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参加测试职业领域问卷引发的深思---规范的测试

今天做了一份有关测试领域的网上问卷,引发了我很多的反思和深思,根据类别整理了一个系列博文,希望与各位分享:

原题1: 贵公司是否使用了如下缺陷分析方法进行缺陷分析(多选):

A: 召开缺陷分析会议,讨论汇总各缺陷产生的原因
B: 使用ODC缺陷分析方法
C: 使用Gompertz方法
D: 使用Rayleigh分析方法
E: 使用DRM分析方法
F: 使用四象限分析方法
G: 其它方法,请注明__

对于QA团队,理论上因为用多种方法参与到缺陷的分析中,但是现实的情况下,QA团队还是以测试团队的表现形式存在着,缺陷分析大多数还是由开发团队以A的模式判定着,并且以这个方向为主导,要打造健壮的QA团队应该是不仅仅只能选A,要学习并反思

原题2: 您在测试工作中进行什么样的静态测试?(多选)

A: 终端用户/客户评审
B: 结构化走读
C: 项目评审
D: 正规检视
E: 其它,请注明__
F: 不做静态测试

原题3:您在测试工作中进行什么样的动态测试?(多选)

A: 系统测试
B: 单元/模块测试
C: 压力/容量测试
D: 控制测试
E: 集成/联调查测试
F: 可接受性测试
G: 其它,请注明__
H: 不做动态测试 

以上两题是我们团队目前的状况:

静态测试:尽早的邀请客户对需求进行签署,UAT前提供给客户测试的Case完成了A;组织QA团队对需求、功能点、页面流、工作流进行走读,提出关键点,完成了B;QA对需求的理解转化为页面模拟流及Case,与项目经理、组长、开发工程师进行评审,到达C的效果

动态测试:A、B、F属于传统做法,我们也在遵循,C、D、F如客户不提出特殊要求,以F客户的接受为主作为约束,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但是从项目成果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反作用。当用户没有明确需求的时候,QA团队过多的要求C和D,经常被调侃为镀金,这对QA隶属于项目团队来说,只能接受。因为项目管理中,一切活动的根基还是需求。

原题4:贵公司是如何进行测试度量工作?(多选)

A: 没有进行测试度量
B: 针对需求数、用例数、缺陷数等规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C: 针对任务的计划起止日期、实际起止日期、计划实施天数、完成百分比等任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D: 针对各类工作量投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E: 针对缺陷,按各类属性进行了分类统计
F: 针对上面数据,进行了一些指标分析
D: 通过培训等方式转行

学习B-E的思路,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原题5:贵公司测试用例是如何设计得到的?

A: 没有需求,直接针对发布的系统边测边写用例
B: 有需求文档,针对需求直接编写用例,想到哪写到哪
C: 针对需求进行测试设计,使用各类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边界值法等)设计用例,充分考虑覆盖率
D: 针对需求进行测试分析,得到测试项(测试点);然后针对测试项,使用各类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边界值法等)设计用例,充分考虑覆盖率

D是最科学的做法,我们团队也在遵循,但是从覆盖率上说,兼容性/安全性/稳定性/健壮性上还需要多方面考量

本文出自 “叶子文文” 博客,谢绝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测试,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