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行业的恶性循环

1、前言

本人从事软件行业八年余,此文仅记载近年本人对软件行业的思考和理解,题目中国软件行业可能有些大,叙述的事情涉及的项目仅在百万级别或十万级别可能非常小,站的角度在100人以内企业规模可能视野非常狭窄,但记录和反映的绝对是软件行业第一线的事实,考虑到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多在100人以内,这些事实也是影响到我国90%以上软件企业的事实,应该对整个行业有一定代表性。

软件产业总的来说分为嵌入式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通用软件、通用基础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我国软件企业除了少数在做嵌入式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通用软件和通用基础软件外,大部分软件企业都在从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软件。当然近几年又时兴软件外包,外包企业也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本文讨论范围为中国软件行业中自主从事软件开发,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软件产品和应用软件开发服务的软件企业,在中国存在6000家左右此类软件企业(包括网站建设),企业规模从单枪匹马到数千人的大型企业,90%的企业规模都在100人以内,他们服务于95%以上中国的政府客户和企业客户,他们创造了几十万的就业机会,他们正在经受冰火双面煎熬。

火,来自于软件产业的宏观形势,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产业,每年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软件产值更是对GDP有很大贡献,各路专家也预测每年有多少多少政府信息化的市场规模,有多少多少企业信息化的市场规模,给人感觉有吃不完的蛋糕。政府的主导,专家的预测,让世人觉得这里自有黄金屋,这里自有颜如玉。软件开发在世人心目中是一项智力劳动,从事软件相关职业意味着高收入,软件企业都在赚取暴利,软件没有什么成本。于是,每年有不少新的软件公司成立,来赴这冰火之宴。

冰,来自于市场、客户和软件行业内部,“管理软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抓个人都可以做”已经在行业内形成共识,在此共识的基础上,客户拼命压低价格(因为你不做还可以找别人),软件企业拼命互相竞争,市场混乱和由市场混乱导致的价格混乱开始蔓延,软件行业的恶性循环逐渐形成。


2、软件行业的恶性循环

软件本应是高技术、高价格、高质量、高服务等性质的商品。可在中国却完全变了味、变了质,正是这一系列的变了味、变了质导致中国软件行业的恶性循环。
   目前国内软件企业只能在应用软件领域辛勤耕耘,在利润丰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通用软件和基础软件领域被国外公司赚取的丰厚的利润,在应用软件领域目前却有如下问题:
  1、高技术变质:从客户到行业企业,从行业外人士到行业内技术人员,均认为应用软件不再是什么高技术,谁都可以开发,只要他能拿到项目;这样便不可避免地有另一个问题,价格问题和关系问题,既然谁都可以做,那价格自然就高不了了,既然谁都可以做,那能拿到项目的关系能力自然很关键。
  2、价格的变质:一个好的应用软件需要深入的系统分析、规范的设计、细致的编码和系统的测试,如果在上述每一个环节都用合格和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的话,那么最低的人力成本平均下来也在10000元/人/月,加上前期市场开拓的费用,加上公司资源消耗,再加上一些利润的话,至少也在15000元/人/月,一个基本的电子政务项目,怎么也得需要7人4个月吧,这样算下来起码就得在42万元,但实际上在客户的心理价位和行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可能也就在12万元左右;好了,很多人会说,既然12万元有人做,还是说明有利润的,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低价格是以软件质量为代价的。这里边,还不包括很多中国的关系项目,自发组织的开发团队和个人开发者参与的恶性竞争,他们的参与使软件的价格几乎陷入失控的局面。
  3、质量的变质:12万元怎么做下这个项目,基本上软件企业都是这样做的,首先是不合格的技术工程师,开发的人力成本做到2000元人/月,然后是找大量的刚毕业或者刚培训出来或者还没毕业的技术人员做开发(这些人基本上不要工资),公司看起来人员众多,很有实力,但开发出的系统客户很难使用或根本不能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先把钱拿到,然后去对付客户;而实际上开发出的软件给客户安装上之后由于不能使用,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维护和服务,可项目的金额根本不足以向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导致服务的变质。
  4、服务的变质:变质的服务表现为客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客户恼羞成怒,而开发商因为成本原因不再陪客户玩下去,这样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客户深深地被伤害,形成 软件--不行 的思维。
  5、人才的变质:上述问题的存在使一个软件项目完成后,客户没有得到想要的产品,软件企业也没有得到利润,没有丰厚利润的软件企业根本雇不起好的软件工程师,导致很多好的工程师向管理或业务上转。 在国内还流行一种30岁以后编码将来就没有发展的可笑看法,软件要发展必然要专业分工,软件要高质量必然需要专业的资深的代码工程师,国外很多50岁仍在编码的代码工程师,为什么中国会有这样的流行观点?
  6、上帝的待遇:一个行业陷入这种局面这后,我们的上帝——客户——的情形如何呢?如果不是关系型采购,我们的客户往往希望一分钱当作两分钱来花,当然需要最低价了。在软件产品采购中,客户忽然惊喜的发现“这里好像没有最低价”,因为不同软件企业能够做到的最低价差别太大了。客户拼命压低价格,在自己“心仪” 的价格下签订协议,客户自以为占便宜,可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得到的是一套不能用的程序,不完整的文档,争吵不休的售后服务。客户损失了金钱、时间、在此过程中为配合软件开发而付出的人力物力,这个损失将会是“心仪”的价格的5-10倍。

