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虽然建立完成了,但是表中的数据是否合法并不能有所检查,而如果要想针对于表中的数据做一些过滤的话,则可以通过约束完成,约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表中的数据合法性,按照约束的分类,一共有五种约束:非空约束、唯一约束、主键约束、检查约束、外键约束。
一、非空约束(NOT NULL):NK
当数据表中的某个字段上的内容不希望设置为null的话,则可以使用NOT NULL进行指定。
范例:定义一张数据表
DROP TABLE member PURGE; CREATE TABLE member( mid NUMBER, name VARCHAR2(50) NOT NULL); |
因为此时存在了“NOT NULL”约束,所以下面插入两组数据。
范例:正确的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1,'张三');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null,'李四'); INSERT INTO member(name) VALUES('王五'); |
范例:插入错误的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9,null); INSERT INTO member(mid) VALUES(10); |
此时了出现的错误提示:
ORA-01400: 无法将 NULL 插入 ("SCOTT"."MEMBER"."NAME") |
本程序之中,直接表示出了“用户”.“表名称”.“字段”出现了错误。
二、唯一约束(UNIQUE):UK
唯一约束指的是每一列上的数据是不允许重复的,例如:email地址每个用户肯定是不重复的,那么就使用唯一约束完成。
范例:插入正确的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email) VALUES(1,'张三','zhangsan@163.com');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email) VALUES(2,'李四',null); |
范例:插入错误的数据 ―― 重复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email) VALUES(3,'王五','zhangsan@163.com'); |
此时会出现如下的错误提示:
ORA-00001: 违反唯一约束条件 (SCOTT.SYS_C005272) |
可是这个时候的错误提示与之前的非空约束相比并不完善,因为现在只是给出了一个代号而已,这是因为在定义约束的时候没有为约束指定一个名字,所以由系统默认分配了,而且约束的名字建议的格式“约束类型_字段”,例如:“UK_email”,指定约束名称使用CONSTRAINT完成。
以后再次增加错误数据时,提示信息如下:
ORA-00001: 违反唯一约束条件(SCOTT.UK_EMAIL) |
已经可以很明确的提示用户错误的位置。
三、主键约束(Primary Key):PK
主键约束 = 非空约束 + 唯一约束,在之前设置唯一的约束的时候发现可以设置为null,而如果现在使用了主键约束之后则不能为空,而且主键一般作为数据的唯一的一个标记出现,例如:人员的ID。
范例:建立主键约束
DROP TABLE member PURGE; CREATE TABLE member( mid NUMBER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50) NOT NULL); |
范例:增加正确的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1,'张三'); |
范例:错误的数据 ―― 主键设置为null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null,'张三'); |
错误信息,与之前的非空约束的错误信息提示是一样的;
ORA-01400: 无法将 NULL 插入 ("SCOTT"."MEMBER"."MID") |
范例:错误的数据 ―― 主键重复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1,'张三'); |
错误信息,这个错误信息就是唯一约束的错误信息,但是信息不明确,因为没起名字。
ORA-00001: 违反唯一约束条件 (SCOTT.SYS_C005276) |
所以为了约束的使用方便,下面为主键约束起一个名字。
此时,重复插入数据,则错误信息如下:
ORA-00001: 违反唯一约束条件 (SCOTT.PK_MID) |
从正常的开发角度而言,一张表一般都只设置一个主键,但是从SQL语法的规定而言,一张表却可以设置多个主键,而此种做法称为复合主键,例如:参考如下代码:
在复合主键的使用之中,只有两个字段的内容都一样的情况下,才被称为重复数据。
范例:插入正确的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1,'张三');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1,'李四');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2,'李四'); |
范例:插入错误的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 VALUES(1,'张三'); |
错误信息:
ORA-00001: 违反唯一约束条件 (SCOTT.PK_MID) |
但是从开发的实际角度而言,一般都不使用复合主键,所以这个知识只是作为其相关的内容做一个介绍。只要是数据表,永远都只设置一个主键。
四、检查约束(Check):CK
检查约束指的是为表中的数据增加一些过滤条件,例如:
设置年龄的时候范围是:0-200;
设置性别的时候应该是:男、女;
范例:设置检查约束
范例:增加正确的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sex,age) VALUES(1,'张三','男','26'); |
范例:增加错误的性别 ―― ORA-02290: 违反检查约束条件 (SCOTT.CK_SEX)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sex,age) VALUES(2,'李四','非','26'); |
范例:增加错误的年龄 ―― ORA-02290: 违反检查约束条件 (SCOTT.CK_AGE)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sex,age) VALUES(2,'李四','女','260'); |
