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CODE 两年历程回顾:git 不是万能的,没有 review 是万万不能的

转载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douban-code-2years

 

PS. 豆瓣全称是CODE —— C: Community O: Original D: Developer E: EldamarEldamar 是什么呢?有兴趣者参见《指环王》。。。也不知道是哪个豆瓣er 中毒过深

 

Git 是现在很流行的版本控制系统,秒级的分支操作十分便于需要众多分支的大型项目的操作(最早就是为了开发 Linux内核而诞生的)。推送功能则有利于code review。对于企业来说,使用 Git 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购买 GitHub 企业版,另一个是使用 GitLab 搭建。豆瓣 CODE 豆瓣自行探索的第三个选择。


2014 2 14 日是豆瓣 CODE 项目成立两周年,同日豆瓣 CODE 团队宣布将整个框架开源。本次开源包含 CODE 框架以及 MikotoLinguistPCodeLive 等周边项目,感兴趣的工程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开发。

下面,豆瓣 CODE 的工程师们将在 InfoQ 上分享一些 CODE 背后的故事。

背景

2012年初,已经对 SVN Mercurial 无力吐槽的豆瓣工程师们正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往 Github 企业版迁移,还是自己研发一套代码管理系统。

CODE —— C: Community O: Original D: Developer E: Eldamar

2012214日,清风老师为豆瓣 CODE 写入了第一行代码;一周之后,一个用 Trac 改造的原型诞生了。CODE 不是一个公司项目,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豆瓣的产品团队或工程团队为这套系统负责,但一个又一个的豆瓣工程师开始被吸引到这个项目周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虚拟团队。

随着 Github 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探索自建 git 仓库之路。开源的Gitlab 项目开始受到部分团队的关注,但这个项目仍有较多局限性。这时,豆瓣 CODE 引起了包括淘宝在内不少同行的兴趣,并开始沟通将 CODE 开源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面向内部设计的系统,CODE 的源代码中混杂了大量豆瓣专有系统的依赖,如果要开源出来需耗费不少的工作量,之前清风在 C2D2 的分享段念在QCon上海2013大会的分享中都提到这一点:

CODE 在豆瓣内部是运行到 DAE 上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的维护都靠豆瓣平台组的工程师,如果要开源的话需要把豆瓣内部的依赖移除。另外豆瓣内部也有一套 Web 框架,CODE 用的就是这套内部框架,如果 CODE 开源,这套框架也需要一并开源。

虽然有种种麻烦,但豆瓣的工程师们仍然将大量工作之外的时间热情的投入到将 CODE 开源的工作当中。一开始,CODE 团队零星的将一些底层的基础库开源,包括 Python 版本的 git HTTP 实现GPackgit SSH 实现 MariaPygit2 wrapper Ellen 等;2014214日,豆瓣 CODE 宣布将框架代码和周边项目代码全部公开!此时的 CODE 已经聚集了 85 committer 为其贡献代码,并且已经托管了 1916 个项目,其中大部分都是类似 CODE 这样的、由工程师自主发起的非官方项目。

技术说明

CODE 在豆瓣内部对应一个 DAE 应用,其实就是一个 Web 项目。CODE 目前最核心的工作是对 git 仓库的读写,另外就是 code review

CODE 发展两年来一直在扩展自己的定位,从单纯的代码管理系统发展为可以将设计、产品都拉进来一同协作的平台,周边衍生出大量的附加项目,从 image diff 到类 Dropbox 的文件同步工具,可谓五花八门。所有这些功能都围绕一个核心:对 git 仓库的读写。

XTao:目前 CODE 支持 http ssh 协议进行 clone push 操作,http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git_http_backend这个开源项目,我们自己也用 Python 实现了一个Grack(原项目基于 Ruby),即 GPack,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ssh 我们用的是 CMGS 同学写的Maria

