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法门的溃灭与ERP的新生
昨天晚上聆听了张老师关于八万四千法门的论述,心生敬意。核心意思是能进去的通常只是一个门,能出来的可以是多个门,这对于我们信息化工作者来说,启发还是相当大的。
曾几何时,我们都把基于物料的信息化工作称呼为ERP,并寄达了非常的厚望,我的理解它是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门,自然不应当是全部门,这个时候我们要出来,从哪个门出来?当然出来是为了更好地进去,进入更高的殿堂。
基于时间的信息化门应该是一个门。最近所做的关于时间链的研究,是我刚进门,希望有朋友从这个门出来,我们会相遇,可以交流信息化世界的风景。
昨天思考到不管通过什么门抵达,信息化世界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经济组织增值,即便它可能就是经济组织本身。所以我考虑做一个对比表,简单描述一下这两个门的一些差异,或许一个门的入口处于宽阔的大道边上,另外一个却在山涧。心转斗移,谁说现在的大道在未来就不是山涧?或许现在我们晓得了通过山涧的门进出,就为未来找到一条路。
--------------
张西振:八万四千法门
佛家讲修行有八万四千
法门,但作为一个修行者,则只能选定一个法门。如果想每个法门都学一点,则不会有成就。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就像一座大房子开了很多门,你想同时从两个门进入,那是永远也进不了屋的。只有“一门深入”,才能“登堂入室”。可一旦进了门,你就会发现无论哪一个门都可以进来, 也可以出去。可是入门之前,找到或者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方便法门”却并非易事。
愚顽的同事 喻伟为了寻找进入厂附近的仙岩风景区“免票”路径,曾经“证悟”了一次这个道理。从风景区的外围观看,怎么看也只有收门票的那一条路好走,周围的山间小路一条条,就是不能断定那一条可以进去。盲目上山,十次有九次是要“误入歧途”的。可是一旦进去了,从里面向外找路,就变得非常容易,只要稍稍偏离一下主游览路线,就能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当然就是下一次的进路)。
啥学问都是这么个理儿。
* * *
从一条路进来了,不能就认为这世界上只有这一条路。无论是学什么的,如果只记得一条道,也就和在饥饿状态下训练走迷宫的小白鼠一样,一旦这一条道被堵死了,就走投无路了。其实这就是迷信。
“迷信”有很多种,不是宗教、精神领域里的专利。有的人迷信鬼神、有的人迷信金钱、有的人迷信权力,还有人迷信科学。俺说有人迷信科学,可能让“有人”犯晕了:科学和迷信不是形同水火吗?世界上的事情偏偏就这么怪,“有人”就能把拿科学当成迷信的对象,连一点科学精神都没有,还以为自己很科学。譬如有一位院士,不去做一个科学家该做的事,硬说中医没有遵循“假说-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就是“伪科学”,其实他忘记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医诞生之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学方法存在于世,当然也不可能自称是科学,当然也就没有“伪”过(称之为“非科学”则比较恰当)。
能入门的就会“信”,能出门的才会不“迷信”。但这世上能入门者多,能出门者少。
* * *
知道这世界上有许多条认识路径,就不要认为只有自己走过的那一条路才是路。
譬如科学研究的“假说-检验”方法是一条很好的认识路径,特别是对于象物理学所处理的对象的认识过程中,是有非凡效果的。这条路径既然能够走通,而且走得人还很多,可能也已经修成了高速公路,那就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径。但就算这条路修得在好,也仅仅是一条路而已。最好的路也不等于唯一的路。
那么怎样评价一条路呢?首先是这条路能够走通,也就是有效;其次是这条路
走起来效率高,或者是路径最短,或者是道路最宽,总之能够让你尽快的达到目的地,就是好路。当然更重要是要适合你走。如果你开着宝马车,走高速公路最好,山间小道打死也开不上去。如果你开一辆手扶拖拉机,还是走走乡间机耕道比较合适。
认识世界的路经本来就很多,那么四万八千法门哪一个门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作用。譬如科学认识方法,譬如艺术认识方法,譬如哲学认识方法,譬如佛家的认识方法,譬如中国的太极认识方法,不过是一个大屋子的不同的门而已。
愚顽和同事周日经常相约攀登厂附近的大罗山,我们总是从
茶山一侧开始登山,可以上的山来,就会碰到很多从仙岩、从瑶溪、从龙湾方向登上来的有人。不同路径上山的人在山顶上相遇,正好可以对话交流,也没见那一拨人硬说其他路径上山的人是“伪登山”。
四万八千法门都可以登堂入室,四万八千法门入室的人可以相互交流,讲述另一条登山的路上的风景,那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交流平台——大家登的是同一座山。不同的认识方法,经验的、科学的、艺术的、哲学的、佛家的、道家的、儒家的、西方的、中国的……也许还有不同宗教的,也有一个对话的平台,那就是我们拥有共同的人类
生活,而生活方式的细微差异,则更显出人类文化、知识的丰富性,没有必要一定要把其他方便法门得来的认识成果统统消灭。
* * *
回到
企业
管理来。
对于企业这样一个事物,大家的认识可以说是五
花八门,管理学也被称为丛林之学。有人从一个角度似乎读懂了企业这本大书,就以为自己发现了企业的“本质”,掌握了“真理”,其他人说的统统不对。
其实,人们对企业、对管理的从不同视角总结出来的不同的理论,也都是一些方便法门,或者如韦伯所说,是一些“理想类型”。理想类型能够
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一些特征,而且不同的理想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不同的特征,但不是那一个理想类型就真的掌握的“本质”,就是唯一的“真理”了。其实哪一个理想类型也不等于企业生产
经营
活动的全部。
如果在把“镜头”拉近一些,还可以发现企业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一些特征,总结出不太一样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活动,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开展这项活动,但不能说哪一种认识就把握本质,就是唯一的真理。
当然,不同的“理想类型”作为认识与制定行动方案的
工具,是相互竞争的,选择的依据是有用、有效、方便、适用。
再就是,选定一种“理想类型”,往往需要更多的支撑者,这又是“模式语言管理”的基本原理了。模式语言中的模式,也不过是方便法门,没有哪个模式是“本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