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Mware上制作一个简单的Linux

大体思路

boot root
initrd.gz grub vmlinuz-2.6.18-308.el5 bin sbin lib etc proc sys dev boot

 

有以上内容我们就可以运行一个非常简单的Linux,只需要往里面添加各种配置文件,就可以启动我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在制作之前,我们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1、在VMware上添加一块新的IDE磁盘

2、将这块盘分区,/dev/hdb1 /dev/hdb2,之后格式化为ext3的文件系统

3、挂载/dev/hdb1到/mnt/boot;挂载/dev/hdb2到/mnt/sysroot

前提工作做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分别制作boot和root了!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制作boot分区:

initrd.gz

initrd.gz其实是一个小的root,它也包含bin sbin lib etc proc sys dev mnt这些目录,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脚本文件init,实现从这个小root到我们真正的root的转换的功能。最终为了保证我们的Linux体积足够小,我们就把以上的全部压缩成了initrd.gz

但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小linux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我们只添加目录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使用busybox来虚拟bin sbin usr下的各种程序。因此我们要先制作一个busybox。

我们下载稳定版的busybox版本busybox-1.20.2.tar.bz2

  
  
  
  
  1. tar -xf busybox-1.20.2.tar.bz2 -C /tmp  把busybox-1.20.2.tar.bz2解压到/tmp目录下
  2. cd /tmp/busybox-1.20.2  切换到 /tmp/busybox-1.20.2目录下
  3. make menuconfig  使用图形窗口对busybox进行编译

进入图形界面后,重要的一项是把busybox所依赖的库文件做进busybox本身,这个库只提供给busybox调度使用;

  
  
  
  
  1. make install  要确保在/tmp/busybox-1.20.2/目录下使用命令

但是我们会发现安装并不成功

因此我需要下载一个更高版本的内核头文件,然后把它放在/tmp/busybox-1.20.2/include/mtd/

,因为我虚拟机上有linux-2.6.38.5的内核头文件,所以我就直接复制到上面目录下就可以了

  
  
  
  
  1. mkdir /tmp/busybox-1.20.2/include/mtd                 创建mtd目录 
  2. cd /tmp/busybox-1.20.2/include/mtd/                   切换至该目录下 
  3. cp /usr/src/linux-2.6.38.5/include/mtd/ubi-user.h ./  把头文件复制到当前目录下 
  4. cd /tmp/busybox-1.20.2                                再切回原busybox目录下 
  5. make install                                          继续安装就可以了 

安装完成后,会在/tmp/busybox-1.20.2/目录下生成一个_install的目录,这表明我们的busybox安装成功了,并且_install目录下有我们所需要的bin sbin usr目录和各种程序脚本。

  
  
  
  
  1. cp ./_install/* /mnt/boot -a                    把_install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mnt/boot目录下 
  2. cd /mnt/boot  在切换到/mnt/boot目录下,即我们的小linux的boot

可以说现在才开始编写我们真正的initrd.gz

我们发现/mnt/boot目录下缺少很多目录,所以我们手动添加几个进去

  
  
  
  
  1. mkdir etc proc sys lib/modules/ dev mnt/sysroot tmp -p  创建mnt/sysroot是为了实现根的切换

创建我们的dev设备文件conlolenull

  
  
  
  
  1. mknod  dev/console  c  5  1 
  2. mknod  dev/null  c  1  3 

我为了能够真正的驱动我们的根文件系统,因此我们需要让initrd.gz有能够驱动根分区的ext3模块,因此我们需要复制ext3的模块到/mnt/boot/lib/modules目录下。

  
  
  
  
  1. modinfo ext3  查看ext3文件系统所以来的库文件都有哪些

 

  
  
  
  
  1. modinfo jbd  查看jbd是否依赖其他的模块

把ext3和jbd的模块都放在对应的/mnt/lib/modules/目录下

  
  
  
  
  1. cp /lib/modules/2.6.18-308.el5/kernel/fs/ext3/ext3.ko /mnt/lib/modules/
  2. cp /lib/modules/2.6.18-308.el5/kernel/fs/jbd/jbd.ko /mnt/lib/modules/

接下来是要编辑init的脚本文件,init关系到我们能否把initrd的root转换成真正的root,关系到能否驱动我们真正的root文件系统,关系到能够装载我们已经安装的ext3和jbd模块,因此init脚本非常的重要,也是initrd.gz的核心。

  
  
  
  
  1. vim /mnt/boot/init  创建init脚本
  
  
  
  
  1. #!/bin/sh 
  2. mount -t proc proc /proc  挂载小root上的proc到/proc,其文件系统为proc
  3. mount -t sysfs sysfs /sys  挂载小root上的sysfs到/sysfs,其文件系统为sysfs
  4. insmod /lib/modules/jbd.ko  装载jbd模块
  5. insmod /lib/modules/ext3.ko  装载ext3模块
  6.  
  7. mdev -s  这是busybox提供的功能之一,用于探测dev下的所有设备文件和内核映射文件proc
  8. mount -t ext3 /dev/hda2 /mnt/sysroot  挂载root到/mnt/sysroot下
  9. exec switch_root /mnt/sysroot /sbin/init  完成从小root到真正的root的转换

