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3

你知道的线程同步的方式有哪些?

线程同步机制是指在多线程编程中,为了保证线程之间的互不干扰,而采用的一种机制。常见的线程同步机制有以下几种:

  1. 互斥锁:互斥锁是最常见的线程同步机制。它允许只有一个线程同时访问被保护的临界区(共享资源)
  2. 条件变量:条件变量用于线程间通信,允许一个线程等待某个条件满足,而其他线程可以发出信号通知等待线程。通常与互斥锁一起使用。
  3. 读写锁: 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取共享资源,但只允许一个线程写入资源。
  4. 信号量:用于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的工具。

介绍一下几种典型的锁

● 互斥锁:互斥锁是一种最常见的锁类型,用于实现互斥访问共享资源。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持有互斥锁,其他线程必须等待直到锁被释放。这确保了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被保护的资源。
● 自旋锁:自旋锁是一种基于忙等待的锁,即线程在尝试获取锁时会不断轮询,直到锁被释放。
其他的锁都是基于这两个锁的
● 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共享资源,只允许一个线程进行写操作。分为读(共享)和写(排他)两种状态。
● 悲观锁:认为多线程同时修改共享资源的概率比较高,所以访问共享资源时候要上锁
● 乐观锁:先不管,修改了共享资源再说,如果出现同时修改的情况,再放弃本次操作。

有哪些页面置换算法

常见页面置换算法有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FIFO)、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时钟算法(Clock) 等。

  1.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 :LRU算法基于页面的使用历史,通过选择最长时间未被使用的页面进行置换。
  2. 先进先出FIFO算法:也就是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最先被置换出去。
  3. 最不经常使用LFU :淘汰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考虑页面的访问频率。
  4. 时钟算法CLOCK:Clock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使用一个指针(称为时钟指针)在环形链表上遍历,检查页面是否被访问过, 当需要进行页面置换时,Clock算法从时钟指针的位置开始遍历环形链表。 如果当前页面的访问位为0,表示该页面最久未被访问,可以选择进行置换。将访问位设置为1,继续遍历下一个页面。 如果当前页面的访问位为1,表示该页面最近被访问过,它仍然处于活跃状态。将访问位设置为0,并继续遍历下一个页面如果遍历过程中找到一个访问位为0的页面,那么选择该页面进行置换。
  5. 最佳置换算法: 该算法根据未来的页面访问情况,选择最长时间内不会被访问到的页面进行置换。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未来要访问什么页面,操作系统怎么知道的呢?操作系统当然不会知道,所以这种算法只是一种理想情况下的置换算法,通常是无法实现的。

select、poll、epoll的区别

I/O多路复用通常通过select、poll、epoll等系统调用来实现。
● select: select是一个最古老的I/O多路复用机制,它可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可读、可写和错误状态。然而,但是它的效率可能随着监视的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 poll: poll是select的一种改进,它使用轮询方式来检查多个文件描述符的状态,避免了select中文件描述符数量有限的问题。但对于大量的文件描述符,poll的性能也可能变得不足够高效。
● epoll: epoll是Linux特有的I/O多路复用机制,相较于select和poll,它在处理大量文件描述符时更加高效。epoll使用事件通知的方式,只有在文件描述符就绪时才会通知应用程序,而不需要应用程序轮询。
I/O多路复用允许在一个线程中处理多个I/O操作,避免了创建多个线程或进程的开销,允许在一个线程中处理多个I/O操作,避免了创建多个线程或进程的开销。

你可能感兴趣的:(C++面试常见问题,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