CODE Web git 操作的变化很大,一开始直接使用 subprocess 调用 shell git 命令,然后解析命令返回的文本,python对象化,然后供 Web 使用,后来因为性能问题开始使用 Pygit2,从此就是 git 命令和 Pygit2 混用,一直到现在。我们的这个库也开源了:Ellen

Pygit2 libgit2 一个 Python 接口,在使用 Pygit2 libgit2 的过程中,也经常当小白鼠,也给Pygit2 libgit2 提过一些 Pull Request。对 Pygit2 我们改动比较大,因为 CODE 使用模式问题,我们有一个自己的 fork 版本,跟上游的主要区别有:

1.    libgit2 内嵌到 Pygit2 里面,做了静态编译,不再依赖系统的 libgit2 版本,方便升级 Pygit2

2.    一直采用最新版本的 libgit2Pygit2 本身比较稳定,不能及时的使用libgit2最新的方法。

3.    为了性能写了一些特殊的方法。

总体来说 libgit2 实现了核心的 git 接口,并不是很成熟,但是对于 Web 应用来说已经够用了。

以上的部分是与 git 操作紧密结合的部分。我们在 Web 界面也做了一些核心功能,主要包括 Pull Request 的实现,代码 diff review 功能的实现,以及 Issue Gist 系统。这里说一下代码 diff review 功能,在实现的时候,一方面是用了 git 操作接口的 API,一方面是对于代码片段做了处理,在前端页面上支持 diff 的按行展开评论等一些功能。

同时,CODE 团队也在尝试分布式 git 方案,目前也已经有个原型了。

规则的建立

豆瓣曾经历过大桌子开会、强制大家做 review 的岁月,而 CODE 颠覆了这一情况。CODE 团队将 code review 视为 CODE 的第二个核心功能,认为促进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是 CODE 最大的成就之一。

CODE 为每个项目设置了三个角色,分为 owner(有全部权限)、committer(有 push merge 权限)、memberreview 机制根据项目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规则,如产品线级别的、需要对外发布的项目,基础库等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 review,如东西团队 review 设置了如下规则:

·         尊重他人,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毕竟每个人都写过烂代码;

·         PR 中的每一个 commit log 都应该可以和代码对应,方便 review

·         尽量不要发太大的 PR,以免引起 reviewer 的恐慌;

·         建议保证一个 PR 的粒度和专注,最好不要出现一个 PR 里又有重构又加新 feature 的情况,同样容易引起 reviewer 的恐慌;

·         PR 之前请确保在本地或测试环境一切正常;

·         reviewee 如果接受 reviewer 提出的修改意见,需要在修改提交以后知晓 reviewer,常见的做法可以是在 review comment 处回复(并带 commit 链接);

·         评论中至少出现一个 lgtm 且保证 ci 通过之后 PR 才可以被合并;(注:lgtm looks good to me 的缩写)

·         PR 合并者与提交者不能是同一个人;

·         PR 需从一个特定分支(分支的名字尽量能表达代码的功能)发往上游的 master 分支;

·         Model 的部分,如不紧急需要unittest

·         Web 的部分,如不紧急需要webtest

·         PR 合并后如引起 bug 或功能异常,并经查确为此 PR 引起,提交者需请全组攻城湿喝饮料或吃冰棍(由被请者决定);

·         fork 的仓库与上游同步时,应使用 git fetch upstream && git rebase upstream/master (或 code sync -r ),而不是 git merge code sync (这里code是指面向 CODE 系统的一个命令行工具),以保持清晰的提交历史,并防止覆盖他人的修改;

·         注意安全问题,对于 SQL 拼字符串,模版中有 |n 的,以及处理用户输入等地方都需要仔细review,更多请参考 Web 安全开发指南

对于松散或娱乐性项目、小工具项目,并不会那么严格的 review,这也取决于 owner 自己,他可以借这个项目寻找到一位导师,来帮助他进行 review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东西团队的 Android 版本的开发,实际上最开始只是团队内部的一些成员想学习 Android 开发自发组织起来的,但一开始就找了移动组的同学来随时帮助 review

