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1-RIP

 RIP通常是Rest In Peace的缩写...意为安息吧的意思....

不过用在这个协议上也算应景,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在最初的有类网络中开始使用,后来为了迎合VLSM与CIDR技术进化出了版本2,但是终究16跳的约束走到了尽头,不过话说回来,16跳是有理由的,记得当年在学校宿舍实验的时候,ping到加州也就经过了12跳,刚刚在ping了下白宫官网,也就经了14跳而已,所以如果v4能做的足够好,16跳确实足够...又开始吐槽ipv4了...

继续RIP的事情,协议配置起来很简单,简单到不想提了,但是详述起来太复杂,得慢慢来,关键应该还是三种东西,一个是有关版本1和2的事情,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协议里面的timer,最后就是如何处理距离矢量协议的环路问题

版本1比较简单,只能支持有类网络,无数人问过如果网络是无类部署然后用了有类的RIPv1的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想上前抽他...这就跟你说某个电源是分正负极的,别差错,然后有人过来问你说我就想倒着插,怎么办?

版本2的出现是因为有了无类网络划分,但是由于RIP的配置里面根本不能带掩码,所以如果不在接口上面配置或者加入一些控制,那么你network的时候就会把整个主类的接口都带进去

当然不能忘记的一个东西叫自动汇总,基本也就是关掉了事,没使用场合的东西,也就没有学习意义了

然后就是timer了

四个timer

分别是update,invalid,flush,holddown

update是随着协议开始一直在运行的,30s一次

invalid是随着路由产生的时候开始,180s,到时标记路由16跳

flush和invalid同时开始,240s,也就是说invalid之后60s,删路由

holddown是在路由无效的时候开始,180s,除非来了更优的路由,不然这条路有会被按着,防止翻动

最后就是有关水平分割,同时带出来了路由毒化

总有人一起说这两个事情,其实不是一起的,水平分割解决路由环路,来了的不回

路由毒化有两个应用,第一是防止每次路由失效都要一直等update,第二是防止当路由失效出现环路

over,RIP搞定,明天开始OSPF,估计得三天,多域的内容太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