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决胜千里 手机上的企业数字神经末梢

相比誉满全球的家电产品,海尔软件的成就也许不那么显山露水。这家由海尔集团控股,隶属于海尔集团中央研究院的软件企业成立于 1998 年,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管理软件开发和面向日本市场的软件外包及系统集成业务。它颇为丰硕的建树包括为海尔集团开发平板电视控制电路,承担国家 863 集成电路重大专项“家庭网络核心 SoC 开发平台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工作,自主开发了制造执行系统( MES )、仓库管理系统( WMS )、集成质量管理系统( IQMS )、 U-Office 系统等,在青岛软件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实现海尔卓越流程的“最后一公里”
      造访海尔软件之前,笔者对海尔集团的信息化成就早就心向往之。海尔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用斜坡理论来诠释,即把企业看作是放在斜坡上的一个球,这个球随时都会滑下来,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这个球需要越做越大,越推越高。原来很小的一个球体 ( 企业 ) 在很低的位置上,要把它提高上去必须借助几个力:一是基础,即业务流程再造,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和物流,实现高效率的电子商务运作。二是手段,即计算机网络,海尔员工不断增加,海内外的分支机构日益庞大,贸易联系也日趋频繁,要做到及时准确地获得并处理各种信息,就需要有一个安全、可靠、高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作为保证。三是中心,即定单信息流,企业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定单,企业的活力也源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围绕订单这个中心来进行。四就是动力,即速度和创新,计算机信息网络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手段,但同时又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速度要快,企业的业务处理要达到电子商务的要求。所有这四方面加起来的最终目的就是创世界名牌,也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作为海尔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御林军”,海尔软件常常要承担围绕核心业务开展的“攻坚战”,此次推出的终端决策支持系统也不例外。它“诞生”的时代背景是海尔自 2007 4 月开始的 “信息化生存能力”变革――信息化流程再造,用 1000 天实现流程系统创新,完成 2000 2500 个流程的构建,产生一条管理的流水线。
此次海尔进行信息化再造的目的是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建立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卓越流程,形成一个“卓越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服务。在建立整个卓越流程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实现与“端”的可靠、高效、实时的对接,而基于 Windows Mobile 智能手机平台的终端决策支持系统就是针对这“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出的全新解决方案。
微软助力,打造数字神经系统的敏感末梢
海尔集团 CEO 张瑞敏 先生曾经谈到,海尔能不能成功不取决于它生产和制造出了多少商品,而是取决于它的营销体系和流通体系。遵从“变者生存”的法则,海尔一直在积极实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营销体系和流通体系的方法。
如今, BPM( 业务流程再造 ) 的基础上海尔形成了“前台一张网,后台一条链”(“前台一张网”是指海尔客户关系管理网站( haiercrm.com ),“后台一条链”是指海尔的市场链)的业务闭环。构筑了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 ERP 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资金流管理结算系统和遍布全国的分销管理系统及客户服务响应系统,并形成了以定单信息流为核心的各子系统之间无缝连接的系统集成。作为数字神经系统的中枢,海尔的 ERP 系统可以将客户需求快速触发到供应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财务结算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流程系统,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协同服务,大大缩短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
海尔软件技术经理张波涛介绍称,海尔软件之前已为集团下属的各个工贸公司开发并部署了 B/S 架构的竞争力决策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将一线产品代表采集到的市场信息及时上传,以便总部制定随需应变的生产、物流、营销策略。
B/S 架构的系统毕竟脱离不了 PC 终端和互联网环境,产品代表在考察市场、拜访客户后再赶回公司填写表单,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遗漏重要信息。有鉴于此,海尔软件开始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终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 GPRS 实时上传与客户沟通的情况。
犹如丰富、敏感的神经末稍,终端决策支持系统采集到的市场信息可以全天候地及时反提交,不再有时滞。而且,这一平台化的软件通过后台的统一配置就能支持管理模式的即时调整,可以将总部的指示和安排迅速传达给所有一线的工作人员。据介绍,目前海尔软件的终端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在海尔青岛工贸投入使用,并将很快推广到全国。