检查的操作就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一个过滤。
五、主-外键约束
之前的四种约束都是在单张表中进行的,而主-外键约束是在两张表中进行的,这两张表是存在父子关系的,即:子表中某个字段的取值范围由父表所决定。
例如,现在要求表示出一种关系,每一个人有多本书,应该定义两张数据表:member(主)、book(子);
此时只是根据要求建立了两张独立的数据表,那么下面插入几条数据:
要想验证这个数据是否有意义,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写两个查询。
范例:统计每个人员拥有书的数量
SELECT m.mid,m.name,COUNT(b.bid) FROM member m,book b WHERE m.mid=b.mid GROUP BY m.mid,m.name; |
范例:查询出每个人员的编号,姓名,拥有书的名称
SELECT m.mid,m.name,b.title FROM member m,book b WHERE m.mid=b.mid; |
即现在的book.mid字段应该是与member.mid字段相关联的,但是由于本程序没有设置约束,所以,现在以下的数据也是可以增加的:
INSERT INTO book(bid,title,mid) VALUES(108,'PhotoShop使用手册',3); INSERT INTO book(bid,title,mid) VALUES(109,'FLEX开发手册',8); |
现在增加了两条新的记录,而且记录可以保存在数据表之中,但是这两条记录没有意义,因为member.mid字段的内容没有3和8,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外键约束来解决。
让book.mid的字段的取值由member.mid所决定,如果member.mid数据真实存在,则表示可以更新。
此时,只是增加了一个约束,这样一来如果输入的数据有错误,则会出现如下的提示:
ORA-02291: 违反完整约束条件 (SCOTT.FK_MID) - 未找到父项关键字 |
因为member.mid没有指定的数据,所以book.mid如果数据有错误,则无法执行更新操作。
使用外键的最大好处是控制了子表中某些数据的取值范围,但是同样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1、删除数据的时候,如果主表中的数据有对应的子表数据,则无法删除;
范例:删除member表中mid为1的数据
DELETE FROM member WHERE mid=1; |
错误提示信息:“ORA-02292: 违反完整约束条件 (SCOTT.FK_MID) - 已找到子记录”。
此时,只能先删除子表记录,之后再删除父表记录:
DELETE FROM book WHERE mid=1; DELETE FROM member WHERE mid=1; |
但是这种操作明显不方便,如果说现在希望主表数据删除之后,子表中对应的数据也可以删除的话,则可以在建立外键约束的时候指定一个级联删除的功能,修改数据库创建脚本:
此时由于存在级联删除的操作,所以主表中数据删除之后,对应子表中的数据也都会被同时删除。
2、删除数据的时候,让子表中对应的数据设置为null
当主表中的数据删除之后,对应的子表中的数据相关项也希望将其设置为null,而不是删除,此时,可以继续修改数据表的创建脚本:
3、删除父表之前必须首先先删除对应的子表,否则无法删除
DROP TABLE book PURGE; DROP TABLE member PURGE; |
但是这样做明显很麻烦,因为对于一个未知的数据库,如果要按照此类方式进行,则必须首先知道其父子关系,所以在Oracle之中专门提供了一个强制性删除表的操作,即:不再关心约束,在删除的时候写上一句“CASCADE CONSTRAINT”。
DROP TABLE member CASCADE CONSTRAINT PURGE; DROP TABLE book CASCADE CONSTRAINT PURGE; |
此时,不关心子表是否存在,直接强制性的删除父表。
合理做法:在以后进行数据表删除的时候,最好是先删除子表,之后再删除父表。
六、修改约束
约束本身也属于数据库对象,那么也肯定可以进行修改操作,而且只要是修改都使用ALTER指令,约束的修改主要指的是以下两种操作:
为表增加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称 约束类型(字段); |
删除表中的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称 DROP CONSTRAINT 约束名称; |
可以发现,如果要维护约束,肯定需要一个正确的名字才可以,可是在这五种约束之中,非空约束作为一个特殊的约束无法操作,现在有如下一张数据表:
范例:为表中增加主键约束
ALTER TABLE member ADD CONSTRAINT pk_mid PRIMARY KEY(mid); |
增加数据: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age) VALUES(1,'张三',30); INSERT INTO member(mid,name,age) VALUES(2,'李四',300); |
现在在member表中已经存在了年龄上的非法数据,所以下面为member表增加检查约束:
ALTER TABLE member ADD CONSTRAINT ck_age CHECK(age BETWEEN 0 AND 250); |
这个时候在表中已经存在了违反约束的数据,所以肯定无法增加。
范例:删除member表中的mid上的主键约束
ALTER TABLE member DROP CONSTRAINT pk_mid; |
可是,跟表结构一样,约束最好也不要修改,而且记住,表建立的同时一定要将约束定义好,以后的使用之中建议就不要去改变了。
七、查询约束
在Oracle之中所有的对象都会在数据字典之中保存,而约束也是一样的,所以如果要想知道有哪些约束,可以直接查询“user_constraints”数据字典:
SELECT owner,constraint_name,table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
但是这个查询出来的约束只是告诉了你名字,而并没有告诉在哪个字段上有此约束,所以此时可以查看另外一张数据字典表“user_cons_columns”;
COL owner FOR A15; COL constraint_name FOR A15; COL table_name FOR A15; COL column_name FOR A15; SELECT owner,constraint_name,table_name,column_name FROM user_cons_columns; |
这些维护工作大部分由专门的DBA负责。