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带来的学历证贬值

         二十年前,中国的学子们大学毕业是不会考虑就业的问题,由国家分配到精英部门去工作,待遇和机会都非常好,是金领。十年前,教育开始发展,大学生也变多了,毕业后有人开始面临失业,竞争工作职位成了热门功课,大家都成了白领。现在,我们的教育变成了产业,一个面向学子们的产业,自己也急剧扩大规模,就象把自己变成了更巨大的生产车间一样,扩招和增加产量,制造出大量的大学生产品,象印钞机那样产生出大量的学历证来。于是在企业的待遇里,大学生就成了蓝领。如今的大学生连卖猪肉、擦皮鞋、卖糖葫芦都干,大学教育培养蓝领的现象已经成了热门话题,学历证在人们手里已经快变得一文不值。
        这里不想讨论为什么这样不值钱的学历证教育部门还能卖得这么贵,说点其它的。今天说说教育扩招的一些问题。为方便表述,暂且将我们的教育称为教育行业好了,以免和我们以往的好印象混淆。教育行业产业化以后,就和一般的企业通常的毛病,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扩张规模增加产量也就不难理解,当然国家也正需要。在这个企业机器中,产品就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生产线上的学历证当然是发得越多越好。在某些业内人士眼里,学历证和钞票的区别其实并不大。这是个生来就很逢时的企业,如果还算是个负责一些的企业,怎么大制造都没什么好说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也在情理和合理之中。不过,学历贬值问题是不是过于严重了些,对于社会上的大学生无用论以及企业们对我们大学生的不正常待遇问题,我们的教育行业为什么没有也懒于给自己的产品做任何有力的辩解和维护支持?是承认自己生产出来的都是废品和垃圾还是因为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对学子们负责,认为自己是一个垄断行业,不管做得多么糟糕人们还是得读书?
        无论怎样,让人才成为蓝领的现状是教育行业品牌价值下降甚至丧失的表现。这在理论上我们是不是应该理解为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就不合格?因为,我们的大学的目标是出产人才和社会精英,而不是不被企业接受和认可的几乎和民工等价的蓝领。教育行业这些年只顾着扩张了,没精力和时间来维护自己的品牌和抓“生产”上的质量问题。而且,学历证发滥了,发多了,就好象钞票印刷得过多就一定会贬值一样,学历“教育币”也要贬值。同样被贬值的是我们这些标有中国品牌的人才们的面子和价值,而中国的大学品牌价值也会让人怀疑。在国外,中国制造的学历已经得不到很好的承认,国内比较宽余的家庭也优先选择送自己的子女搞个外国高校的“教育外币”,表面上是海龟和镀金,实际上说明了什么大家其实都明白。不管怎样到头来丢的还是教育行业面子。
        理解教育行业的领导们面子观念其实是很好的,不然怎么总是花大钱把自己的学府修了又修,搞得特气派。不知道这类事关品牌价值的面子工程他们是不是也愿意从这些庞大的经费中抠出一点点来修缮一下?多产出一些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人才,让学历证也能和黄金一样保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大学扩招带来的学历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