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历程

     在国企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职称”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关系到工资待遇和工作升迁,甚至关系到分房子,或者找对象(呵呵,开玩笑的)。
    以前职称都是评的,需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评,而且有地方有名额限制。03年我毕业去一家国企,同一个部门就有一位高工,他的工资要高出我一倍,可以看出差距还是很大。厂里规定大学本科毕业是员级(比如车间技术员),工资满一年后才是助理工程师,工资满5年才能评工程师,满10年才能评高工。
       如果对于传统行业(比如机械,化工等)要达到相应能力确实需要这么长时间,但是对于计算机这些新兴行业,英雄是不问出身的,能力是第一的。所以国家也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由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主办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也应运而生,通过考试就表明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不再进行相应的评审工作。
       记得当时拿到软考网络工程师证书后,拿到人事部,当月就把工资等级调成工程师级别,心里那个喜的,其实不主要是钱的原因,更多是一种能够被人承认的满足感。不过这个证书说实话通过率虽然不高,但是真正含金量没多少,在后来参加工作在也没拿出来过,没办法,中国的考试向来如此。可以看出软考适合国企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毕竟有人事部的章。
     不过软考中有一个证书很特别,可以算得上真正的资格证书,就是信息系统监理师,是信息系统监理师唯一的上刚  证。做过监理这行朋友都知道,没用监理证,只能做监理员,当不了总监和监理师,只能做做文档和旁站的工作。我后来去的一家监理公司是第一批或者信息系统监理的企业,或者监理师证书只有一个人,做项目或者投标都是挂他的名字。当时这样证书如果可以挂靠到一些单位,每年可以收一些客观费用。当时通过考试通过率那么低,现在想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1、考试的方向和内容比较新,不容易把握。2、有能力的人一般不去做这一行。不是歧视做监理的。建筑行业一般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流做设计,二流的做实施,三流的做监理。其实做监理最重要是协调和管理能力,当然技术也是不可缺少的。言归正传,信息系统监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项目管理。由于我之前做过网络管理并通过软考网工,并经常写一些小软件,懂一些软件开发知识,做了一些实际监理项目,并恶补项目管理知识,通过就很顺利。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记得前不久和一个监理公司负责人聊到监理证的事情,他发表感慨现在比以前更难考了,呵呵。
       以上就是我的软考经历,可以看出当时参加软考的原因,职称、资格和费用。软考的费用比起厂商的考试费可便宜多了,对于刚毕业或者在校生有很大的诱惑。
    虽然现在工作很忙,但是对软考仍情有独钟,有时间就看软件设计师和系统分析师的教程,毕竟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考,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