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除了自动对Session级别的事务进行一级缓存外,二级缓存都需要实现org.hibernate.cache.CacheProvider接口,Hibernate已经实现了一些缓存,开发人员可以直接配置使用,同时要启用二级缓存,配置hibernate.cache.use_second_level_cache为true。
可选值:
例如:
(1).hibernate.cfg.xml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provider_class">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property>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use_second_level_cache">true</property>
(2)spring
<prop key="hibernate.cache.provider_class">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prop> <prop key="hibernate.cache.use_second_level_cache">true</prop>
Hibernate在默认情况下并不会对所有实体对象进行缓存,所以,我们需要指定缓存哪些对象,在实体对象的映射文件中(相应的<class>标签内部),添加如下配置:
<cache usage="read-only"/> 或者在hibernate.cfg.xml中添加如下配置:
<class-cache class="com.xxx.hibernate.XXClass" usage="read-only"/>
usage="read-only"是“只读”缓存策略。
注意,这个<cache>标签只能放在<class>标签的内部,而且必须处在<id>标签的前面。
Hibernate二级缓存是SessionFactory级的缓存,它允许多个Session间共享,使用时需要使用第三方的缓存组件,新版Hibernate将EHcache作为默认的二级缓存实现.
缓存同步策略:缓存同步策略决定了数据对象在缓存中的存取规则,我们必须为每个实体类指定相应的缓存同步策略.Hibernate中提供了4种不同的缓存同步策略:
1.read-only:只读.对于不会发生改变的数据可使用.
2.nonstrict-read-write:如果程序对并发访问下的数据同步要求不严格,且数据更新频率较低,采用本缓存同步策略可获得较好性能.
3.read-write:严格的读写缓存.基于时间戳判定机制,实现了"read committed"事务隔离等级.用于对数据同步要求的情况,但不支持分布式缓存,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多的缓存同步策略.
4.transactional: 事务型缓存,必须运行在JTA事务环境中.此缓存中,缓存的相关操作被添加到事务中(此缓存类似于一个内存数据库),如事务失败,则缓冲池的数据会一同回 滚到事务的开始之前的状态.事务型缓存实现了"Repeatable read"事务隔离等级,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合法性,适应于对关键数据的缓存,Hibernate内置缓存中,只有JBossCache支持事务型缓存.
各种缓存实现
附:echcache.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ehcache> <diskStore path="java.io.tmpdir"/>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timeToIdleSeconds="120" timeToLiveSeconds="120" overflowToDisk="true"/> <cache name="org.hibernate.cache.StandardQuery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timeToIdleSeconds="200" timeToLiveSeconds="500" overflowToDisk="true"/> <cache name ="org.hibernate.cache.UpdateTimestamps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 ="5000" eternal ="true" overflowToDisk ="true"/> </ehcache>
测试时,log4j.properties
log4j.logger.org.hibernate=warn log4j.logger.org.hibernate.cache=debug
批量处理:
由于Hibernate对这两种缓存有着不同的管理机制,对于二级缓存,我们可以对它的大小进行相关配置,而对于内部缓存,Hibernate就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了,对它的容量并没有限制。现在症结找到了,我们做海量数据插入的时候,生成这么多的对象就会被纳入内部缓存(内部缓存是在内存中做缓存的),这样你的系统内存就会一点一点的被蚕食,如果最后系统被挤“炸”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想想如何较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呢?有的开发条件又必须使用Hibernate来处理,当然有的项目比较灵活,可以去寻求其他的方法。
这里推荐两种方法:
(1):优化Hibernate,程序上采用分段插入及时清除缓存的方法。
(2):绕过Hibernate API ,直接通过 JDBC API 来做批量插入,这个方法性能上是最 好的,也是最快的。
对于上述中的方法1,其基本是思路为:优化Hibernate,在配置文件中设置hibernate.jdbc.batch_size参数,来指定每次提交SQL的数量;程序上采用分段插入及时清除缓存的方法(Session实现了异步write-behind,它允许Hibernate显式地写操作的批处理),也就是每插入一定量的数据后及时的把它们从内部缓存中清除掉,释放占用的内存。
设置hibernate.jdbc.batch_size参数,可参考如下配置。
<hibernate-configuration> <session-factory> ......... <property name=” hibernate.jdbc.batch_size”>50</property> ......... <session-factory> <hibernate-configuration>
配置hibernate.jdbc.batch_size参数的原因就是尽量少读数据库,hibernate.jdbc.batch_size参数值越大,读数据库的次数越少,速度越快。从上面的配置可以看出,Hibernate是等到程序积累到了50个SQL之后再批量提交。
hibernate.jdbc.batch_size参数值也可能不是设置得越大越好,从性能角度上讲还有待商榷。这要考虑实际情况,酌情设置,一般情形设置30、50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Session session=HibernateUtil.currentSession(); Transatcion tx=session.beginTransaction(); for(int i=0;i<10000;i++) ...{ Student st=new Student(); st.setName(“feifei”); session.save(st); if(i%50==0) //以每50个数据作为一个处理单元 ...{ session.flush(); //保持与数据库数据的同步 session.clear(); //清除内部缓存的全部数据,及时释放出占用的内存 } } tx.commit(); .........
在一定的数据规模下,这种做法可以把系统内存资源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
注意:前面提到二级缓存,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如果启用了二级缓存,从机制上讲Hibernate为了维护二级缓存,我们在做插入、更新、删除操作时,Hibernate都会往二级缓存充入相应的数据。性能上就会有很大损失,所以建议在批处理情况下禁用二级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