对于 CODE 项目本身,所有工程师都可以向 CODE 上的任意项目提 PR,也都可以是 CODE reviewer,同时所有工程师的代码都需要经过 review 才会被 merge master 分支。

发展到现在,豆瓣的 review 基本上都是自发,很少遇到需要 review 的代码堆积的情况。代码讨论区里据说时不时会出现美女图,这可能是刺激工程师们去 review 的因素之一;另外,CODE 系统本身也有奖励机制,鼓励大家去评论别人的代码。

CODE 系统的奖励机制主要有积分和勋章这两个部分。积分的规则主要就两个:

1.    提交的 PR merge,增加 100 点积分

2.    提交的 PR 被评论,增加 5 点积分

目的就是鼓励多发 PR。一般来说,小 PR 要好过大 PR,不过有时候开发任务比较紧的时候,发出比较大的 PR 也是在所难免。

勋章系统在 CODE 早期阶段就做了进去,早期的奖励规则主要跟代码提交相关,例如给开源项目发过 Patch 并被 merge 会有相应的徽章。现在 CODE 团队对勋章系统有一些新的规划:

目前希望徽章系统可以独立出来,只是一套独立的API,任何人任何产品线都可以去设置自己的奖励规则,让这种奖励变成不是一种公司行为,而是更小的行为。例如 antispam 组,可能就会有百人斩徽章,这个对于其他组可能就不是那么必要,当然如果你跨界帮助过 antispam 组,那么也有可能会获得这个徽章。

CODE 上没有设置惩罚机制。

测试

相比 GithubCODE 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地方,比如在提交代码入库之前可以先在 CI 里面完成自动测试,reviewer 可以直接看到代码测试是通过(绿色)还是失败(红色);代码完成 merge 之后还可以通过 DAE 直接往线上部署。持续集成、自动测试、监控、部署这些都是独立系统,与 CODE 都是靠 API 来进行交互。

对于测试的实现,豆瓣对开发者有明确的要求: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代码都是由开发者自己提供的,这是一种义务。测试的写法就是按照标准的 Python unittest 来写,断言比较推荐直接写 assert x == y

投奔 git 之路

CODE 团队在下面的问答中分享了他们使用 git 的心得和经验,无论对正在使用 git 的团队还是还没有使用 git 的团队都是很好的参考。

InfoQ:你们当时从 SVNMercurial 转换到 CODE,这个过程好像还挺顺利的?有没有遇到过一些阻力?如何化解的?

清风:其实过程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愉快与顺利,这个过程 CODE 虚拟团队还是做出了很大努力的,日常的营销(拉人下水是很重要的),对于需求的快速满足,这些才是保障 CODE 逐渐被接受的重要因素。

开始的时候 CODE 功能比较简略,但大家毕竟都是用过 GitHub 的人,所以对功能上肯定是有要求的,经常会听到,某某某功能 GitHub 是有的,但 CODE 就没有,这个没法用啊,要不咱们还是尝试买 GitHub 企业版?这个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需要快速的去满足这个需求,并加以实现,可以比较自豪的说,CODE 的一些关键功能都是在 1-2 天,大一点的功能不超过1周实现的。

而且有趣的是,甚至有些功能在一开始的时候会认为和 GitHub 不一致,但后来发现习惯了甚至变成了一个设置项。最早 CODE 是双击某一行来进行 line comment 的,但 GitHub 是点击行首的 号,进行 comment ,后来CODE也实现了行首点击 号来 comment 的功能,但很多成员觉得双击很方便。这个还产生了很多的争论,有从方便性说的,有从 UI 人机交互规范谈起的,为了统一这两个派别,于是我们只好把这个做成一个设置项。