  
  
  
  
  1. chmod +x init  给init执行权限

至此我们看到的内容是:

我们把这些全部的内容都打包并且压缩起来,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initrd.gz

  
  
  
  
  1. find . | cpio -H newc --quiet -o | gzip -9 > /mnt/boot/initrd.gz 

grub

grub目录下包含寻找内核和启动内核所需要的各个阶段的文件,这些文件不需要我们去编写,只要用grub-install命令就可以实现;但是我们需要写grub的配置文件grub.conf来设定一些参数;

  
  
  
  
  1. 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mnt /dev/hdb  创建grub目录,指定我们的boot目录的父目录为/mnt,Boot在/dev/hdb磁盘上

  
  
  
  
  1. cd /mnt/boot/grub  切换到grub目录下

我们来编写配置文件grub.conf

  
  
  
  
  1. vim /mnt/boot/grub/grub.conf 
  
  
  
  
  1. default=0  设定默认启动第几个内核,因为我们的小linux只有一个内核,所以写上0就可以了
  2. timeout=10  设定用户选择内核的时长,默认是10秒
  3. title   YINSHUO Linux  这是我们内核的标题,可以任意编写
  4.         root (hd0,0)  标记了我们内核所在的分区的位置,这里表示第一块磁盘上的第一个分区上
  5.         kernel /vmlinuz-2.6.18-308.el5  这是我们内核所在的位置
  6.         initrd /initrd.gz          这是我们initrd文件所在的位置

到此我们的grub文件也算是配置完毕了

●vmlinuz-2.6.18-308.el5

因为内核的编译复杂且缓慢,因此我并没有自己编译新的内核,而是使用的原有的vmlinuz-2.6.18-308.el5内核,所以我只是把原有的/boot/vmlinuz-2.6.18-308.el5复制到了/mnt/boot/目录下,因此内核中的各个模块也没有做任何修改;

  
  
  
  
  1. cp /boot/vmlinuz-2.6.18-308.el5 /mnt/boot/vmlinuz-2.6.18-308.el5 复制到/mnt/boot/目录下

到此为止我们所有的跟boot有关的文件都创建完毕了,之后就是创建真正的root分区的文件

 

制作root分区:

bin sbin lib etc proc sys dev boot

在制作initrd.gz是时候我们使用busybox虚拟出了各种我们所需要的binsbinusr目录下我们所需要的脚本,在制作真正的root分区的时候我们也使用同样的方法。

这些内容都在initrd.gz中提到

  
  
  
  
  1. cp /tmp/busybox-1.20.2/_install/* /mnt/sysroot/ -a 
  2. cd /mnt/sysroot 
  3. rm linuxrc -f 
  4. mkdir -p proc sys etc/rc.d/init.d tmp dev/pts boot var/log lib/modules
  5. mknod /mnt/sysroot/dev/console c 5 1 
  6. mknod /mnt/sysroot/dev/null c 1 3 

内核初始化完成后就要进行init进程的管理,而管理init的配置文件是/etc/inittab文件,/etc/inittab定义了系统默认启动级别,操作系统的初始化,虚拟终端的启动等内容;而OS的初始化需要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配置文件,即/etc/rc.d/rc.sysinit,这个文件是操作系统能够启动的核心文件。因此我们在小linux中也要创建相对应目录下的/mnt/sysroot/etc/inittab,/mnt/sysroot/etc/fstab,/mnt/sysroot/etc/sysctl.conf,和/mnt/sysroot/etc/rc.d/rc.sysinit这些个文件

我们先来编辑/mnt/sysroot/etc/inittab文件

  
  
  
  
  1. vim /mnt/sysroot/etc/inittab  创建inittab文件
  
  
  
  
  1. ::sysinit:/etc/rc.d/rc.sysinit 表示执行系统初始化,使用的是/etc/rc.d/rc.sysinit脚本 
  2. ::respawn:-/bin/sh  表示系统一旦退出/bin/sh,则会立即重新启动/bin/sh
  3. ::shutdown:/bin/umount -a -r  表示当执行shutdown的时候,系统卸载所有的文件系统

接下来编写/mnt/sysroot/etc/fstab这个文件,它是保重系统初始化过程中挂载/etc/fstab中的所有设备

  
  
  
  
  1. vim /mnt/sysroot/etc/fstab 创建/fstab文件

 设置fstab中的各项参数

  
  
  
  
  1.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表示把proc挂载至/proc,文件系统类型是proc,选项是默认选项,不备份也不检查
  2.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表示把sysfs挂载至/sys,文件系统类型是sysfs,选项是默认选项,不备份也不检查
  3. /dev/hda1 /boot      ext3      defaults        0 0  表示把/dev/hda1挂载至/boot,文件系统类型是ext3,选项是默认选项,不备份也不检查
  4. /dev/hda2 /          ext3      defaults        0 0  表示把/dev/hda2挂载至/,文件系统类型是ext3,选项是默认选项,不备份也不检查

