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目的
1
、制定装修方案是根据国标
GB50440-2007
要求,“
远程监控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系统图、设备布置平面图、网络拓扑图、网络布线连接图、防雷接地与防静电接地布线连接图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的对外输出接口技术参数、通信协议、系统调试
方案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
6.1.3
)
2
、制定装修方案是要与装修公司制定并确定各个环节、细节。由装修公司绘制各图纸并由装修甲方负责人审核。
3
、确定责任人:根据装修方案,将各个施工步骤或项目进行质量验收、质量管理。责任人对施工质量负责。
二、设计内容:
1
、设计文件
包括:效果图、平面布置图、网络连线图(顶棚内、电视墙内、地板内)、防雷与防静电图、电源设计图等。
2
、工序步骤:
A
根据机房设备确定布线数量和类型。机房需要预先布线的设备包括投影机(
VGA
线、视频线(
75
欧姆同轴电缆))、
VGA
矩阵、
AV
矩阵、
LED
(网线)、电视机等。如有服务器柜则将以上各设备线路集中到服务器柜内。
AV
矩阵如能放在电视墙内能节省布线并且能够大大减少布线复杂度(要求电视墙内有足够空间操作)。
B
机房装修的主要部分为:预布线、吊顶、电视墙、地板。如条件允许,机房各项装修工作应同时进行,以节省时间。
三、装修实施细节
(一)机房施工顺序
机房施工分为三步:
1
、吊顶
不论格栅顶还是硅钙板吊顶,正常情况下一个房间(
100
�O以下)施工时间为
1
天。
2
、地板
防静电地板的铺设涉时间约为
2-3
天(如需找平地面时间另计)。
3
、电视墙
电视墙的制作安装一般在
4
天左右。
(一)
机房装修要求、标准介绍
1
、施工工程概况
本工程涉及到的系统较多,工程量虽然不大,但各工程质量普遍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协调、工期的控制、质量的控制要求也都很高。并且招标范围内的各系统及与消防有关的招标范围以外的其它系统之间均存在相应的消防联动关系,施工过程中各系统之间、各施工单位之间需紧密配合,连同作业,确保达到设计及消防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的施工将与土建、供电、工艺设备安装、综合布线等其它专业同时进行,施工现场的作业面安排、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机具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必须遵从工程总体各项目标,必须严格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与安排。
施工过程中需参照的国家、行业标准有:
l
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l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l
GB16806-97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l
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l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l
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l
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l
TJ305-88
《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l
GBJ303-92
《电气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l
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l
GBJ303-92
《电气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l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
GBJ131-9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l
GB50235
-
97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l
GB/T 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l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
/
安全管理体系》
l
DBJ01-51-2003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l
92DQ
《建筑通用图集》
2
、施工要求,标准
A
天花板设计
a
在机房高度要求上,尽量要求达到宽敞,不压抑,一般正常要求为装修后净空高度(指活动地板面至天花顶棚高度)为
2.6
米
~2.8
米左右较为理想,这样既能满足人的视觉效果,不致于使人感到压抑,又能减少空调的制冷量,节约能源。机房防静电活动地板标高
0.2
米。
b
目前广泛应用的吊顶饰面板种类很多,一般有石膏饰板、铝合金微孔板、矿棉板等。石膏板的防尘性能低于设计、施工的
A
级要求。
c
考虑计算机房的技术要求以及机房高度要求,中心机房天花吊顶应具有以下特点:
l
色调柔和,不产生眩光、防火、防潮、易清洁、吸音,整齐大方,并对电磁干扰具有一定屏蔽作用。
B
地面设计
a
建议:
l
