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尚无纯粹的GroupOn式团购,谁来复制?

6月3日,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正式提交IPO申请,预计将通过这项交易筹集最多7.5亿美元资金。申请文件显示,Groupon去年的营收达7.134亿美元,比前年的3047万美元增长2241%,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公司。

Groupon在文件中称,在截至3月份的上一财季中,该公司营收为6.44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420万美元;净亏损为1.139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60万美元。

我们转身看看国内团购网站的情况:拉手说我们即将上市,窝窝说我们启动IPO,美团说我们考虑上市,糯米只好说我们已经上市了。

其实国内的团购早就和他们的祖宗 GroupOn 完全不一样了。自从拉手网的一天多团开始,国内的团购网站就从广告模式正式进入了B2C模式。国内的千团大战,团购导航,团购欺诈,抽奖骗局…… 一切都显得富于中国特色。而这个“中国特色的团购网站”之路,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在中国团购业务的实践者认为美国的GroupOn之路缺乏前途,因此他们选择了一个利用一个从理念到模式到商业价值都完全创新的GroupOn模式来开头,却带着自己的业务走向京东、当当,甚至是淘宝模式的中国B2C之路。

再解释一下上面的话,那就是GroupOn模式本身是利用“超低价”(2~5折)+“稀缺”(每天一个)的商品策略制造关注效应,从而给自己的业务带来巨大的广告价值。由此,企业将为了这个广告效应而埋单,提供超低价格的折扣的商品或服务交给GroupOn。正是这种广告属性,让GroupOn到今天仍然坚持每天只推出一款商品,并且每个商品都有详尽的说明介绍,有图有文。说白了在GroupOn,消费者是真真正正的得到超级实惠,而为这个实惠和GroupOn的收入埋单的就是商家,而商家看重的又是GroupOn给他带来的广告、宣传效应。


(GroupOn到今天仍然坚持每天每个城市推出一款商品的基本策略,这个策略也同样延续到了他们在中国的业务高朋网上面)

而现在中国的团购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团购网站的领跑者们已经不是在靠超低价而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制造关注和拉用户,同时一个首页多达数十个的商品罗列(哦,甚至还有后续页面),这不正是一个B2C商城的电子商务网站了吗?所有的优惠是有水分的,所有的关注是靠广告的,所有的收入是靠风投的……

而价格嘛,今天我刚刚在国内某知名团购网站上看到这个:

然后我在网上随手查看了一下,这款在团购网站上标称原价4980元的高档手机T5399:京东价2299元;太平洋参考价2188元……

好了,我并不是想说中国的团购有多么的不靠谱,终究没有卖的更贵,对于消费者来说总还是有优惠就是了。我只是想说中国的团购和GroupOn所打造的理念已经有了诸多不同,可以说从本质上已经完全不是一类业务。

我认为这只是说明了在我国传统B2C业务还远没有饱和,增长空间巨大,因此对于团购网站来说,与其摸着石头过河去尝试新业务,倒不如打着新业务的旗号拉来投资,然后轰轰烈烈的投入到已经有成熟经验和市场的传统B2C商城电子商务领域中去。谁能说做B2C商城就不是好项目呢?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GroupOn的招股说明书的提交,IPO正式走上日程表,和GroupOn两年内高达20倍的增长速度,都让全世界的投资者看到单纯的GroupOn模式所具有的巨大价值。当拉手、美团、糯米们一步步走向京东、当当,甚至走向淘宝的时候,这会不会给了我么多一些看好高朋网的理由?

又或者,既然纯粹的GroupOn模式拥有这么大的价值,而且中国第一批团购又大多是挂着GroupOn头卖着京东的肉的B2C 商城模式,那么在中国继续举起“纯粹版GroupOn”大旗,走完全复制的路子也就有了想象空间。去年下半年国内的“千团大战”到现在胜利突围着无非领头的那么几个,剩下的如果还想坚持,我看就不要再把拉手、糯米当成追赶目标了,做成一个纯粹的GroupOn,在中国打败高朋网,这不比打败已经融资过亿的拉手,或者已经打包上市的糯米更容易吗?

毕竟,中国也还是需要团购的,需要想GroupOn一样的,具有广告属性并且以广告价值为主题的纯粹团购服务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ec,groupon,01: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