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的流程方法论体系研究-张新国

  在我们设计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节点个体与流程整体的关系,流程静态结构与流程动态数据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是需要系统论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给大家推荐一篇由一航618所的所长-张新国老师写的文章,看了以后也许会对自己的工作流系统设计和开发与应用工作有更深的体会。。。


                 
基于系统论的流程方法论体系研究


“张新国,中航一集团第618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兼职教授”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复杂性的挑战下流程管理思想的方法体系,揭示了在宏观的整体进化中,流程管理思想更多的依赖功能、结构和流程的整体迭代.突出选择的而非预测的方法论本质。并成为探索复杂性特征模式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在微观的流程改进中.通过控制流程的变异、改善一致性,从而提高其可预测性。宏观进化与微观改进的互动,形成了二者的辨证关系。两这些研究为构建基于流程的综合协同管理框架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铺垫。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流程管理是应对复杂性挑战,进行管理变革的有效方法。然而构建基于流程的综合协同管理体系,需要我们首先建立起适应复杂性挑战的流程管理方法论体系。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复杂性对经典因果律的挑战
    在传统的管理框架中,企业遵循的是经典的牛顿式的确定性因果律,但是采用这种思维模式的结果却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事与愿违”的反直觉现象。这背后有三个本质原因:第一,因果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在给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可能具有延迟的效应,而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产生影响和作用;第二,因果可以相互替代,展示出一种循环关系;第三,起初在产生效果方面起关键作用的一组变量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被另一组不同的变量所取代。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分析。传统的思想认为,一个特定的结构(s)造成了一个特殊的功能(F),而且,不同的结构造成不同的功能(如图l所示)。因此,要理解一个系统,我们仅仅需要知道其结构,这就是为什么分析理解结构的最佳途径是经典科学的主导方法。但是,研究揭示了在复杂的环境下,经典的因果概念所认为的原因是结果的充要条件被证明是不恰当的:
    ①—个给定的结构能够在相同的环境下产生多个功能(如图2所示),例如,现有教育系统的结构除了显型的传递知识的功能外,还产生了“照看小孩”和缓冲器(社会就业)的功能;
    ②不同的结构也可以产生一个给定的功能(如图3所示),例如,可以通过火车、飞机、汽车等不同手段取得运输的功能。




二、迭代设计的流程方法论体系——宏观层面的研究
   提出的难题其实从系统论的角度很容易解决。比如,由单一结构在相同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功能可以由这样的定理来解释,即同样的结构中所包含的不同过程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当相同的环境产生许多结果时,为了理解整体过程的知识就变得与环境、结构和功能知识同样的必要。结构、功能、过程与环境一起,构成了相互依赖的变量集合,他们一起定义了整体以及使对整体的理解成为可能。
    一组相互依赖的变量形成了一种循环关系,每个变量协同产生其他变量,反过来,也被其他变量协同产生。任何一个变量都不可能在其他变量缺省的条件下单独存在,所以他们必须同时发生。这种现象可以在如集成与分化这样的任何成对相互依赖的变量中找到。如果没有有效的分化,可能从来都不会有有意义的集成。如果不理解这些相互依赖性的重要程度,就会离开问题最重要的挑战。
    结构、功能、过程及其环境也是互补的。他们持续地共存和互动。因此,对它们的整体性处理要求理解每一个变量时要与此集合的其他变量同时考虑,这就要求一种迭代式的研究方式。通过对机会和选择(不是初始条件)进行不同的迭代,过程则成为影响和决定未来状态(结果)最为根本的原因。而正是由于在机会和选择之间各种不同程度的迭代—进化,大自然和系统的非线性才摆脱了传统方法对“可预测性”的依赖。
    迭代研究的原理是基于“实验主义”,它保持以下的事物成立:
    为了了解现实,必须首先对其做出假设;
    事实和定律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集合; 真相不在研究的开始,而是在终点;
    每一轮迭代都对整体的本质(自然属性)产生更大的了解和更接近的近似(如图4所示)。

首轮迭代测验假设和各自正确的每个元素的性质,然后与集合中其他的元素建立关系。第二轮迭代建立假设的可用性、兼容性以及识别并解决冲突。解决冲突可能会要求对所涉及的变量重新定义概念。接下去的迭代也许会产生综合的设计。在给定的环境背景中展示结构、功能和过程之间的所有关系。这种框架体系在方法层面也是开放演进的。这样就研究方法而言,也构成了一个探索型研究的迭代过程,从而也从方法论上突出了“选择”而非“预测”的本质。
    三、用系统思考的方法认识流程的内涵——微观层面的研究
    微观层面是对流程本身的研究。流程的定义是: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共同工作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这就是说,各个活动本身和活动之间的连接关系共同决定了过程及其结果(目标)。而系统(System)的定义是: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共同工作的全部元素的集合。这就是说,组成系统的元素集合和关系集合共同决定了系统。可见,流程完全符合系统的定义,因此用系统和系统思考的方法来认识、理解流程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业务流程的内涵。首先,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性的科学,系统观追求整体性,系统思考以整体为首,部分为次。没有关系的元素不可能成为集合,也就不可能成为整体,因此,对于整体性而言,“关系”比“元素”更重要。流程观和流程思考也追求整个过程及其结果,以整个过程为首,活动则为次。没有连接的活动不可能成为集合,也就不可能成为整体,因此,对于整体性而言,“连接”比“活动”更重要。
    其次,系统具有层次性。向下,每一个系统都有其组成的部分,而每个部分又由其自身的组成部分构成子系统;向上,每一个系统又是另一个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业务流程而言,也是同样,任何一个流程都是属于另一个高一级流程的子流程,同时也包含着下一级属于自身的子流程。例如,在企业组织中,有能部门、企业组织的关系都清楚地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果我们始终把业务流程视为整体,那么,在不同的流程层次上,岗位工作、职能部门乃至企业组织则都会成为部分,这就是系统思考及其整体方法论在流程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宏观组织的整体迭代进化和微观流程的改进是交织在一起互动进行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使得我们构建基于流程的综合协同管理框架成为可能。在这一框架内通过突出流程的整体性和动态应变性,而表现出对复杂性的适应。如果解决方案与复杂性挑战的分析相对应,则可保持在框架体系回路内继续运行;如果环境的变化引发新的挑战,则开始下一轮迭代。从这一意义上看,以上研究就成为构建基于流程的综合协同管理体系在方法论方面的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数据结构,框架,活动,企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