机房地板采用架空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防尘漆做防尘处理。
l
使安装简单化,并为以后设备配置改变和扩充提供了较大灵活性,便于设备底部维修。
l
铺线槽,使设备可通过地板下的线槽自由电气连接,便于铺设和维护,使机房整洁美观,还可以保证各种电缆和电线信号线及插座,不使其受损害,并能使静电电荷通泄至地,可屏蔽电磁辐射。
l
计算机房可以利用地板下空间作空调静压箱,获得均衡满意的温湿度。无论计算机安装在什么位置都可以通过活动地板上的风口得到空调调节后的空气。
l
可以利用活动地板的可调性。调整地面平整度,保证机房地面整体水平。
b
防静电地板选用标准:
l
防静电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防静电地板选用标准如下:
l
防静电、耐用、阻燃、隔音;
l
抗静电地板电阻率:(
2.5
×
104
―
10
×
106
)Ω
/ cm
;
l
优质贴面,其表面必须光滑,水平度好;
l
机房内铺设抗静电地板平整度,必须保证每米不大于
2
毫米。
l
防静电地板的板厚公差要在±
0.2mm
以内;
l
承载能力强
,
地板集中承受力要达到
200kg/m2
,
l
分散承受力要达到
1200kg/m2
;
l
能使静电电荷通泄至地;并有一定电磁屏蔽作用;
l
噪音衰减:地板采用不同类型的材料,有很强的隔音作用。
l
机械抵抗:地板经过性能及安全性的严格测试,过载后可自动复原。
l
抗静电性能:保证最小的静电积累及快速释放静电的能力,减少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l
在机房综合工程完成后,一般还要留下
4
块或更多的地板,在地板上预留好引线孔或专用插座,在以后机房增加设备时,直接用其替换原有地板即可。
C
墙体墙面设计
墙面处理是指采用在主机房建筑物的墙面、柱面上进行防尘、防潮、防水、保温处理,使房屋内部平整、光滑,清洁美观,改善采用光条件,增强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等性能从而改善环境条件。主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霉、防潮漆,涂防水油膏,进行防尘处理、确保洁净度高、不产生粉尘、耐久性高、不产生龟裂、眩光,同时起到防水、防潮、防霉的效果。
D
机房环境及空气调节系统设计
a
机房环境要求:
为使机房的主要设备和管理操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使其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率,就要提供一个符合其运行标准要求的机房环境。这就对机房空气的制冷、制热、加湿、去湿、滤尘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设备运行情�r、使用寿命与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温度、湿度、洁净度就是工作环境的关键因素。根据本项目需求,计算机房负荷应能满足约
250 kcal/m2
.
h
。
E
机房电气系统设计
一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主设备、性能卓越的
UPS
电源和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还需要有一个设计合理、可靠性高的供配电系统。我们为该项目考虑与设计的内容如下:
l
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采用双回路供电;
l
用电设备作接地保护,并入土建大楼配电系统;
l
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置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
l
机房的设备供电和空调照明供电分为两个独立回路,其中设备供电由
UPS
提供并按设备总用电量的
1.3
倍进行预留,而空调照明用电由市电提供并按空调设备的要求供配。
l
机房内照明装置宜采用机房专用无眩光灯盘,照明亮度大于
100LUX
,事故照明亮度应大于
60LUX
。
l
机房内的配电系统考虑了与应急照明系统的自动切换。
l
该机房电源进线正常时由市电供电
,
市电故障时由
UPS
供电,进线直接引入机房专用配电柜总输入开关。
l
机房设计了一个市电配电箱,对机房的市电进行配电,配电箱为机房专用标准配电箱,配备
ABB
低压开关。柜内配有市电备用回路,安装防雷保护器。
l
机房设计了一组
UPS
电源。条件允许应尽量大的选择
UPS
电源,已延长断电时的系统使用时间。
l
机房所有插座均采用普通电源插座和弹起式铜插座,普通电源插座安装在墙壁上,弹起式电源插座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上。
F
防雷与接地设计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击的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对雷击的防护措施不力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往往起不到应有的防护效果,机房遭受到雷击频繁发生。特别是在雷雨季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些电子电气设备受到雷击的干扰,有些遭雷击而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防护要引起足够重视,做到有备无患,对防雷设施进行整改,做好整体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机房的安全运行。
网络机房内集中了大量微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
