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pi:[1.14] 统一的返回格式和结构:ret data msg

表达,从简单开始。--《Robin Williams: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1.14.1 统一返回的格式

很明显地,默认情况下,我们选择了 JSON 作为统一的格式返回接口结果。这里简单说明一下选取JSON统一返回的原因:

  • JSON当前很流行,且普通接口都采用此格式返回

  • JSON在绝大部分开发语言中都支持,跨语言

  • JSON在浏览器浏览时,有可视化插件支持,如FF下:

    apic

1.14.2 统一返回结构

通常,我们正常情况下请求接口会返回类似:

{
    "ret": 200,
    "data": {
        "title": "Default Api",
        "content": "PHPer您好,欢迎使用PhalApi!",
        "version": "1.1.0",
        "time": 1423142802
    },
    "msg": ""}

其中,ret表示为返回状态码,200表示成功;data为领域业务数据,由接口自定义;最后msg为错误的提示信息。下面分别解释之。

(1)返回状态码 ret

参照HTTP的状态码,特约定:

  • 200:接口正常请求并返回

  • 4XX:客户端非法请求

  • 5XX:服务器运行错误

200 正常返回

当返回200时,需要同时返回data部分数据,以便客户端实现所需要的业务功能。

4XX 客户端非法请求

此类请求是由客户端不正确调用引起的,如请求的接口服务不存在,或者接口参数不对,验证失败等等。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客户端同学只需要调整修正调用即可。

对于此系统的状态码,在进行接口开发时,可由项目自已定义约定。  通常地,我们需要告知客户端签名失败时,可以这样:

throw new PhalApi_Exception_BadRequest('wrong sign', 1);

即抛出PhalApi_Exception_BadRequest异常即可,错误信息会返回客户端,对应msg字段;状态为1,系统对此类的异常会在400基础上相加的,即: 401 = 400 + 1

5XX 服务器运行错误

此类错误是应该避免的,但当客户端发现有这种情况时,应该知会后台接口开发人员进行修正。
如当配置的参数规则不符合要求时,或者获取了不存在的参数等即会触发此类异常错误,通常由框架抛出。

(2)业务数据 data

data为接口和客户端主要沟通对接的数据部分,可以为任何类型,由接口自定义。但为了更好地扩展、向后兼容,建议都使用array。

(3)错误信息 msg

当返回状态码不为200时,此字段不为空。即当有异常(如上面所说的客户端非法请求和服务端运行错误两大类)触发时,会自动将异常的错误信息作为错误信息msg返回。

但对于服务端的异常,出于对接口隐私的保护,框架在错误信息时没有过于具体地描述;相反,对于客户端的异常,由会进行必要的说明,以提醒客户端该如何进行调用调整。

此外,我们根据需要可以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国际化的翻译。如果项目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需要部署到国外时,提前做好翻译的准备是很有帮助的。如下,开发时可以这样返回异常错误信息:

throw new PhalApi_Exception_BadRequest(T('wrong sign'), 1);

1.14.3 关于Exception类异常没捕捉的原因

我们没有对Exception类的异常进行捕捉,封装返回非200的形式,是因为我们出于以下的考虑:

  • 一来为了方便开发过程中快速发现及定位具体出错的位置;

  • 二来为了便于线上环境中nginx服务器对错误的捕捉和纪录;

1.14.4 JsonP格式和其他的返回

在部分H5页面异步请求的情况下,客户端需要我们返回JSONP格式的结果,则可以这样在入口文件重新注册response:

if (!empty($_GET['callback'])) {
    DI()->response = new PhalApi_Response_JsonP($_GET['callback']);
}

但是在测试环境中,我们是不希望有内容输出的,所以我们可以测试时这样注册response:

DI()->response = 'PhalApi_Response_Explorer';

1.14.5 扩展你的返回格式

当你的项目需要返回其他格式时,如返回XML,则可以先这样实现你的格式类:

class MyResponse_XML extends PhalApi_Response {

    protected function formatResult($result) {
        //TODO ...
    }
}

随后,也是简单重新注册一下即可:

DI()->response = 'MyResponse_XML';

1.14.6 更好地建议

很多时候,很多业务场景,客户端在完成一个接口请求并获取到所需要的数据后,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的。

  • 就登录来说,当登录失败时,可能需要知道:

  • 是否用户名不存在?

  • 是否密码错误?

  • 是否已被系统屏蔽?

  • 是否密码错误次数超过了最大的重试次数?

  • ...

显然,这里也有一个返回状态码,更准备来说,是业务操作状态码。并且,此类的状态依接口不同而不同,很难做到统一。

SO?

我们建议的是,项目接口在业务数据data里面统一再定义一个状态码,通常为code字段,完整路径即: data.code ,同时为0时表示操作成功,非0时为不同的失败场景。如上面的登录:

  • code = 0 登录成功

  • code = 1 用户名不存在

  • code = 2 密码错误

  • code = 3 系统已屏蔽此账号

  • code = 4 密码错误次数超过了最大的重试次数

  • ...

最后,客户端在获取到接口返回的数据后,先统一判断ret是否正常请求并正常返回,即ret = 200;若是,则再各自判断操作状态码code是否为0,如果不为0,则提示相应的文案并进行相应的引导,如果为0,则走正常流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PhalApi:[1.14] 统一的返回格式和结构:ret data 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