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 和 OSI 模型:WAN 操作主要集中在第 1 层(电气、机械、操作连接)和第 2 层(帧中继、ATM、HDCL、PPP)上。
WAN 连接时常用的术语,包括:
l 用户驻地设备 (CPE) — 位于用户驻地的设备和内部布线,用户驻地设备连接到运营商的电信信道。用户可以从服务提供商处购买 CPE 或租用 CPE。这里的用户是指从服务提供商或运营商订购 WAN 服务的公司。
l 数据通信设备 (DCE) — 也称为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 由将数据放入本地环路的设备组成。DCE 主要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将用户连接到 WAN 网云上的通信链路。
l 数据终端设备 (DTE) — 传送来自客户网络或主机计算机的数据以便在 WAN 上传输的客户设备。DTE 通过 DCE 连接到本地环路。
l 分界点 — 大楼或园区中设定的某个点,用于分隔客户设备和服务提供商设备。在物理上,分界点是位于客户驻地的接线盒,用于将 CPE 电缆连接到本地环路。分界点通常位于技工容易操作的位置。分界点是连接责任由用户转向服务提供商的临界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出现问题时,有必要确定究竟是由用户还是服务提供商负责排除故障或修复故障。
l 本地环路 — 将用户驻地的 CPE 连接到服务提供商中心局的铜缆或光纤电话电缆。本地环路有时也叫做“最后一公里”。
l 中心局 (CO) — 本地服务提供商的设备间或设备大楼,本地电话电缆在此通过交换机和其它设备系统连接到全数字长途光纤通信线路。
WAN 设备
l 调制解调器 — 就是数模转换,为了在不同线路上传输。
l CSU/DSU — 数字线路(例如 T1 或 T3 电信线路)需要一个通道服务单元 (CSU) 和一个数据服务单元 (DSU)。这两者经常合并到同一个名为 CSU/DSU 的设备中。CSU 为数字信号提供端接并通过纠错和线路监控技术确保连接的完整性。DSU 将 T 载体线路帧转换为 LAN 可以解释的帧,也可逆向转换。
l 接入服务器 — 集中处理拨入和拨出用户通信。接入服务器可以同时包含模拟和数字接口,能够同时支持数以百计的用户。
l WAN 交换机 — 电信网络中使用的多端口互连设备。这些设备通常交换帧中继、ATM 或 X.25 之类的流量并在 OSI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运行。在网云中还可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 (PSTN) 交换机来提供电路交换连接,如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ISDN) 或模拟拨号。
l 路由器 — 提供网际互连和用于连接服务提供商网络的 WAN 接入接口端口。这些接口可以是串行接口或其它 WAN 接口。对于某些类型的 WAN 接口,需要通过DSU/CSU 或调制解调器(模拟、电缆或 DSL)之类的外部设备将路由器连接到服务提供商的本地入网点 (POP)。
l 核心路由器 — 驻留在 WAN 中间或主干(而非外围)上的路由器。要能胜任核心路由器的角色,路由器必须能够支持多个电信接口在 WAN 核心中同时以最高速度运行,还必须能够在所有接口上同时全速转发 IP 数据包。路由器还必须支持核心层中需要使用的路由 (routing) 协议。
WAN 物理层标准
WAN 物理层协议描述连接 WAN 服务所需的电气、机械、操作和功能特性。WAN 物理层还描述 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DTE/DCE 接口使用不同的物理层协议,包括:
l EIA/TIA-232 — 此协议使用 25 帧 D 形连接器,允许以 64 kb/s 的速度短距离传输信号。它以前叫做 RS-232。ITU-TV.24 规范的效率与此相同。
l EIA/TIA-449/530 — 此协议是 EIA/TIA-232 的提速版本(最高可达 2 Mb/s)。它使用 36 针 D 形连接器,能够传输更远的距离。它有几个版本。此标准也称为 RS422 和 RS-423。
l EIA/TIA-612/613 — 此标准描述高速串行接口 (HSSI) 协议,该协议使用 60 针 D 形连接器,服务接入速度最高可达 52 Mb/s。
l V.35 — 这是用于规范网络接入设备和数据包网络之间同步通信的 ITU-T 标准。最初的版本支持的数据传输速度为 48 kb/s,现在则支持使用 34 针矩形连接器实现高达 2.048 Mb/s 的速度。
l X.21 — 此协议是用于规范同步数字通信的 ITU-T 标准。它使用 15 针 D 形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