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分片原理

  物理网络层一般要限制每次发送数据帧的最大长度。任何时候IP层接收到一份要发送的IP数据报时,它要判断向本地哪个接口发送数据报(选路),并查询该接口获得其MTU。IP把MTU与数据报长度进行比较,如果需要则进行分片。分片可以发生在原始发送端主机上,也可以发生在中间路由器上。

  把一份IP数据报分片以后,只有到达目的地才进行重新组装(这里的重新组装与其他网络协议不同,它们要求在下一站就进行重新组装,而不是在最终的目的地)。重新组装由目的端的IP层来完成,其目的是使分片和重新组装过程对运输层(TCP和UDP)是透明的,除了某些可能的越级操作外。已经分片过的数据报有可能会再次进行分片(可能不止一次)。IP首部中包含的数据为分片和重新组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对于发送端发送的每份IP数据报来说,其标识字段都包含一个唯一值。该值在数据报分片是被复制到每个分片中(我们现在已经看到这个字段的用途)。标志字段用其中一个比特来表示“更多的分片”。除了最后一片外,其他每个组成数据报的片都要把该比特位置1。片偏移字段指的是该片偏移原始数据报开始处的位置。另外,当数据报被分片后,每个片的总长度都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最后,标志字段中有一个比特称作“不分片”位。如果将这一比特置1,IP将不对数据报进行分片。相反把数据报丢弃并发送一个ICMP差错报文(“需要进行分片但设置了不分片比特”)给起始端。

  但IP数据报被分片后,每一片都成为一个分组,具有自己的IP首部,并在选择路由时与其他分组独立。这样,当数据报的这些片到达目的端时有可能会失序,但是在IP首部中有足够的信息让接收端能正确组装这些数据报片。

  尽管IP分片过程看起来是透明的,但有一点让人不想使用它:即使只丢失一片数据也要重新传整个数据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IP层本身没有超时重传的机制--由高层来负责超时和重传(TCP有超时和重传机制,但UDP没有。一些UDP应用程序本身也执行超时和重传)。当来自TCP报文段的某一片丢失后,TCP在超时后会重发整个TCP报文段,该报文段对应于一份IP数据报。没有办法只重传数据报中的一个数据报片。事实上,如果对数据报分片的是中间路由器,而不是起始端系统,那么起始端系统就无法知道数据报是如何被分片的。就这个原因,经常要避免分片。

  使用UDP很容易导致IP分片(在后面我们将看到,TCP试图避免分片,但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几乎不可能强迫TCP发送一个需要进行分片的长报文段)。在一个以太网上,数据帧的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其中1472字节留给数据,假定IP首部为20字节,UDP首部为8字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IP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