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扫盲

AVI:

AVI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是将语音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因此尽管画面质量不是太好,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AVI支持256色和RLE压缩

它最直接的优点就是兼容好、调用方便而且图象质量好,因此也常常与DVD相并称。但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体积

DV-AVI

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这种视频格式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

与MPEG-2格式文件体积差不多的情况下,AVI格式的视频质量相对而言要差不少,但制作起来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不高,经常有人先录制好了AVI格式的视频,再转换为其他格式。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

中文名:高级音频编码,出现于 1997年 ,基于 MPEG-2 音频 编码 技术。由Fraunhofer IIS、 杜比实验室 AT&T Sony 等公司共同开发,目的是取代 MP3 格式。 2000年 MPEG-4 标准出现后,AAC重新集成了其特性,加入了SBR技术和PS技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MPEG-2 AAC又称为MPEG-4 AAC。

MPEG

MPEG的全名为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Motion Pictures Experts Group,中文译名是 动态图像专家组

MPEG到目前为止已经制定并正在制定以下和视频相关的标准:

  • MPEG-1:第一个官方的视訊音訊压缩标准,随后在Video CD中被采用,其中的音訊压缩的第三级(MPEG-1 Layer 3)简称MP3,成为比较流行的音訊压缩格式。
  • MPEG-2:广播质量的视訊、音訊和传输协议。被用于無線數位電視-ATSC、DVB以及ISDB、数字卫星电视(例如DirecTV)、数字有线电视信号,以及DVD视频光盘技术中。
  • MPEG-3:原本目标是为高解析度电视(HDTV)设计,随后發現MPEG-2已足夠HDTV應用,故MPEG-3的研發便中止。
  • MPEG-4:2003年发布的视訊压缩标准,主要是扩展MPEG-1、MPEG-2等標準以支援視訊/音訊物件(video/audio "objects")的編碼、3D內容、低位元率編碼(low bitrate encoding)和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其中第10部分由ISO/IEC和ITU-T联合发布,称为H.264/MPEG-4 Part 10。参见H.264。
  • MPEG-7:MPEG-7并不是一个视訊压缩标准,它是一个多媒体内容的描述标准。
  • MPEG-21:MPEG-21是一个正在制定中的标准,它的目标是为未来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
与传统影像编码技术不同,MPEG并不是每格影像进行压缩,而是以一秒时段作为单位,将时段内的每一格影像做比较,由于一般视频内容都是背景变化小、主体 变化大,MPEG技术就应用这个特点,以一幅影像为主图,其余影像格只记录参考资料及变化数据,更有效记录动态影像。从MPEG-1到MPEG-4,其核 心技术仍然离不开这个原理,之间的分别主要在于比较的过程和分析的复杂性等。

H.264


H.264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的继MPEG4之后的 新一代 数字视频 压缩格式 。H.264是ITU-T以H.26x系列为名称命名的 视频编解码技术 标 准之一。H.264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一个数字视频编码标准。该标准最早来自于ITU-T的称之为H.26L的项目的开发。H.26L这个名称虽然不太常见,但是一直被使用 着。H.264是ITU-T以H.26x系列为名称命名的标准之一,AVC是ISO/IEC MPEG一方的称呼。


H.263

H.263是国际电联ITU-T的一个标准草案,是为低码流通信而设计的。但实际上这个标准可用在很宽的码流范围,而非只用于低码流应用,它在许多应用中可以认为被用于取代H.261。H.263的编码算法与H.261一样,但做了一些改善和改变,以提高性能和纠错能力。

H.263 视频编码标准是专为中高质量运动图像压缩所设计的低码率图像压缩标准。与H.261 的p×64K 的传输码率相比,H.263的码率更低,单位码率可以小于 64K,且支持的原始图像格式更多,包括了在视频和电视信号中常见的QCIF,CIF,EDTV,ITU-R 601,ITU-R 709 等等。

Sorenson-H263(aka flv)

H.261

H.261是1990年ITU-T制定的一个视频编码标准.

H.261又称为P*64,其中P为64kb/s的取值范围,是1到30的可变参数,它最初是针对在ISDN上实现电信会议应用特别是面对面的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而设计的。实际的编码算法类似于MPEG算法,但不能与后者兼容。H.261在实时编码时比MPEG所占用的CPU运算量少得多,此算法为了优化带宽占用量,引进了在图像质量与运动幅度之间的平衡折中机制,也就是说,剧烈运动的图像比相对静止的图像质量要差。因此这种方法是属于恒定码流可变质量编码而非恒定质量可变码流编码。

M3U

M3U  is a computer file format that contains multimedia  playlists
An M3U file is a  plain text  file that specifies the locations of one or more media files. The file is saved with the "M3U" or "m3u"  filename extension .
M3u8:The  Unicode  version of "m3u" is "m3u8", which uses  UTF-8  Unicode characters

RTMP

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实时消息传送协议是 Adobe  Systems公司为Flash播放器和服务器之间音频、视频和数据传输 开发的开放协议。

