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目录结构

 Linux遵循FHS(文件结构标准)的命名规范。

常见的一级目录:

(1)/bin:存储的是二进制的可执行的命令,属于非管理类的命令。

(2)/sbin:管理类的命令,通常只有管理员使用。

(3)/lib:存放系统级别的库文件。

(4)/etc:放置可执行文件的配置文件。如/etc/init.d 放置启动服务的管理脚             本;/etc/sysconfig放置服务的额外配置文件及网络设备下的相关文件。

(5)/usr:系统资源,专门用于安装系统启动时所需的程序及命令。

     ①/usr/bim

     ②/usr/sbin

     ③/usr/etc

     ④/usr/lib

     ⑤/usr/local

       /usr/local/bin,....../usr/local/lib

     ⑥/usr/share:存放补充文件,与系统运行无关。

(6)/boot:是个特殊目录,放置引导文件(如系统启动时用到的文件,内核就在               这,至关重要)。

(7)/dev:设备文件所在目录。

(8)/home,/root:默认用户登录后的主目录。

(9)/media:挂载目录,系统内置的挂载点(便携性设备,如光盘、优盘)。

     /mnt:挂载目录,系统内置的挂载点(硬盘)。

(10)/opt:可选目录,有些第三方软件把此目录当做默认安装位置,如Nessue和早             期的Oracle。

(11)/proc:伪目录文件,在磁盘上不存在。存放内存中的内核相关信息的映射。

      /sys:伪目录文件,在磁盘上不存在。比如像磁盘这样的存储设备或某些总线             设备的驱动程序相关的属性信息。

(12)/srv:服务运行中的文件的存放位置。

(13)/tmp: 临时文件。

(14)/var:经常发生变化的文件的存放位置。

      /var/log:日志文件。

      /var/run:每个服务运行的PID(进程标示符)文件。

      /var/mail:邮件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装,目录,配置文件,管理员,执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