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得很快。
CPU
已经从单核心到多核心的转变,也就是一个
CPU
里具备了同时做多件事情的能力,而不是过去的分时复用了,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多件事情。因此,开发软件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就是多线程软件的开发时代。如何合理地分配多个线程同时运行,是提高软件效率的关键因素了。比如像网络游戏的客户端里,就可以使用一个线程不断地更新游戏的界面,分配另外一个线程不断地发送和接收网络的数据,这样
CPU
的两个核心都在不断地工作。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使用一个线程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一个内核在做事情。当然使用线程的编程模型,也会大大地简化软件的复杂性。下面就来使用线程的
API
函数。
函数
CreateThread
声明如下:
WINBASEAPI
__out
HANDLE
WINAPI
CreateThread(
__in_opt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__in SIZE_T dwStackSize,
__in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__in_opt LPVOID lpParameter,
__in DWORD dwCreationFlags,
__out_opt LPDWORD lpThreadId
);
lpThreadAttributes
是线程的属性。
dwStackSize
是线程的栈大小。
lpStartAddress
是线程函数的开始地址。
lpParameter
是传送给线程函数的参数。
dwCreationFlags
是创建线程标志,比如挂起线程。
lpThreadId
是标识这个线程的
ID
。
调用这个函数的例子如下:
#001 //
#002 //
线程运行函数。
#003 //
蔡军生
2007/09/21
#004 //
#005 static DWORD WINAPI ThreadProc(
#006 LPVOID lpParameter
#007 )
#008 {
#009 //
输出到调试窗口。
#010 OutputDebugString(_T("ThreadProc
线程函数运行
\r\n"));
#011
#012 //
线程返回码。
#013 return 0;
#014 }
#015
#016
#017
#018 //
#019 //
响应命令
.
#020 //
蔡军生
2007/09/21 QQ:9073204
#021 //
#022 LRESULT CCaiWinMsg::OnCommand(int nID,int nEvent)
#023 {
#024 //
菜单选项命令响应
:
#025 switch (nID)
#026 {
#027 case IDC_CREATEBTN:
#028 //
显示一个按钮。
#029 if (!m_hBtn)
#030 {
#031 m_hBtn = CreateWindow(_T("BUTTON"),_T("
按钮
"),
#032 WS_VISIBLE|WS_CHILD|BS_PUSHBUTTON,
#033 50,50,100,32,
#034 m_hWnd,(HMENU)IDC_BTN,m_hInstance,NULL);
#035 }
#036 break;
#037 case IDC_BTN:
#038 {
#039 //
传给线程的简单参数。
#040 int nParam = 110;
#041
#042 //
保存线程的
ID
。
#043 DWORD dwThreadID = 0;
#044
#045 //
创建线程。
#046 HANDLE hThread = CreateThread(
#047 NULL, //
安全属性使用缺省。
#048 0, //
线程的堆栈大小。
#049 ThreadProc, //
线程运行函数地址。
#050 &nParam, //
传给线程函数的参数。
#051 0, //
创建标志。
#052 &dwThreadID); //
成功创建后的线程标识码。
#053
#054 //
等待线程结束。
#055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056
#057 //
删除的线程资源。
#058 CloseHandle(hThread);
#059
#060 //
#061 OutputDebugString(_T("
按钮按下
\r\n"));
#062
#063 }
#064 break;
#065 default:
#066 return CCaiWin::OnCommand(nID,nEvent);
#067 }
#068
#069 return 1;
#070 }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179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