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挖吧――Logminer(3)Logminer简单操作流程

终于到了真正的操作篇,不过Logminer的操作真的是很简单,关键还是当中的一些原理和如何合理应用Logminer。

再回顾一下之前的准备工作:

ALTER DATABASE ADD SUPPLEMENTAL LOG DATA;附加日志功能开启

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这个没说,不过防止nologging,这个o小白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sql;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d.sql;运行这两个脚本,建立DBMS_LOGMNR和DBMS_LOGMNR_D这两个包,建立必要的存储过程和动态视图。

alter system set utl_file_dir=’/home/oracle/logminer’ scope=spfile;数据字典文件所在目录,需要注意的是只能修改参数文件的值,也就是修改后必须重启数据库。

execute dbms_logmnr_d.build(dictionary_filename => 'logminer_dict.ora',dictionary_location => '/home/oracle/logminer',options => dbms_logmnr_d.STORE_IN_FLAT_FILE);

这个操作很有趣,是建立数据字典文件的一个操作。那这个操作指定数据字典文件的名字,路径和选项。

这三个参数很有趣,我们先来看选项。选项有这两个(STORE_IN_FLAT_FILE) 和(STORE_IN_REDO_LOGS),就字面很容易理解,前者就是存成普通的文本文件,可以直接打开查看的,通常情况下就是这种,后者就是存成重做日志文件。

普通情况下呢,我们一般只需指定数据字典文件名和数据字典路径,那默认就是用STORE_IN_FLAT_FILE存的,并且此时不能使用STORE_IN_REDO_LOGS的方式,否则就会出错。如果要指定STORE_IN_REDO_LOGS,那就不能指定数据字典文件名和数据字典路径,否则也会报错。那通常情况下我们选用(STORE_IN_FLAT_FILE的方式,消耗的资源会更少,但是存在一定的同步的问题,不过一边不影响Logminer。

仔细看日志的我的文章的同学知道,前次文章中我的一个操作是@logminer,那给大家贴出来logminer.sql具体写的是什么:

BEGIN

        dbms_logmnr_d.build(dictionary_filename => 'logminer_dict.ora',dictionary_location => '/home/oracle/logminer',options => dbms_logmnr_d.STORE_IN_FLAT_FILE);
        dbms_logmnr.add_logfile(
        options => dbms_logmnr.new,
        logfilename => '&1' );
        dbms_logmnr.start_logmnr(
        dictfilename => '/home/oracle/logminer/logminer_dict.ora');
END;
/
可以看到,Logminer在具体操作中就是运行两个包。(之前还要做一个数据字典的重建,这个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也可以实验一下如果不做会怎么样~)

dbms_logmnr.add_logfile,指定Logminer要挖的日志。

logfilename指定要分析的日志文件的路径,o小白这里用了参数,在添加的时候直接在后面加上路径:

SQL> @logminer '/home/oracle/archive/1_13_769218757.dbf'
old   4:         logfilename => '&1' );
new   4:         logfilename => '/home/oracle/archive/1_13_769218757.dbf'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options有两个值:

DBMS_LOGMNR.NEW,表示是一个新的Logminer的会话和新的分析日志列表。

DBMS_LOGMNR.ADDFILE:表示添加到当前的分析日志列表中,也就是默认值。

DBMS_LOGMNR.REMOVEFILE:从日志列表中移除某个文件。需要注意的是,从11g开始oracle不推荐这么做,oracle推荐用dbms_logmnr.REMOVE_LOGFILE这个子程序来做,这样的话逻辑会更清楚一点,当然原来的也兼容可用。

而关于DBMS_LOGMNR.START_LOGMNR呢,比较复杂,所以直接贴出来它的结果DBMS_LOGMNR.START_LOGMNR ( startScn IN NUMBER default 0, endScn IN NUMBER default 0, startTime IN DATE default '01-jan-1988', endTime IN DATE default '31-dec-2110', DictFileName IN VARCHAR2 default '', Options IN BINARY_INTEGER default 0 );

从上可以看出通过这个包可以指定Logminer处理的开始/结束SCN号,开始/结束时间,数据字典文件,和选项。

有关于这个我想在之后的一章具体解释,其实oracle官方文档有比较好的解答了,具体怎么做怎么选查一下文档就明白了,简单易用就是Logminer的一个好处。

跑过脚本之后就可以从V$LOGMNR_CONTENTS里面拿到需要的值,

SQL> select sql_redo,timestamp,username,session_info from v$logmnr_contents where table_name='LOGMNR_TEST';

SQL_REDO
--------------------------------------------------------------------------------
TIMESTAMP USERNAME
--------- ------------------------------
SESSION_INFO
--------------------------------------------------------------------------------
drop table logmnr_test;
08-DEC-11 SYS
login_username=SYS client_info= OS_username=oracle Machine_name=localhost.locald
omain OS_terminal=pts/3 OS_process_id=350 [email protected]
ldomain (TNS V1-V3)

这是昨天做实验的结果,还有其他格式各样有用的字段。

在这之后,我们可以调用DBMS_LOGMNR.END_LOGMNR;来终结本次的Logminer的会话。

DBMS_LOGMNR包还有很多其他的子程序,在下章会做一个说明

可以看到啊,Logminer的一个简单的操作还是会比较简单的,但是怎么高效的去用在什么场景下去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点,熟知原理,合理运用,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DBA。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LOGMINER,dbms_logmnr,数据字典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