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com 独家特稿】作为RSA公司的首席科学家,Burt Kaliski博士在密码学领域中有着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加密算法和公匙标准的制定,几乎都能看到Kaliski博士名字。 除了领导了公钥密码标准(PKCS)的制定之外,Kaliski博士还是密码学和安全百科全书顾问委员会成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Kaliski博士还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和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客座教授和顾问委员会成员。可以说,Kaliski在加密与密码学领域中,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2009年11月,51CTO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现任EMC技术总裁办公室,全球创新网络高级总监的Burt Kaliski 博士。就当前安全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当记者提及自EMC收购RSA后,Kaliski博士的官方博客鲜有更新时,Kaliski开玩笑称:“或许我的博客和谐了”。
RSA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Burt Kaliski博士
这显然是Kaliski博士的美国式幽默,他坦言,之所以博客中鲜有研究成果的分享,并非自己不关注了,而是工作的重点转移了。他说:“我随RSA加入EMC,职责有了新的变化。我虽然非常爱好密码学方面的研究,但是,我现在的责任是做有利于EMC更广的研究,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花工夫。”
紧密地国际合作交流是密码学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有位密码学领域中的名人,让Kaliski博士绝得很钦佩,她就是中国密码学专家王小云博士。在他看来,王小云教授所获得的成就对密码学领域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表示,有幸作为武汉大学的客座教授,在最近一次讨论中,与中国密码学的一些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了密码学面临新的挑战。像这样的交流,能够促进密码学的发展,同时,Kaliski博士多次强调,不光是密码学,对于任何学术研究来说,国际合作、国际交流都显得非常重要。他认为在密码学标准算法方面,标准的形成必须是全球科学家合作。令他欣喜的是:新的密码学算法、方法,正在不断地被提出。
不过,目前很多现有的加密算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对于不断推陈出新的密码学算法来说,不得不说是个尴尬。Kaliski博士认为将现成的密码算法运用到新的应用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新的基础架构不断的发展,怎样将可信计算、虚拟化与密码学结合起来,证在保护新的基础架构方面有重要、很好的应用也是IT领域应该重视的。在Kaliski博士看来,中国在新的信息基础架构方面走在世界的前端,中国正在发现新的应用,这也得益于中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的确,在Kaliski博士这样的密码学家眼里,有责任将现成的、久经考验的密码算法,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现一种新的知识,比如正在中国开展的“道里”(Daoli)项目。
据Kaliski博士介绍,三年前,他在和现任EMC中国实验室主任及首席科学家毛文波博士一起定义中国实验室工作的时候,发现中国可信计算的研究是很了不起的。当时决定在这方面把它作为中国实验室的一个长期工作。这就是“道里”项目的由来。
在51CTO记者看来,EMC本身在转向云计算、云基础架构的过程中,并购了在安全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RSA,于此同时EMC还并购了VMware的虚拟化,这对于EMC来说,相当于基础架构中的虚拟化、云计算、安全都是现成的,而且是领先的技术。而“道里”项目就是完全在这三个方面的结合部,所以在Kaliski博士看来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也增强了EMC技术上的领先性和信心。
对于“道里”项目中的精华:可信计算+虚拟架构、虚拟化技术,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个“潜力股”, Kaliski博士欣喜的向51CTO.com记者介绍,这些方法多数都是中国研究出来的。可以说,这是了不起的应用。因为它将各方面的研究人员,所掌握的多方面知识和技术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应用,同时发现新的方法和现有方法进行组合。
“道里”项目诠释创新网络
在EMC有一句格言:在局部地区产生知识,把知识传播到全球,分布于EMC全球的各个部门。而对于安全、可信计算、虚拟化,EMC得益于这些知识在中国的生存、扩大,现在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已经传播到EMC在全球的各个部门。
其实在记者看来,这也是创新网络的一个很好的诠释,作为EMC创新网络的第一个研究团体,EMC中国实验室证明我们这种做法是很有成效的。(注:EMC中国实验室由毛文波博士领导,设在拥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地区,附近有多所著名的大学。)
创新网络计划遵循一个简单的模式:“在当地拓展知识,向全球传播知识。” EMC中国实验室进行的前沿研究,与EMC在北京、上海、圣克拉拉、西雅图、剑桥和霍普金顿的实验室进行的产品研发之间,有着清晰的联系。
Kaliski博士向记者透露:EMC的研究人员有两顶任务。第一,他们在EMC的战略性技术领域扩展知识(例如,EMC中国实验室正在探索的两大领域是云信息管理和可信虚拟基础设施)。第二,他们向EMC产品开发部门转化知识。例如,他们将把对可信基础设施的研究创新转化到验证效用计算的系统中。
Kaliski博士说“我们不需要一个大型研究组织来从事前沿研究。我们需要的是宽广的研究视野,它能在EMC更大的、已有的聚焦于产品研发的业务中开花。我们需要的是EMC的前沿技术研究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相互合作,与学术机构合作,加速创新。”
据记者了解,EMC中国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协作,开展“道里”可信虚拟基础设施研究项目已经有几年了。该研究项目致力于在云计算这样多租户的计算环境中,实现租户之间的隔离,并且保护平台提供者不受恶意租户的攻击。(多租户的计算环境有点像IT“公寓楼”。只不过它不提供“住房”,而是为大量独立租户提供IT平台。)
显然,“道里”项目就是创新网络一个很好的诠释。由中国实验室开创并领导的“道里”研究项目正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它的价值和影响。“道里”项目的开放式网站( www.daoliproject.org)展示了该项目的研究资料,并使得大学和工业界的合作者通过Web 2.0的方式讨论项目的发展。“道里”项目的诸多合作单位还赞助了由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并在中国举办了“2008年度亚太可信基础架构技术”国际会议。
在采访结束时,Kaliski博士坦言,他现在仍然继续做安全领域方面的研究,比如量子密码学等,而对于如何保护更重要的应用数据,Kaliski博士提出了三条建议:1、密钥越长越好。2、不光用一种算法来假定,用多种算法来假定。3、如果对于特殊需要的,加上更多物理方面的保护。
原文链接: http://netsecurity.51cto.com/art/200912/172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