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从Archwiki上搬运过来的 = =。
虽然有一些关于分区方案的通用建议,但没有严格的准则。有许多影响分区方案的因素,例如对灵活性的期望,访问速度,安全性以及可用磁盘空间的硬性限制。实际上就是个人取舍的问题。如果你想双启动 Arch Linux 和 Windows,请参考 Windows and Arch Dual Boot。
这种是最简单,同时也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的方案。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建立一个 swapfile。通常刚开始的时候建议一个单独的 /
分区,然后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例如 RAID,加密,独立的多媒体分区等建立其他的分区。注意,在一个 BIOS 系统上使用 GPT 进行分区后,安装 GRUB 时会需要一个额外的 BIOS 启动分区。
将某个路径挂载为独立分区可以使其拥有不同的文件系统和挂载参数。某些情况下(例如多媒体文件分区),可以被多个操作系统共享。
下面这些路径可以作为独立分区的挂载点,你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其他决定。
根目录是目录树的顶层,这里是主文件系统挂载和其他文件系统挂靠的地方。所有文件和目录都在根目录 /
显示,即使它们实际上存储在其他的物理设备上。根文件系统中的内容应该足以启动、恢复、修复系统。因此 /
目录下的特定目录是不能作为独立分区的。
/
分区或叫根分区是最重要而且必需的。其他其他分区可以被它取代。
/boot
分区包含内核、ramdisk 镜像以及 bootloader 配置文件和 bootloader stage。它也可以存放内核在执行用户态程序之前所使用的其他数据。/boot
在日常系统运行中并不需要,只在启动和内核升级(包括重建initial ramdisk)的时候用到。
如果使用软RAID0(条带化)系统的话,必须有一个独立的 /boot
分区。
/home
目录包含用户定义的配置文件、缓存、应用程序数据和媒体文件。
将/home
目录独立使得/
分区可以单独重新划分,但是请注意你可以在 /home
没有独立分区的情况下你仍然可以在不修改 /home
目录内容的情况下重装 Arch —— 删除其他顶级目录,然后执行pacstrap。
不能与使用其他发行版的用户共享同一个home目录,因为不同的发行版可能使用不兼容的软件版本和补丁。可以共享媒体目录,或至少使用 /home
分区下的不同home目录。
/var
目录存储变量数据例如 spool 目录和文件,管理和登录数据,pacman 的缓存,ABS 树等等。它通常被用作缓存或者日志记录,因此读写频繁。将它独立出来可以避免由于大量日志写入造成的磁盘空间耗尽等问题。
可以将 /usr
设置为只读挂载。所有在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例如安装或软件维护)写入 /usr
的东西放到 /var
下。
/var
包含许多小文件。如果将其作为独立分区,在文件系统的选择上需要考虑这一点。
默认情况下这个目录已经是一个独立分区,systemd 将其挂载问tmpfs。
swap 分区提供能够被作为虚拟内存的内存空间。swap file 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并且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性能区别,但是后者更易于根据需要调整大小。如果没有使用休眠特性的话,swap 分区可以被多个系统共享。
分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以下内容可能会有一定帮助:
/usr
目录,根据安装的软件数量,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增长。15-20 GB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取值。如果你打算在这里放一个交换文件(swap file)的话,需要适当调大取值。
/var
的大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尤其是 pacman 缓存将会随着新软件的安装、系统的升级而增长。在磁盘空间不足的时候,可以安全的清理这个目录。
/var
分配 8-12 GB 对于桌面系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取值,具体取值取决于安装的软件数量。
/home
通常是最大的文件系统。
/home
分区用于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