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联网产品运营

 互联网产品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被提出来,大约也就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再强调策划-设计-开发-运营这些专业分工,又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

上个月,有两位同事连续和我谈到同一个问题:什么是产品运营?

看看业内的运营人员,大部分被称作“社区管理员”或者“活动策划”,小部分被称作“内容审核员”,听上去都不是高级岗位。甚至可以说,大部分运营工作都是前景平平的普通岗位。这时大佬发话了:要升职加薪,行,你先告诉我,产品运营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别说价值了,就连产品运营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个概念也模糊不清,缺乏一个标准定义。有时候跟客服混淆在一起,有时候跟推广混淆在一起,有时候跟编辑混淆在一起。即便声称“运营很重要”的人,也未必能解释这一点。基本上运营工作就是个跟内容,跟用户打交道的大杂烩。

但你没法这样跟大佬去讲。甚至解释给自己听,也觉得含混,糊涂。一笔糊涂账,怎么让人家来重视你?

跟同事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试图作一些总结。

1、内容建设

需要运营的产品,基本上是内容型的产品,受到“趋同扩散”法则的影响。因此必须得建立内容标准,什么样的内容是好的,被提倡的;什么样的内容是不好的,不受欢迎的。

建立标准有两个手段,首先是审核,将不适当的内容和申请给剔除出去;其次是推荐,利用加精、置顶、推荐位更新、专题制作等方式,让好的内容增加曝光率,在鼓励作者的同时也传播了内容价值观。与传统编辑工作不同的是,运营人员追求的并非流量,而是内容价值观的普及,通过内容价值观来筛选用户群,再引导用户群去自发维护适当的内容氛围。

如果没有运营工作,内容就会泥沙俱下,劣质的内容驱逐优质的用户,目标用户难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广告垃圾泛滥,使产品失去控制。

也有人说,版主不就是干这事情的吗,为什么还需要专职的运营人员?

这问题解释起来比较复杂。首先,版主也是需要发掘和管理的,干这事儿的通常是专职运营人员。其次,只有在一个成熟的社区,版主才能获取足够的成就感,他的投入才是可信赖的。那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答案是,先由专职运营人员将社区推向成熟,再将管理职责逐步下放给版主和站长。最后,版主管理制仅在论坛化的公共中心生效,并不适合所有的内容型产品。

除此之外,对于内容公共中心的主题和人群细分(比如开版),使阅读和讨论更有针对性,也是另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内容建设任务。

2、用户维护

根据产品性质的不同,用户维护的手段也千差万别。共通的部分,一是建立和完善帮助系统,发布友好的产品公告;二是解决用户的投诉和困难,尤其与高端用户保持密切联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人工服务;三是主动邀请有价值的用户前来尝试产品,拉人入伙。

对某些强调等级权限的产品,用户维护包括对用户等级的审核,控制精确的升级,降级。

对某些社区化的产品,用户维护包括调节用户群的矛盾,裁决争议,调和氛围。

对某些新推出的产品或功能,用户维护包括引导用户了解特色,适应场景,融入社群之中。

相比起内容建设来说,用户维护的工作通常琐碎,很难作量化的评估,也就很容易被低估。但如果我们换一个宏大的说法:用户维护,即用户群与产品之间的情绪管理,即这款产品的公共关系管理,这其实更接近本质。以“管理员”虚拟角色直接面对用户的运营人员,在某种意义上代言了产品形象并与用户对话,他们面向高端用户或群体用户提供的客户服务,资源投入低而情感附加值高,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产品品牌形象。

3、活动组织

产品活动通常有三种,一种是内容导向的,引导用户产出符合要求的内容,借此传播产品的内容价值观。一种是社群导向的,通过煽动用户互动来推动社群关系的扩展,活跃社群氛围。一种是产品本位导向的,通过大众化的参与来普及产品特色,加强产品品牌。

不论哪一种活动,都需要方案策划,页面设计,组织实施。都需要专业的运营人员来操作。所谓“专业”,不是指他点子多,点子鬼,而是指他非常了解自己的产 品,非常了解自己的用户,能结合产品特点和用户特点去策划组织活动,能控制好活动的氛围和节奏,最终为产品带来计划内的促进效果。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现在大部分的产品活动都是盲目的,低劣的,杂乱而无章法的。这说明产品运营人员还不够成熟,也说明大佬对活动还不够重视。

在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中,用户普遍存在无所事事的状态。寂寞,又不知所措。如果一个产品为用户制造更多的话题,带来更多的玩法,就容易得到他们的忠诚。单纯靠产品本身实现这一点殊为不易,活动成为了重要的提升用户活跃度的运营手段,类似于某种产品健身运动。显而易见,越活跃的用户就越依赖这款产品,我们是如此在乎产品黏性,却对于好的活动如此漫不经心,任由用户发呆,还自以为束手无策。

4、辅助策划

最好的测试工程师一定是个不错的开发工程师,同样的,最好的产品运营人员也一定是个不错的产品设计师。不论产品经理们怎么叫嚷着“从用户需求出发”,也无法回避这么一个事实:只有接近用户的人才能了解用户。那么,谁最接近用户?

答案是:产品运营人员。只有成天跟用户打交道的他们,才最了解用户的感受。反而是策划人员隔岸观火,浅尝辄止,有可能异想天开,有可能以偏概全。因此运营人员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用户研究的职责。

他们既理解用户的需求,又理解产品的结构,站在这样一个立场上,能够为策划组带来非常大的帮助,提升产品设计上的可靠性。以我带队的项目为例子,策划组的每一个设计,都要事先提给运营组去做效果预测;凡是运营组提出的产品建议,质量都非常之高;而每当策划组对用户需求把握不准,或是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都请求运营组来进行用户访谈,把这个结果当作是客观的裁决依据。很显然,这时运营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成了极大的优势。

可惜的是,在轻运营而重功能的大气候下,驱动运营团队工作的更多是考核标准而非工作热情。他们的职责是生硬的,手段是僵硬的。最应该了解用户的运营人员,很多却并没有融入用户群,仅仅是机械完成上级任务,达成考核指标而已,与用户保持着冷冰冰的距离。这不仅自断双臂,同时也断策划人员一臂。可谓害人害己。

回到主题上来,到底什么是产品运营?

以上四点就是我的回答。其中不包含推广部分,因为那非我所长,所知不多。而对于淘宝这样的运营驱动的巨型产品,我的总结自然也不能将其囊括。总之,这些经验聊胜于无。

如今的互联网市场,产品本身作为硬实力,早已呈现出了高度同质化的现象。如果缺乏强大的推广资源,单单依靠产品设计优势去占领市场,何其困难。而产品运营 作为软实力,就能够拿出差异化的用户服务来加强产品竞争力。最终硬实力也好,软实力也好,都会转化成产品特色的一部分。分不出高下尊卑。


从这个立场出发,产品运营的价值其实被大大地低估了。不仅大佬对运营概念不理解,不重视;同时也受累于相关人员整体实力偏弱,运营职能的实现残缺不全,流于表面。那么转变到底是由大佬高薪吸引人才开始,还是由运营人员奋发图强开
始?

http://www.20ju.com/content/V136137_1.htm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产品策划,互联网产品运营,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