VLSI
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过电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感应雷侵入用电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交流电源
380V
、
220V
电源线引入;信号传输通道引入;地电位反击以及空间雷闪电磁脉冲
(LEMP)
等。为了确保机房设备及电脑网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证机房工作人员有安全的工作环境,根据我国及国际有关规范规定,对机房防雷提出以下接地要求:
a
接地处理
l
利用建筑物基础地作防雷地及电源地。现代建筑基础使用大面积钢筋绑扎,柱子主钢筋
及四周墙体钢筋直通到达屋顶女儿墙防雷带。其接地电阻值一般都能满足
GB50057
―
94
的要求,即�Q
4
Ω。
l
机房一般有四种接地形式,即: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
地、防雷保护地。本次设计考虑采用原接地极,并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l
直流工作地在大楼计算机机房内的布局,是作数字电路等电位地网(或逻辑接地
接地网)。该网用铜排在活动地板下,依据计算机设备布局,纵横组成网格,配有专用接地端子,用编织软铜线以最短的长度与计算机设备相连。计算机直流地需用接地干线引下至接地端子。
b
防雷处理:
(国标中未明确规定本项目防雷等级,因此机房防雷根据条件保持二级以上即可)
l
一级防雷:配电箱电源进线处接大容通量的电源防雷器。机房内所布放的交流供电线路中的中性线(零线),应采取绝缘导线。交流配电箱上的中性线(零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的正常不带电金属部分绝缘。
l
二级防雷:
UPS
电源不作重复接地。
l
三级防雷:使用专用的避雷电源插座。
l
机房内所有交直流用电及配电设备均应采取接地保护。交流保护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上专引,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为交流保护接地线。
特别提示:使用防雷器注意事项
l
防雷保护器必须通过接地端以尽可能短的路径接地。
l
主机房内所有设备采有单点接地法,即所有地线全部接到直流接地汇集排上,再由汇集排与直流地网相连。
l
设备安装时,应与大楼的外墙及柱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l
信号防雷器连接必须与数据进线方向一致。
l
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线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保护器。
数据(信号)通信接口避雷器的配置:
l
避雷器主要串接在线路的两端设备的接口处。
l
服务器
100M
输入端口处安装单口
RJ45
端口信号避雷器,以保护服务器。
l
24
口网络交换机串联
24
口的
RJ45
端口信号避雷器,避免因雷击感应或电磁场干扰沿双绞线窜入而毁坏设备。
l
在
DDN
专线接收设备上安装单口
RJ11
端口信号避雷器,保护
DDN
专线上的设备。
l
在卫星接收设备前端安装同轴端口天馈线避雷器,以保护接收设备。
c
机房等电位连接设计:(机房所在地无设置好接地时,或机房在平房时应做到接地标准)
l
在机房做一个接地总汇流排,使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机房接地汇流排尽量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下隐
蔽处。将所有进入机房的通信电缆及线缆用金属管道进行屏蔽,并将所有的金属管道(包括水管、煤气管及各种屏蔽管道)在进入机房之前,就近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网的目的是消除各地网之间的电位差,保证设备不因雷电的反击而损坏。
l
接地是避雷技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无论是直击雷或感应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引入大地。因此,对于敏感的数据(信号)通信设备而言,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
系统是不能可靠避雷的。因此,对接地电阻
>1
Ω
的大楼地网,需按照规范要求整改,以提高机房接地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沿机房大楼建立不同形式的接地网(包括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来扩大
接地网的有效面积和改善地网的结构;
l
在大楼周围做接地网,用较少的材料和较低的安装成本,完成最有效的接地装置;
l
接地电阻值要求
R
<
1
Ω
;
l
接地体应离机房所在主建筑物
3~5m
左右设置;
l
水平和垂直接地体应埋入地下
0.8m
左右,垂直接地体长
2.5m
,每隔
3~5m
设置一个垂直接地体;
l
垂直接地体采用
50
×
50
×
5mm
的热镀锌角钢,水平接地体则选
50
×
5mm
的热镀锌扁钢;
l
在地网焊接时,焊接面积应
≥
6
倍接触点,且焊点做防腐蚀防锈处理;
l
各地网应在地面下
0.6~0.8m
处与多根建筑立柱钢筋焊接,并作防腐蚀、防锈处理;
l
土壤导电性能差时采用敷设降阻剂法,使接地电阻
≤
1
Ω
;
l
回填土必须是导电状态较好的新粘土;
l
与大楼基础地网多点焊接,并预留接地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