FPS

Frames Per Second
更确切的解释是“每秒钟填充图像的帧数(帧/秒)”。

FPS 是测量用于保存、显示 帧面板使用 动态视频的信息数量。通俗来讲就是指动画或视频的画面数。例如在 电影 视频及数字视频上,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每秒钟帧数 ( FPS ) 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通常,要避免动作不流畅的最低 FPS 是30。某些计算机视频格式,每秒只能提供15帧。

这里的“ FPS ”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 刷新率 (单位为Hz)”,例如我们常在CS游戏里说的“ FPS 值”。 我们在装机选购显卡和显示器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刷新率”。一般我们设置缺省刷新率都在75Hz(即75帧/秒)以上。例如:75Hz的刷新率刷也就是指 屏幕一秒内只扫描75次,即75帧/秒。而当刷新率太低时我们肉眼都能感觉到屏幕的闪烁,不连贯,对图像显示效果和视觉感观产生不好的影响。
  • 常见媒体的FPS帧率
  • 电影:24fps
  • 电视(PAL):25fps
  • 电视(NTSL):30fps
  • CRT显示器:75Hz以上
  • 液晶显示器:60Hz

Bitrate 比特率


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 bps (Bit Per Second), 比特 率越高,传送 数据 速度越快。
声音中的 比特 率是指将 数字声音 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 采样率 ,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视频中的 比特 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 模拟信号 转换为数字信号的 采样率

音频 (MP3)

  • 32 kbps —MW(AM) 质量
  • 96 kbps —FM质量
  • 128 - 160 kbps –相当好的质量,有时有明显差别
  • 192 kbps — 优良质量,偶尔有差别
  • 224 - 320 kbps — 高质量音频
  • 800 bps – 能够分辨的语音所需最低码率(需使用专用的FS-1015语音编解码器)
  • 8 kbps —电话质量(使用语音编码)
  • 8-500 kbps --Ogg Vorbis和MPEG1 Player1/2/3中使用的有损音频模式
  • 500 kbps–1.4 Mbps —44.1KHz的无损音频,解码器为FLAC Audio,WavPackMonkey's Audio
  • 1411.2 - 2822.4 Kbps —脉冲编码调制(PCM)声音格式CD光碟数字音频5644.8 kbps —SACD使用的Direct Stream Digital格式

视频(MPEG2)

  • 16 kbps —可视电话质量(使用者可以接受的"说话的头"照片的最低要求)
  • 128 – 384 kbps — 商业导向的视频会议系统质量
  • 1 Mbps —VHS质量
  • 1.25 Mbps–VCD质量(使用MPEG1压缩)
  • 5 Mbps —DVD质量(使用MPEG2压缩)
  • 8 – 15 Mbps —高清晰度电视(HDTV) 质量(使用H.264压缩)
  • 29.4 Mbps –HD DVD质量
  • 40 Mbps – 蓝光光碟(Blu-ray Disc) 质量(使用MPEG2H.264VC-1压缩)
  • 440/880 Mbps – SonyHDCAM SR质量(SQ/HQ)

常见编码模式

  •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
  •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 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中选择。
  •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 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相对于VBR和ABR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而且音质相对于VBR和ABR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Muxer&DeMuxer

muxer是合并将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和字幕文件合并为某一个视频格式。如,可将a.avi, a.mp3, a.srt用muxer合并为mkv格式的视频文件。demuxer是拆分这些文件的。


MPEG2-TS&MPEG2-PS


MPEG2-PS是一种多路复用数字音频、视频等的封装容器。PS是Program Stream(程序流)的简称。

MPEG2-TS(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又称TS、TP、MPEG-TS 或 M2T)是用于音效、图像与数据的通信协定,最早应用于DVD的实时传送节目。MPEG2-TS是一用于音效、影像与资料的通讯协定。对HDV信号的采集,和其他DV一样实时采集,视频源文件转换成为mpeg2格式并保存。

TS流与PS流的区别在于TS流的包结构是固定长度的,而PS流的包结构是可变长度的。

在信道环境较为恶劣,传输误码较高时,一般采用TS码流;而在信道环境较好,传输误码较低时,一般采用PS码流。

DASH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的缩写。国际标准组MPEG制定的技术标准。
DASH标准对目前出现的HAS技术框架进行了总结归纳,对背景、目的以及使用场景进行了介绍。该标准中定义了一系列的使用场景,如3D Video、互动3D、动态码率自适应、Peer-2-Peer以及多画面电视,同时还对如何与内容保护技术结合进行了定义。
DASH标准的制定主要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 更为有效地将MPEG的媒体通过HTTP协议,以自适应、渐进式、下载或流的方式进行内容分发;
  • 支持直播业务;
  • 更为有效地利用传统的基于HTTP的CDN网络、代理Server或防火墙等网络基础部件;
  • 支持与内容保护系统的结合,完成对内容的保护。
总的来说,DASH对采用HTTP传输MPEG媒体涉及到的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包括了媒体内容格式、传输方式、MPD文件、业务控制、自适应以及媒体保护等。

VOD


视频点播(英文: Video On DemandVODVoD)是一套可以讓使用者透過網路選擇自己想要看的 视频( Video)內容的系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媒体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