。课前歌曲的内容从选择到练习到每节课前负责人的安排都有专门的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进行训练和培训。那时我们学校课前一只歌在全市都是有名的。很多班级都有和旋、分声部演唱等。

但这样的日子永远离我们好几年了。

接下来,我将利用午休的时间为孩子们找一写优美动听的歌曲放给他们听。在午休相对放松的情况下让孩子在歌声中午餐,在歌声中休息,在歌声中享受。

最后就来说说课堂上的笑声。

我是一个相对严厉的老师,最看不上的就是孩子们懒散不努力的样子。40多岁的年龄接了一个新一年级,对于他们来说我比以前温柔多了,自然孩子们的笑声也多了。

我尽可能创造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让他们快速的融入到课程里,有时也会跟他们一起又唱又跳。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得想办法让孩子们喜欢我们这个人,进而再去喜欢我们上的课。创作"三声"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彰显孩子们的生命活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造“三声”课堂,彰显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