  就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软件业在蹒跚发展,并很快形成恶性循环。
3、根源浅析

根源之一:软件质量、软件价格、软件人才和软件企业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良莠不齐的企业,良莠不齐的产品和高低不一价格,大多数行业都是优胜劣汰,好的更好,差的消失,而在软件行业却是差的将好的拽下了马。

首先说软件的价格。软件必须是高价格才能保证的,原因如下:
  1、软件具有较长时间的售前交流,因为软件的特殊性,售前软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并不是每一个客户都能成交,所以这部分费用是要摊销的。
  2、软件需要长时间的需求分析。
  3、软件需要严谨的开发过程。
  4、软件需要可靠的测试。
  5、软件具有一定的实施和服务费用。
  6、软件企业需要一定的费用和利润。
  (注:本文所指的软件均指企业级应用软件)
  只有维系软件的高价格才能建立一系列的体系,才能高工资给软件工程师,才能提高软件质量,才能有资本进一步搞自主创新。



不具备上述条件和不认真做软件的软件企业,他们就可以将成本大大降低,如果成本降低以产品质量为前提,通过技术提升或者其它方式能够降低成本,那可以说非常欢迎,是软件行业的幸事,但这些软件企业的成本降低是以牺牲软件产品质量为代价的,短期内追求最大的利益是商家的目的,对这些软件商人来说,更加肆无忌惮;天马行空地在客户面前吹嘘,客户的期望是有求必应,最终却拿不出这样的产品,客户逐渐失望。

具备上述条件和认真做软件的软件企业却发现,因为自己的价格高,自己能够拿到的单子和签订的客户越来越少,为了能够生存,只有降低价格,没有持续的利润,保证软件质量的开发体系和人才资源逐渐崩溃。

软件人才是软件企业的生命,没有这些支撑,怎么可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软件业的名誉、信任一点点地崩溃。

问题根源之二:客户

  我只想对做软件或想做软件的客户说:正确的花合适的钱,换来的是多赢,各方(客户、软件企业、软件企业中的多种技术工程师)均茁壮成长;只在乎价格的客户,换来的是两败俱伤,资金都消耗在摩擦成本中,打了水漂,客户既没有用到称心的软件系统,软件企业也没有挣到钱,陷入恶性循环。
  如火如荼的国内信息化市场,据说每年有多少多少亿,却没有培育出多么有竞争力的大型健康的软件企业。倒是客户毫不含糊,出手必然是ms sql数据库或者oracle数据库,让国外软件企业轻松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尊敬的可笑的无知的中国客户,本人做过数10个美国外包项目,外包客户指定数据库使用mysql,开发工具使用eclipse,操作系统使用linux,这一切全部是基于成本考虑,然后在开发费用上给我们算20000元/月/人,难道美国客户不知道应用开发没有技术含量可言吗?难道美国客户不知道应用开发谁都可以做吗?难道美国客户没有遇到5000元/月/人的报价吗?我想他们一定遇到过,但他们不敢做。
  
问题根源之三: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大企业与小企业同质化竞争

  软件企业要想赢利,只有等市场规范了,客户重新建立软件的价值观,软件能卖上价钱,然后软件企业拿出利润建立规范的开发环境、完善的开发管理、良好素质的专业人员,不断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能卖上更高的价钱,再投入研发,形成良性循环,然后冲出国门,与SAP等竞争,去赚其他国家的钱,最终越做越大,形成霸主。
  而纵观国内软件企业,不论大和小,他们的业务范围与目标市场竟然是相同的,各种类型的软件企业(从1人企业到100人企业)与YY、KD抢客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也是YY、KD的悲哀),软件产业的产业链没有形成。这个事情责任主要在大型软件企业,他们不对外采购软件构件,大企业不采购,哪个小企业敢投资开发,开发出来的东西不是面向最终客户的,行业内公司不采购,就会立即死掉,还不如我抢客户,抢到一个就能弄到一点钱,就能活下去,所以就形成目前你死我活的局面,这种局面,最终导致软件对客户报不上价。而实际上,最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它的赢利能力也要比一般的中型软件企业好,这就是贻害整个产业的结果,谁都没有好日子过。大的软件企业不具备产业责任感,不出头做一些引导性的事情,到头来,连他自己的命也得被革掉。
  如今,软件行业肥肉已被国外软件企业以高技术、高价格、高质量、高服务的产品占据,而剩下低技术、低价格的混乱竞争市场让数量众多的国内软件企业在这抢食吃,并且经常抢得你死我活,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国内软件企业一旦陷入其中就怎么长也长不大。一个做不好项目的企业,有什么资本去谈创新???不创新,整个软件行业的企业就永远在为国外软件企业打工。
  而要想把一个项目做的比较好,需要的是资深技术工程师、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的开发环境等,这一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建立,没有高价格和合适的利润,这些是不可能的。试想月薪2万元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出差就是飞机、住的是五星级宾馆这样的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待遇国内软件企业谁家做到了。

  当买菜的老太太都去炒股时,中国股市离崩盘就不远了!
  当市场上到处都是IT培训和小IT公司时,中国IT的泡沫也快破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oracle,应用服务器,软件测试,项目管理,企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