 只要在/mnt/sysroot/etc/rc.d/rc.sysinit中使用mount -a的命令,就意味着,系统初始化启动的时候会自动挂载/etc/fstab中我们所设置的这些设备,并挂载到相应的位置。

 

之后我们来编写内核参数文件/mnt/sysroot/etc/sysctl.conf

  
  
  
  
  1. vim /mnt/sysroot/etc/sysctl.conf  创建内核参数文件
  
  
  
  
  1. net.ipv4.ip_forward = 1  1表示开启网络
  2. kernel.hostname=yinshuo.linuxtest  设置主机名为 yinshuo.linuxtest 

 我们再按照之前寻找ext3和jbd模块的方法来复制pcnet32模块和他所依赖的mii模块,他们是VMware虚拟出的网卡驱动

  
  
  
  
  1. cp /lib/modules/2.6.18-308.el5/kernel/drivers/net/pcnet32.ko /mnt/sysroot/lib/modules/pcnet32.ko 
  2. cp /lib/modules/2.6.18-308.el5/kernel/drivers/net/mii.ko /mnt/sysroot/lib/modules/mii.ko 

现在我们来编写系统初始化脚本文件/mnt/sysroot/etc/rc.d/rc.sysinit

  
  
  
  
  1. vim /mnt/sysroot/etc/rc.d/rc.sysinit  创建系统初始化文件
  
  
  
  
  1. #!/bin/sh 
  2. echo -e "\t\033[31mYinShuo little Linux\033[0m"  以红色字体显示YinShuo little Linux
  3. mount -t proc proc /proc  挂载proc到/proc,文件系统类型为proc
  4. mount -t sysfs sysfs /sys  挂载sysfs到/sys,文件系统类型为sysfs
  5. mount -o  remount,rw  /   重新以读写的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6.  
  7. mdev -s   探测所有设备,并在dev下创建设备文件
  8.  
  9. mount -a  挂载/etc/fstab下的所有设备
  10.  
  11. sysctl -p  使内核参数文件/etc/sysctl.conf立即生效
  12.  
  13. insmod /lib/modules/mii.ko  装载内核模块mii
  14. insmod /lib/modules/pcnet32.ko  装载内核模块pcnet32
  15.  
  16. ifconfig  lo  127.0.0.1/8  设置本地回环ip=127.0.0.1 netmask=255.0.0.0
  17. ifconfig eth0 172.16.106.9/16  设置网卡eth0的ip=172.16.106.9 netmask=255.255.0.0
  
  
  
  
  1. chmod +x /mnt/sysroot/etc/rc.d/rc.sysinit  给/mnt/sysroot/etc/rc.d/rc.sysinit执行权限

 至此我们的root分区的制作也制作完毕

创建虚拟机:

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起名字为linuxtext

 使用我们之前创建的IDE磁盘

 选择我们的IDE磁盘

我们的小虚拟机也创建完毕

我们制作的Linux的启动流程:

步骤:

①:首先grub会去寻找内核所在的位置,根据grub.conf文件中配置的信息,会提示我们去选择哪一个内核,这个选择界面会有10秒钟的时间。

②:找到内核后,内核会进行初始化,探测所有硬件和加载它所需要的各种驱动,同时为了启动真正的root文件系统,initrd.gz就要提供真正root所需要的ext3文件系统和模块,挂载设备文件,initrd.gz的最后一步是转换自己的小root到真正的root上,并完成自己的使命,然后内核会接着启动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init,之后内核初始化结束。

③:在用户空间中,首先会执行/etc/inittab中的内容,首先是启动/etc/rc.d/rc.sysinit进行操作系统的初始化,包括显示出"YinShuo little Linux"这个字样;挂载伪文件;和重新挂载我们的根文件系统为读写的方式;探测所有的硬件设备,并创建设备文件;挂载/etc/fstab中所有的内容;设置网卡选项和设置主机名,最终操作系统初始化结束。

/etc/rc.d/rc.sysinit任务完成后,/etc/inittab会启动第二项内容,直接进入到/bin/sh界面,提供用户交互界面,我们是可以用各种命令。

这便是我们简单Linux的运作流程,我们来拭目以待吧!

见证奇迹的时刻:

 运行我们的小Linux

 看到这里说明我们成功了!

 我们来验证一下

  
  
  
  
  1. ifconfig    查看启动的网络设备
  2. hostname  查看主机名

 再验证是否有busybox,是否能在小linux中有执行权限来创建文件

  
  
  
  
  1. ls /bin 查看/bin下的内容 
  2. touch /tmp/chenggongde  在/tmp/目录下创建文件名为chenggongde文件

至此,制作一个简单的Linux就算告一段落了。当然,它非常的简单,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说内核的编译和用户的登录,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本次制作Linux的目的更多的是在于认识和学习Linux的启动过程,为Linux的理解有更清晰的框架。

此Linux虽小,但会有羽翼丰满的一天的!

                                                                      ——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root,制作,busybox,init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