在谈到终端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历程时,负责这一项目的张波涛向 CIOAge.com 记者介绍称,初期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选择上也曾经有过诸多考虑。最后决定选用 Windows Mobile 6.0 ,一是因为这一系统平台展现出很好的发展趋势,二是因为它可以和微软开发环境紧密结合,三是因为无论是终端设备还是其他资源, Windows Mobile 都有很好的兼容性。同样是经过对比,海尔软件选择了 SQL Server 2005 Windows Server 2008
“后台数据库选择 SQL Server 2005 是因为它在大数据量业务、多线程并发等多个技术方面性能表现优异;而开源数据库往往在这些方面有所局限,并且安全性难以保障。考察了 Web ,虚拟化及安全方面的许多特性后,我们也选择了 Windows Server 2008 。”在接受采访时,张波涛娓娓道来。
       海尔软件成立有专门的研究小组来负责新技术评估。现在他们正在密切跟踪 Visual Studio 2008 SQL Server 2008 的新功能、新特性,计划将之引进到具体的产品研发中来。“在 Visual Studio 2008 环境下可以把程序员和美工的工作更好地结合,这在一些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的开发上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张波涛说。
创新才有竞争力,管窥海尔软件的使命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软件企业必须创新才有竞争力。” 海尔软件总工程师王兵简短的一句话让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创新”二字渗透了海尔精神。
海尔的创新精神在终端决策支持系统上亦不乏闪亮的体现。
第一点,终端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一线产品代表和企业信息流的实时对接。 ERP 系统原来和处在业务前线的工作人员实际是隔离的,现在通过终端决策支持系统绑定在一起,沟通可以立竿见影地创造价值。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毋需了解什么软件原理即可获得来自总部的服务支撑,实现 “人单合一信息化日清”也就有了最便捷的方法和工具。
第二点,这套系统采取了平台化的架构模式。安装在智能手机终端上的客户软件类似一个定制化的浏览器,用户通过它来获取服务器端的应用,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植入其他行业的需求,形成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平台化的架构模式也决定了它和当前市场上的各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本质区别,整个系统的功能不会受限于定制化的业务,便于进行二次开发,甚至在功能变更后也不需要更新客户端。
“管理软件的价值在于提升用户企业的管理水平。”张波涛认为,海尔软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对海尔集团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的深刻了解,能够更好地针对需求开发产品。
海尔软件在海尔集团实施的项目也会包装成具有海尔特色的软件产品。例如海尔软件开发的海尔制造执行系统( HMES Hier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 海尔一卡通 系统,在融合了海尔先进的管理经验后,如今不仅服务于海尔集团内部,而且也成功部署在一汽集团青岛汽车厂、正大集团等企业中,为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管理水平贡献力量。据悉,考虑到终端决策支持系统在基础技术架构上的先进性和灵活性,并且能够植入海尔集团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一系统的产品化工作已经开展,将在 2009 年上半年推出针对餐饮、物流等行业应用的具体产品方案。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重,审慎看待 SOA SaaS
技术的先进性通常是软件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据了解,海尔软件在“数字家庭”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中采用了 SOA 架构,完成前期的需求分析后,现在已经开始做整体架构的设计。谈及对 SOA 的看法, 王兵 博士向 CIOAge.com 介绍说,“我们将 SOA 看作是一种 IT 方法论,它可以指导我们将应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模块化的拆分,然后再封装成可以组合的服务,进而通过组装和复用不断产生新的价值。”
海尔软件在具体项目的接洽中,也曾不乏有人提出 SOA 架构的需求。但王兵却认为,热度与日俱增的 SOA 并非万能。“我们首先要对客户的业务情况和具体需求做分析,要看他是否适合 SOA 架构。 SOA 可以解决后台应用系统构建的一些问题,但不能为了‘ SOA ’而上 SOA 。”在采访中他也告诉笔者,标准对于 SOA 的发展非常重要,现在虽然对于服务的封装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成体系的标准,但如何界定服务颗粒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对于 SaaS 应用的前景,王兵同样持审慎的态度。他认为虽然近两年有关软件即服务的讨论日趋热烈,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以“在线租用”、“软件即服务”为卖点的软件产品,但 SaaS 应用仍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许多具体的技术有待成熟,开发人员的培养和经验积累也需要假以时日。
“和 SOA 一样, SaaS 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认为微软提出的‘ S+S ’架构提出了很好的理念,它不仅强调后端的服务,强调应用的集成和交互,而且重视客户端软件在前端展现层中的作用”。他认为, 不管名词、概念抑或技术是什么,关键要看能否给用户带来价值。

本文出自 “CIOAge.com 程鸿_IT推..”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henghong.blog.51cto.com/10677/101023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Smartphone,企业数字神经,海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