黄小毛:补充一下,豆瓣内部的团队是一个一个的迁移到使用 CODE 上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团队都会因为开发内容、使用工具、流程的不同,对 CODE 往往会提出不一样的需求,CODE 开发过程中都分别为这些团队做过相应的开发(其实也是因为这些功能之前都太简陋),一步一步的完善功能。常常是某个团队遇到了什么问题,CODE 开发人员都直接上门去解决,如果解决不到的,就加功能回来开发,一步一步得到使用团队的信任;同时因为 CODE 在豆瓣内部是架在 DAE 上的,常常需要 DAE 团队紧密的配合;各个产品部署上线的一套系统也逐渐使用 CODE 做为仓库之后,与 DAE SA 的合作也逐步加深,就是这样慢慢的让整个产品线、平台部门、SA部门,都转移到 CODE 上来的。

说个笑话,以前 CODE 开发还不稳定的时候,极少在白天上班时间上线,担心如果有什么状况,豆瓣几乎所有的工程师都要等着,耽误开发,可见豆瓣工程师对这个开发环境的依赖。这也是一步一步过来的。

InfoQ:对于 gitCODE 团队有没有特别的经验要分享?

CODE:大体上 git 就像大家那么用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开发过程中其实发现了一些 git 的问题,比如 git 编码存在问题,没有对 commit log path encoding ,在 Web 显示的时侯需要额外的处理。可以参考下这篇文章

git 对大文件大仓库的支持不是很好,当一个项目变大的时候,适时的拆分一下。要不然就要像 Fackbook 那样去 hack hg 来支持大仓库。

GitHub fork 模式导致磁盘空间被大量重复文件占用,GitHub 的工程师解决了这个问题,CODE 团队也在尽量解决这个重复文件的问题。

Java实现的 git CODE 团队还没有研究过,但是从 CPythonRuby 以及 Javascript 实现的 git 库并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都需要混用 git 命令和第三方库。期待在不久的未来,libgit2 能完全取代 git 的核心库,成为一个完善的 git 库。目前 libgit2 还有一些内存泄漏的问题没有解决。

InfoQ:如果现在让你们重新设计 CODE,会在哪些方面做调整和重新的规划?是否会考虑基于类似 GitLab 进行二次开发?

CODE:现在的重构其实就是一次重新设计,最重要的方向就是把 API UI 分离。

最开始做 CODE 的时候,其实考察过 GitLab,可惜当时的 GitLab 还不够成熟。如果当时的 GitLab 足够成熟,很有可能就会基于 GitLab 来开发了,不过,幸好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InfoQ:你是否会建议所有还在使用 svn hg 的团队早日脱离苦海、投奔 git

CODE:这个问题我一直是这么看的:git 固然强大,但是能否正确使用也是关键。我走访过很多团队,有些团队可能连版本控制工具本身都还没有掌握,例如每天提交一次,甚至一周提交一次,commit log 乱写,不使用分支,等等,这些都是使用者的问题。像 Facebook 最近就表示他们 hg 用的就不错(当然他们做了很多修改)。如果已经有了版本控制工具的正确使用习惯,那么我个人还是推荐 git

相关资料

相关演讲和分享

·         DAE系统的设计(洪强宁教授在PyCon 2013上的演讲,文字摘要参考这里

·         清风在 C2D2 的分享Slide

·         段念在QCon上海2013大会的分享

CODE 相关开源项目列表

·         CODE 框架

·         GPack

·         Ellen

·         Linguist

·         PyCharlockHolmes

·         Scanner

·         Mikoto

·         P

·         CodeLive

CODE 依赖的 Douban 开源库列表

·         https://github.com/douban/douban-utils

·         https://github.com/douban/douban-sqlstore

·         https://github.com/douban/douban-mc

·         https://github.com/douban/douban-quixote

·         https://github.com/douban/python-libmemcached

·         https://github.com/douban/douban-orz

感谢以下豆瓣的同学在本次采访中提供的支持

·         段念:豆瓣网工程副总裁,本次采访的策划。

·         清风:CODE 团队leader

·         黄小毛:CODE 团队成员

·         XTaoCODE 团队成员

·         大落:CODE 团队成员

祝大家节日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 CODE 两年历程回顾:git 不是万能的,没有 review 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