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商人本能与马云一念之仁

史玉柱商人本能与马云一念之仁
                                 正是马云的一念之仁与史玉柱的商人本性,造成了两大公司股票走势曲线大致相同,但实际却冰火两重天的结局


巨人网络与阿里巴巴分别在 2007 11 1 日和 11 6 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交所上市,先后刷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的融资规模。恰逢全球股市阴雨连绵的季节,美国次级债危机阴云密布,投资人信心大受折损,两家公司上市后均遭遇了股市大跌,许多人被套牢。但是两者的境遇则全然不同。
2007 10 31 日,巨人网络首次公开招股。董事局主席史玉柱以每股 15.50 美元的发行价格卖出 5720 万股,当天即从股民那里换回 8.87 亿美元。第二天价格就蹿升到 20.48 美元,投资者一起叫好。可是没过几天股价就直线回落,直到 2007 12 20 日探底至 9.50 美元。迫于投资者的压力, 2007 12 24 日,史玉柱决定从 8.87 亿美元中拿出 2 亿美元回购巨人股票,此时,巨人股价是 10.5 美元。回购股票救市,依然招来质疑: 2 个月前,史玉柱用 1290 万股,换回 2 亿美元,现在扔回 2 亿美元,却换回近 2000 万股,凭什么好处全是你的?但是回购没有挽回巨人股价的颓势。 2008 2 8 日收盘价为 10.39 美元。巨人高价发行,一下子套牢了精于股票投资的美国人。个别美国投资者压抑不住被套牢的沮丧 , 干脆起诉巨人网络披露信息不完整,让史玉柱备受压力。
IT 精英刘韧 11 1 日没睡觉,在高位抢先吃进了大量巨人股份,也后悔不已。或许史玉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很值得美国股民和中国 IT 精英谨记: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能不能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最大的挑战是他能不能抵挡诱惑 ?遗憾的是,恐怕连史玉柱自己也没有守住以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商人的本能让他提高了发行价。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则显得淡定自如。在香港、美国等地路演成功后,投行建议把阿里巴巴发行价定在 20 港元以上,马云依然把发行价圈定在 13.5 港元。首日开盘价即为 30 港元,收盘 39 港元,暴涨 192.59% 。上市两月来最高价达 41.80 港元,成为港股 新股王 。可是,受美国股市持续低迷拖累,阿里巴巴 (1688.HK) 也未能独善其身,最低价至 16.34 港元。 2008 2 8 日,阿里巴巴收市报 19.58 港元。但是阿里巴巴的下滑被各大机构认为是暂时的,花旗、高盛、德信等国际大投行依然维持其目标价锁定在 30 港元以上。马云当初的一念之仁收获了平和。马云的逻辑是 , 可以把价格定高,公司可以多筹集 10 亿美元,但是这样做有点竭泽而渔。一如阿里巴巴崇尚与客户和员工的分享,与投资者分享红利是其一贯价值取向的延续而已。
看上去,是马云的一念之仁,克制住了商人逐利的本性,避免了跌破发行价的尴尬。实际上一念之差的背后却有着不寻常的故事。
史玉柱从来不准备做公众的玩偶,他执意要做他自己。商人只要有利便可起早。多募集资金,多兑现一些创业的盈余,无可厚非。巨人垮过一回,没有得到过什么怜悯。面对那些投机者,史玉柱不须承担责任。股市定价是市场对创业者价值的认同。这不是创业者的主观意向起作用,而是市场的综合判断。作为创业者,当市场机会给了你可以赚取更多的钱,可以一次性兑现更多价值,可以融到更多以后发展的资金,何乐而不为呢?
史玉柱坦言, 商业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我是一个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为企业赚取更多利润。要一个商人又要赚钱又要宣扬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在史玉柱眼里,商人过多地讲道德和慈悲,只能导致人格分裂。史玉柱不干违法的事,承诺的东西,也从来不躲避。 2004 年,史玉柱借助脑白金赚取的利润,主动偿还了巨人大厦的欠债 2.5 亿元,换回了巨大的商誉。
马云的商业观与史玉柱有着明显的区别。他立志要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阿里巴巴的企业愿景是 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善于说朴实的白话: 真想赚钱需把钱看轻 财富的本意是帮助他人赚钱 如果不让别人富起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虚幻的东西 研究对手就是往后看,只有研究明天、研究自己才是往前看 管理一家公司不需要股权而需要智慧 ,等等。这些体现马云商业价值观的大白话,都已经在阿里巴巴的公司运作中体现出来。
历史教训告诉史玉柱股权不能分散,所以巨人网络公司上市,史玉柱持有了 68.43% 的股权。为了满足上市股权分散的需要,上市前他把女儿持有的 1000 万股,作价 10 美元一股卖给了六大投行。马云却只持有阿里巴巴 7% 的股权,而阿里巴巴 65% 的员工持有股权,阿里巴巴 B2B 上市以后, 1000 多名员工一下子成了白万富翁。马云认为,中国太多企业因为强调控股权与控制权,而最终陷入利益争斗,影响了公司发展。管理和控制一家公司更需要智慧。
两相比较,马云的商业观和成就得到了世界商界的认可。史、马均为 2007 年风云人物,但是马云入选美国《商业周刊》 20 2007 年最佳领袖和 2008 24 位对世界未来商业、财政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力的风云人物榜单。而史玉柱则毫无斩获。可以说,正是马云的一念之仁与史玉柱的商人本性,造成了两大公司股票走势曲线大致相同,但实际却冰火两重天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子商务,上市,马云,休闲,史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